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荒田變農金,凋零小村翻身黃金部落的台東紅藜創生記 | 拾書所

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荒田變農金,凋零小村翻身黃金部落的台東紅藜創生記

$ 324 元 原價 324
內容簡介


在台東,部落裡流傳著一句話:
回家,就像和土地結婚,紅藜就是捧花。

一群實踐地方創生,翻轉南迴偏鄉的人們,
三年內讓台東紅藜從零發展到20億元年產值。
回家,不再只是一種理念,而是真正養活一方水土的力量!

本書記錄一群對農業充滿抱負、想像
與實踐能力的人們和土地結婚的故事。
從一群煮石頭湯的雞婆公務員、曾以打零工維生變成年收400萬元的熱血青年、中年轉業開啟紅寶石人生的阿姊,到原本是醫學院高材生,被迫返鄉改種有機紅藜的青農……9位關鍵人物,如何讓台東紅藜從田間配角躍升紅牌作物,在短短三年內,創造20億元年產值?

27個新農思維,擺脫在地農業弱勢形象,
具體實踐地方創生的本土成功案例。
打破「包裝設計、走文青風,等於做農創」的刻板印象,青農返鄉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當消費市場不買單,產銷無法產業化,單憑弱勢小農形象,根本無法以「感動」促動購買意願。想回家創出一條生路,需要「做生意,而非做公益」的農業新思維。

◎本書特色
1. 成功實現地方創生,不再只有外國案例,台東紅藜三年內從零發展到20億元年產值。串連政府、民間、部落青農、在地企業,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2. 捨棄繁複法規和深奧理論,藉由觸動人心的九個人物故事,告訴你返鄉青農回家創業的新農業思維。

◎熱血推薦
郭奕伶╱《商業周刊》總編輯
林聰賢╱行政院農委會主委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何美玥╱總統府國策顧問
吳靜吉╱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李鎮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局長
林建元╱安心食品服務(摩斯漢堡)董事長
高志明╱義美食品總經理
陳信言╱臺東農業改良場場長
張宏嘉╱豐群集團(喜年來)董事長
徐 璐╱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顧問
蘇慕容╱慈心基金會執行長
胡德夫╱台灣民歌之父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目 錄
緣 起 從旱地裡生長出的地方生命力
01  煮石頭湯的雞婆公務員:地方創生,把紅藜變南迴特色產業
02  紅藜先生返鄉記:不當小農的志氣,讓部落荒地活起來
03 部落vuvu的逆襲:甦醒的藜穗,帶動族人丟掉酒瓶鋤作田
04  姊的紅寶石人生:跨入二級產業,賦予紅藜食品閃耀新生命
05  賣菜娟仔的小小心願:不怕麻煩事,以照顧農民為職志
06  退役連長的原鄉作物代耕隊:心轉境轉,在家鄉成就更好的自己
07  斜槓青年種出有機紅藜:投筆從農,醫學院高材生變成快樂農夫
08  一鍋和著眼淚的小米飯:從產地到餐桌,原鄉美食重現部落傳統
09  敬神愛地彩虹米:守護拉勞蘭部落傳統的核心精神

【推薦序】
紅藜造局者,點穀成金
郭奕伶╱《商業周刊》總編輯
台灣處處是驚喜,紅藜即是一例。
這故事來自一年多前《商業周刊》副總主筆賴寧寧的報導〈一粒紅藜 臺東小村翻身20億黃金部落〉,這篇報導在製作過程,就讓同事驚喜,原因有二:一、美麗的照片,攝影主任程思迪看到那紅、紫、黃――七彩紅藜,南台灣湛藍的天空、翠綠青山,就興奮不已:「這次一定有好照片!」。二、好故事,後製同事看到報導,也很開心:「台灣好久沒有這種正面故事了。」
寧寧說,紅藜故事最動人之處,正是一群小人物。他們原不相識,不相連,各自在偏鄉角落為這顆來自上天祝福的小小穀物而努力,他們堅持的,不止是溫飽,還有部落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傳承,即便如今紅藜紅翻天,最早種植

作者簡介


賴韋廷,資深媒體工作者。先後任職於《30》雜誌、《非凡新聞周刊》、《Money錢》、《WE PEOPLE東西名人》任記者及主編。現為自由撰稿人。
黃宥蓁,台東紅藜專案辦公室主任。
 

ISBN: 9789867778291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