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原文書名:わが子をいじめから守る10カ条
中文書名:保護孩子安心成長,遠離霸凌與暴力侵害的十件事
內容簡介
守護孩子遠離霸凌,刻不容緩!
孩子往往很難向父母開口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尤其是令他們感到「難堪」的問題。
而霸凌,就是其中之一。在團體生活中,「霸凌」的戲碼可能會不時上演。
或許表面看來沒有異常,但孩子正面臨著極大的痛苦,卻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選擇偽裝;當他們嘗試說出自己被排擠、霸凌時,大人是否有站在其立場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非著眼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他們為什麼不是欺負別人,而是欺負你呢?」
「他們只是在跟你玩吧?不要放在心上。」
「不要理他們就好啦!你不要有反應,他們就會覺得無趣,不鬧你了!」
這些反應會使孩子更封閉自己,也關上與爸媽、師長等重要大人的溝通之窗。
因為,這樣的回答就代表著──大人並沒有重視他們的問題,也沒有意思要解決。
孩子會為此感到失望,覺得「和大人說也沒有用」,便走上絕路。
身為父母或師長的你該怎麼做?
.理解孩子並試著解決問題,而不是「檢討」問題發生的原因或孩子。
.重視日常生活的對話,孩子會對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應來選擇是否說明自己的處境。
.老師是校園霸凌的關鍵,當老師介入與協助,便能降低這類問題發生的機率。
.消極面對反而讓事態嚴重,但積極處理態度則需小心謹慎。
.別要受害者「忍耐」或「加油」,也不要詢問加害者霸凌的原因,使其認為,只要有藉口,就能傷害他人。
本書由NPO法人「Gentle Heart Project」理事武田幸子撰寫,逐一剖析了,受到霸凌的孩子其心理、學校及政府相關單位的應對態度,更教導家長、老師們在遇到孩子遭霸凌,或要預防孩子之間發生霸凌行為,可運用這十大具體對策,妥當處理這類問題。
◎名人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李榮隆/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李貞慧/國中教師暨親職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彭仁鐸/「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發起人|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陳麗如/兒福聯盟副執行長|陳俊欽/杏語心靈診所負責醫師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羅秋怡/上善心理治療所──共鳴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願我們以溫柔的心,同時看見霸凌事件裡,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痛。」──洪仲清
「讓孩子平安,是回家唯一的路。」──黃益中
「一本完整、具體,又立即可派上用場的好書。」──陳俊欽
「霸凌,不只是個人的心理行為問題,也是家庭、社會與法律的多重問題。必須深入找出問題所在,尋找有效處理方法,才能真正的遠離與翻轉霸凌。」──羅秋怡
中文書名:保護孩子安心成長,遠離霸凌與暴力侵害的十件事
內容簡介
守護孩子遠離霸凌,刻不容緩!
孩子往往很難向父母開口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尤其是令他們感到「難堪」的問題。
而霸凌,就是其中之一。在團體生活中,「霸凌」的戲碼可能會不時上演。
或許表面看來沒有異常,但孩子正面臨著極大的痛苦,卻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選擇偽裝;當他們嘗試說出自己被排擠、霸凌時,大人是否有站在其立場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非著眼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他們為什麼不是欺負別人,而是欺負你呢?」
「他們只是在跟你玩吧?不要放在心上。」
「不要理他們就好啦!你不要有反應,他們就會覺得無趣,不鬧你了!」
這些反應會使孩子更封閉自己,也關上與爸媽、師長等重要大人的溝通之窗。
因為,這樣的回答就代表著──大人並沒有重視他們的問題,也沒有意思要解決。
孩子會為此感到失望,覺得「和大人說也沒有用」,便走上絕路。
身為父母或師長的你該怎麼做?
.理解孩子並試著解決問題,而不是「檢討」問題發生的原因或孩子。
.重視日常生活的對話,孩子會對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應來選擇是否說明自己的處境。
.老師是校園霸凌的關鍵,當老師介入與協助,便能降低這類問題發生的機率。
.消極面對反而讓事態嚴重,但積極處理態度則需小心謹慎。
.別要受害者「忍耐」或「加油」,也不要詢問加害者霸凌的原因,使其認為,只要有藉口,就能傷害他人。
本書由NPO法人「Gentle Heart Project」理事武田幸子撰寫,逐一剖析了,受到霸凌的孩子其心理、學校及政府相關單位的應對態度,更教導家長、老師們在遇到孩子遭霸凌,或要預防孩子之間發生霸凌行為,可運用這十大具體對策,妥當處理這類問題。
◎名人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李榮隆/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李貞慧/國中教師暨親職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彭仁鐸/「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發起人|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陳麗如/兒福聯盟副執行長|陳俊欽/杏語心靈診所負責醫師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羅秋怡/上善心理治療所──共鳴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願我們以溫柔的心,同時看見霸凌事件裡,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痛。」──洪仲清
「讓孩子平安,是回家唯一的路。」──黃益中
「一本完整、具體,又立即可派上用場的好書。」──陳俊欽
「霸凌,不只是個人的心理行為問題,也是家庭、社會與法律的多重問題。必須深入找出問題所在,尋找有效處理方法,才能真正的遠離與翻轉霸凌。」──羅秋怡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武田幸子(Takeda Sachiko)
一九五八年生於東京,育有一女。
一九八一年三月畢業於東海大學文學系日本文學科。
曾為上班族,目前則是參與舉辦流浪兒(Street Children)和日本兒童等人權相關之基層活動,並著有《你能守護孩子的心靈與生命嗎?》。
設立NPO法人「Gentle Heart Project」,以沒有霸凌的社會為目標。
擔任理事一職,同時架設網頁-「日本的孩童們」。
http://www.jca.apc.org/praca/takeda/
「Gentle Heart Project」是由小森登美里女士與其夫所創立之團體。小森女士的獨生女因不堪霸凌而於一九九八年自殺,為此,以「沒有霸凌的社會」為目標,他們在二○○三年成立了該組織。
譯者簡介
楊素宜
熱愛日本音樂、文化,喜歡閱讀散文詩集、旅遊。
二○○○年完成日本上智大學研究所研究生課程回國後,開始從事中日翻譯/口譯/日語教學等工作。至今翻譯作品有《孤獨力:一個人也可以好好過》(遠流出版)、《和你在一起~with!!》等……漫畫、旅遊、醫學、藝能多項範疇相關之書籍或雜誌,以及電玩《亞克傳承/Arc the Lands》。
另譯有日文版《message》、《love; out of stock》等畫集繪本。
武田幸子(Takeda Sachiko)
一九五八年生於東京,育有一女。
一九八一年三月畢業於東海大學文學系日本文學科。
曾為上班族,目前則是參與舉辦流浪兒(Street Children)和日本兒童等人權相關之基層活動,並著有《你能守護孩子的心靈與生命嗎?》。
設立NPO法人「Gentle Heart Project」,以沒有霸凌的社會為目標。
擔任理事一職,同時架設網頁-「日本的孩童們」。
http://www.jca.apc.org/praca/takeda/
「Gentle Heart Project」是由小森登美里女士與其夫所創立之團體。小森女士的獨生女因不堪霸凌而於一九九八年自殺,為此,以「沒有霸凌的社會」為目標,他們在二○○三年成立了該組織。
譯者簡介
楊素宜
熱愛日本音樂、文化,喜歡閱讀散文詩集、旅遊。
二○○○年完成日本上智大學研究所研究生課程回國後,開始從事中日翻譯/口譯/日語教學等工作。至今翻譯作品有《孤獨力:一個人也可以好好過》(遠流出版)、《和你在一起~with!!》等……漫畫、旅遊、醫學、藝能多項範疇相關之書籍或雜誌,以及電玩《亞克傳承/Arc the Lands》。
另譯有日文版《message》、《love; out of stock》等畫集繪本。
內容目錄
目錄
前言
Chapter1/因不堪霸凌而自殺,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孩子身上
置身於喪命危機裡的孩子
不斷重複上演的霸凌事件
不願承認「霸凌」存在的學校
無意理解孩子受傷心靈的大人
Chapter2/守護孩子遠離霸凌的十件事
第1件 不要對孩子們說「加油。」
1/為何不能說「加油」?
2/孩子希望聽到的是什麼呢?
把小孩逼到絕路的親子對話
大人絕不能說出口的話
孩子希望大人說出口的話
第2件 為遭到霸凌的孩子們設身處地著想。
1/不可將霸凌正當化
與霸凌者持相同理論的人
受害不需理由
2/不要詢問霸凌的理由
第3件 老師是霸凌的關鍵人物。
1/師資左右霸凌狀況
旁觀者教師、加害者老師
無法處理霸凌問題的教師
只要教師們用心介入,問題容易解決
2/與老師討論
第4件 不可過度相信「親子間的信賴關係」。
1/「只要關係存有信賴」是一大陷阱
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無法對父母說出口?
2/用溫暖的心與冷靜的頭腦與孩子相處
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當孩子們親口說出自己遭到霸凌時
對於絕口不提的孩子,如何應對?
不要錯過任何霸凌的徵兆
第5件 不可忽略孩子們生命的危機。
1/爸媽無法想像孩子逝去
2/大人感到安心時,就是孩子生命面臨危機時
坦言遭到霸凌
學校例行活動或放長假前後之際
孩子離家出走時
發現孩子身上有割腕或菸頭烙身等傷痕時
自殺未遂時
孩子出現憂鬱症狀時
看到自殺新聞報導
以為霸凌問題已經解決
第6件 不可因孩子輟學或轉學就安心。
1/「逃離霸凌」是很重要的事
「再撐一下下」會把孩子逼上絕路
「夢想」也會成為枷鎖
2/輟學或轉學僅為緊急避難之策
不上學也無法解決霸凌問題
即使不學,也無法療癒內心的傷口
轉學也會遭到霸凌
接受輟學孩子的學校,真的可以放心嗎?
第7件 現在的霸凌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
1/已經不再是「怎麼可能?」的時代了
霸凌從幾歲開始?
電視或電玩是否有影響?
採取更加激烈霸凌行為的心態
2/如何處理嚴重的霸凌事件
霸凌犯罪
性侵害留下的創傷無法抹滅
資訊化的霸凌
第8件 不可小看霸凌造成的內心創傷。
1/嚴重的心靈傷害所留下的後遺症
「被害經驗」使人脆弱
當受害者成了加害者
2/強化信任他人的想法
第9件 不可教導孩子「以牙還牙」的觀念。
1/「以牙還牙」只會養成加害者
2/讓孩子學習暴力之外的溝通方式
「暴力」會產生連鎖效應
「零容忍政策」(Zero Tolerance)的危險性
第10件 不讓孩子成為加害者。
1/霸凌是孩子們內心的求救訊號
當孩子成了加害者
霸凌者的心情
霸凌者的自殺念頭
爸媽不反省,孩子也不會反省
放任加害者,問題只會日益嚴重
2/當孩子班上出現霸凌問題
傾聽加害者心聲的要訣
大人該做的事
解決霸凌的對策心得
Chapter3 記取事件教訓
沒有被有效運用的教訓
爸媽沒有知的權利?
遭棄之不顧的孩子
後序:散播「溫柔」的種子
前言
Chapter1/因不堪霸凌而自殺,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孩子身上
置身於喪命危機裡的孩子
不斷重複上演的霸凌事件
不願承認「霸凌」存在的學校
無意理解孩子受傷心靈的大人
Chapter2/守護孩子遠離霸凌的十件事
第1件 不要對孩子們說「加油。」
1/為何不能說「加油」?
2/孩子希望聽到的是什麼呢?
把小孩逼到絕路的親子對話
大人絕不能說出口的話
孩子希望大人說出口的話
第2件 為遭到霸凌的孩子們設身處地著想。
1/不可將霸凌正當化
與霸凌者持相同理論的人
受害不需理由
2/不要詢問霸凌的理由
第3件 老師是霸凌的關鍵人物。
1/師資左右霸凌狀況
旁觀者教師、加害者老師
無法處理霸凌問題的教師
只要教師們用心介入,問題容易解決
2/與老師討論
第4件 不可過度相信「親子間的信賴關係」。
1/「只要關係存有信賴」是一大陷阱
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無法對父母說出口?
2/用溫暖的心與冷靜的頭腦與孩子相處
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當孩子們親口說出自己遭到霸凌時
對於絕口不提的孩子,如何應對?
不要錯過任何霸凌的徵兆
第5件 不可忽略孩子們生命的危機。
1/爸媽無法想像孩子逝去
2/大人感到安心時,就是孩子生命面臨危機時
坦言遭到霸凌
學校例行活動或放長假前後之際
孩子離家出走時
發現孩子身上有割腕或菸頭烙身等傷痕時
自殺未遂時
孩子出現憂鬱症狀時
看到自殺新聞報導
以為霸凌問題已經解決
第6件 不可因孩子輟學或轉學就安心。
1/「逃離霸凌」是很重要的事
「再撐一下下」會把孩子逼上絕路
「夢想」也會成為枷鎖
2/輟學或轉學僅為緊急避難之策
不上學也無法解決霸凌問題
即使不學,也無法療癒內心的傷口
轉學也會遭到霸凌
接受輟學孩子的學校,真的可以放心嗎?
第7件 現在的霸凌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
1/已經不再是「怎麼可能?」的時代了
霸凌從幾歲開始?
電視或電玩是否有影響?
採取更加激烈霸凌行為的心態
2/如何處理嚴重的霸凌事件
霸凌犯罪
性侵害留下的創傷無法抹滅
資訊化的霸凌
第8件 不可小看霸凌造成的內心創傷。
1/嚴重的心靈傷害所留下的後遺症
「被害經驗」使人脆弱
當受害者成了加害者
2/強化信任他人的想法
第9件 不可教導孩子「以牙還牙」的觀念。
1/「以牙還牙」只會養成加害者
2/讓孩子學習暴力之外的溝通方式
「暴力」會產生連鎖效應
「零容忍政策」(Zero Tolerance)的危險性
第10件 不讓孩子成為加害者。
1/霸凌是孩子們內心的求救訊號
當孩子成了加害者
霸凌者的心情
霸凌者的自殺念頭
爸媽不反省,孩子也不會反省
放任加害者,問題只會日益嚴重
2/當孩子班上出現霸凌問題
傾聽加害者心聲的要訣
大人該做的事
解決霸凌的對策心得
Chapter3 記取事件教訓
沒有被有效運用的教訓
爸媽沒有知的權利?
遭棄之不顧的孩子
後序:散播「溫柔」的種子
ISBN: 978957328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