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學研究 | 拾書所

國土計畫法學研究

$ 580 元 原價 580
內容簡介

本書第二版共由17篇論文組成,涵蓋內容包含行政計畫法、行政法院裁判、大法官有關國土計畫相關解釋評析、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及農地規劃、環境規劃法理等論文,除有本國法之論述外,亦有德國國土計畫法、德國土地登記制度及兩岸都市規劃制度之比較分析,可供入門者作為教科書使用,亦得供教學研究者參考。本書為國內少見都市計畫法學之部門專書,值得細讀。

作者簡介

內容目錄

再版序
自 序

第一篇 行政計畫法論
壹、前 言/1
貳、法規範上之相關規定/2
參、意義與功能/5
一、意 義/5
二、功 能/7
肆、分類及其定性/10
一、以計畫之範圍及種類而加以區別/10
二、以計畫時間長短為區別/11
三、以計畫效力為區別/12
四、以計畫結果為區別/16
五、以對環境有無影響為區別/18
伍、程 序/21
一、都市計畫程序/22
二、區域計畫程序/24
三、國土計畫程序/26
四、小 結/30
陸、法律救濟與法院控制/31
柒、未來發展趨勢及其他相關問題/35
一、未來發展趨勢/35
二、衍生之相關問題/36
捌、結 論/39

第二篇 行政計畫法與行政法院裁判──兼論我國行政計畫法制之整備
壹、前 言/43
貳、行政法院裁判中行政計畫之主要類型/46
一、都市計畫/46
二、土地徵收計畫/48
三、還我土地實施計畫/51
四、土地使用編定計畫/53
五、市地重劃計畫/54
六、安置居民計畫/55
七、小 結/56
參、裁判之法律事實及其評析/57
一、行政計畫之定性及其爭訟容許性/57
二、行政計畫是否應受法律保留原則之拘束?/62
三、都市計畫應否適用計畫確定裁決程序?/66
四、實現(施)行政計畫請求權?/75
五、廢止行政計畫請求權?/78
六、小 結/80
肆、行政計畫法之完備化:代結論/83

第三篇 法治國家原則與國土規劃法制──評大法官釋字第406、444、449號及第513號解釋
壹、前 言/89
貳、法治國家下之空間規劃法制/91
一、法安定性原則/93
二、明確性原則/96
三、比例原則/100
四、合法性原則/105
五、司法審判請求權/115
六、國家責任制度/121
參、結 論/124

第四篇 德國國土計畫法研究──兼評我國2004年國土計畫法草案
壹、前 言/129
貳、德國聯邦空間秩序法/131
一、基本架構/132
二、空間秩序之目標與功能/133
三、空間秩序之基本原則/133
四、空間規劃對聯邦之效力/135
五、空間規劃對各邦之效力/135
六、小 結/136
參、B-W邦國土計畫法/136
一、B-W邦國土計畫法之結構分析/137
二、邦國土計畫法之意義及定位/138
三、邦國土計畫之組織/139
四、邦國土計畫之主要手段/140
五、邦國土計畫之擬定與變更程序/141
六、邦計畫之定性及救濟/142
七、邦區域計畫/143
八、小 結/145
肆、對我國國土計畫法草案之反省:代結論/146
一、國土計畫法制定之目的及任務/147
二、國土計畫之原則/148
三、國土計畫機關/149
四、國土計畫之主要手段/150
五、國土計畫之擬定與變更程序/151
六、國土計畫之定性及救濟/152

第五篇 國土計畫法政策與草案評析──以內政部2007年1月草案為中心
壹、前 言/155
貳、國土法政策之檢討/158
一、國土法制定的目標在哪裡?/158
二、國土法草案能否達成預設目標?/160
三、國土法立法政策評估/166
參、國土法草案之具體評析/169
一、國土法之定性及其效力/169
二、國土法之適用範圍/174
三、國土計畫之分類/176
四、國土計畫之基本指導原則/178
五、國土規劃之機關與審議委員會/179
六、國土計畫之擬定變更程序與民眾之參與/181
七、中央與地方機關權限之衝突/182
八、國土計畫之功能分區/185
九、開發許可制與功能分區/188
十、罰則之正當性與妥當性/192
十一、既存權利之保障與調整/193
十二、國土永續發展基金/195
肆、結 論/196

第六篇 評國土計畫法
壹、前 言/201
貳、國土計畫法的主要架構及內容評析/202
一、立法目的與規制原則/203
二、管制手段/205
三、計畫程序/212
四、開發許可制/216
五、權利保護/220
參、結 論/221

第七篇 論環境規劃法制
壹、概念與任務/226
一、環境規劃之概念/226
二、環境規劃之任務/227
貳、種類(類型)/228
參、基本原則/229
肆、草擬制定程序/231
伍、環境規劃與其他計畫之協調配合/234
陸、廢棄物處理規劃/235
柒、環境政策規劃/237
捌、對其他公共計畫拘束力/240

第八篇 都市計畫法與現代法治國家
壹、前 言/245
貳、我國都市計畫法之缺陷/247
一、管制機制不完整/247
二、都市計畫委員會獨立性不足/248
三、管制程序與手段未能透明化/249
四、管制手段缺乏彈性/252
五、缺乏公共參與機制/253
六、缺乏完整之財務計畫/254
七、回饋制度未細緻化/256
八、中央與地方未能保持平衡/257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