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x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 | 拾書所

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x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

$ 315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 x 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

是把黴菌偷偷養在冰箱裡的科學怪人,也是以身試毒,醒來發現麻醉新藥的絕命毒師!

■ Goodreads四星,亞馬遜評價五星推薦。

■「一本生動且掃除陳腐觀點的新藥發現史,以及證明新藥研究是多麼困難、代價高昂又至關重要。如果研究之路陰影重重,它能啟發人心。」——《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本說理清晰又談論許多奇人異事的書籍,不只涵蓋了眾多專家們所研究的領域,更為這些我們非專業人士提供了關於新藥獵捕的明智看法。作者告訴我們這些神奇的新藥發現故事……他見識非常廣博。」——柯克斯書評

拜耳藥理學主管曾反對研發阿斯匹靈,甚至跟上級說:「這產品沒有價值。」
凱瑟琳?德克斯特?麥考米克以個人財產資助避孕藥研發,在八十五歲時,為慶祝FDA核准口服避孕藥,成為最早到附近藥房領取口服避孕藥處方的人之一。
馬森吉爾公司的磺胺酏劑新藥配方奪走上百條人命(裡頭誤加入有毒物質),引起民眾公憤,也催生現代FDA成立,讓製藥業有了必要的管制措施。
一九五五年,瑞士精神科醫師庫恩在思覺失調病人身上測試藥物,卻未能成功。他心血來潮,把一種無效的藥物運用到憂鬱症病患,卻帶來亮眼成效。這項發現後來催生了百憂解。
今天在尋找先導藥物時,多從二十萬種結構不同的化學物質中,篩選出一種化合物。
製藥界每展開一百項研究計畫中,只有一項能做出FDA核准的藥物——經FDA核准的藥物中,有百分之七十無法讓研發投資回本。



翻開藥物獵人的筆記,
深入追溯關鍵藥物的科學、工業、社會變遷史,
才知道藥學如何改變了醫學的面貌。
‧避孕藥:滿臉鬍子、被認為是科學怪人的落魄教授,沒有發明怪物,反倒接受婦運先驅的資助,冒著觸犯妨害風化法的危險,和篤信天主教的產科醫生一起偷偷發明了避孕藥。
‧麻醉藥:船醫施貴寶為了改良乙醚麻醉劑的製程,甚至炸傷了眼睛,卻從此找到了讓藥物標準化的方法,成為現代製藥業的先驅。
‧抗生素:化學家弗萊明在實驗室發明了第一種抗生素盤尼西林,二戰初期時卻苦無量產之法,只能從病人的尿液中回收盤尼西林再利用,但是卻有人順利改良了製程,使得二戰手術技術和微生物研究突飛猛進。
‧止痛藥:阿斯匹靈的偽史說明了一名化學家基於孝心,發明了史上最暢銷的止痛藥,但它其實是一名受到拜耳藥廠主管排擠的猶太藥學家,不屈不撓、暗度陳倉才得來的研究成果。
‧禁藥:沙利竇邁最初是以鎮定劑上市,但卻造成了新生兒海豹肢藥害事件,但是當時的科學家恐怕也沒想到,歷經多年的改良和FDA測試,治療癌症和痲瘋病才是正確的用藥方式。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是史上第一位醫師,但人們往往忽略他同時也是一名藥師,而藥學就跟臨床診斷的歷史一樣悠久。藥物獵人唐諾‧克希博士回顧製藥業的起源,同時也把許多非醫學正統的傳統藥學實踐,例如草藥學和鍊金術放回醫學史的情境中,乍看迷信、不科學、充滿奇蹟的個人試藥經歷,其實後來都成為現代實驗室化學、細菌論和藥理學的基礎。而今日多數的藥物獵人,就跟他一樣,一生都在分子研究迷宮中遊走,成為製藥業生技研發計畫中的一員,他們不畏研發的艱難、FDA的藥物使用規範,只為研發出一款有益於世人的新藥。克希博士在本書中以幽默的口吻,細數藥物獵人的奇蹟故事,期待能夠讓更多人知道,這群不是醫師的人,其實也有著誠摯的醫者之心。



作者簡介


唐諾?克希;奧吉?歐格斯

Donald R. Kirsch
有著三十五年經驗的藥物獵人,擁有二十四項藥物相關專利,發表逾五十篇研究報告,也是知名期刊的審閱人。曾在惠氏,氰胺、施貴寶與坎布利亞(Cambria)等藥廠擔任主任、研究團隊領導者與首席科學家。現居美國麻州貝德福(Bedford),並在哈佛終身教育學院(Harvard Extension School)教授藥物蒐獵課程。

ISBN: 9789862356661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