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主詞賞析 | 拾書所

南唐二主詞賞析

$ 135 元 原價 150
內容簡介

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的詞作純真任縱,天然渾成,是我國詞史上兩顆璀璨絢麗的明珠。
二主生逢中國政治大混亂、大分裂的「五代十國」的時期。這一時期,實際上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中原一帶,承遞唐朝這一正統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 代,環繞外圍的則是中國。當時,北方籠罩著戰爭的氣氛,而南方相對較安定,其中西蜀和南唐經濟較發達,文化較繁榮。
南唐中主李璟(西元九一六~九六一年),徐州人,是南唐開國國君李昪的長子。他長得眉目如畫,好學能詩,曾想過在廬山瀑布之下,修築書齋,作個隱士。但事與願違, 西元九四三年,他即位做了皇帝。九五八年,南唐受到後周的威脅,他主動去掉帝號,稱為南唐國主。他的詞只流傳下來四首,但歷來評價極高。他擅長運用象徵手法,狀物 抒情,情不虛發,景不空敘,筆觸細膩,含意深刻。宋朝的王安石就十分讚賞他的―—「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這樣的句子。
南唐後主李煜(西元九三七~九七八年),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天資聰慧,精於書畫,妙於音律。十八歲與「通書史」、「善歌舞」的女藝術家大周后成親,後來又續娶貌 美情深的小周后。他們過著風流浪漫的宮廷生活。他寫閨情「微露丁香顆」,「笑向檀郎唾」;寫幽會,「一向偎人顫」,「教君恣意憐」,都純真任縱。亡國後,他當了宋 朝的俘虜,用愁與恨作經緯,交織成「多少恨,昨夜夢魂中」;「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 流」等名句。此外,眷戀故國的,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等,也為人傳誦。後主詞聲情一致,表?如一,一般不玩弄詞藻,不避口 語,慣用白描,隨意揮灑,自成傑作,確有敏銳的天賦。因此具有極大的移情作用,極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有人說,後主的詞,足當李白詩,高奇無匹。近人王國維的《人間 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中主和後主的詞可以稱得上詞壇上第一流的作品。本書把二主詞四十多首簡單加以注釋,翻譯用的是韻文,賞析時略加注意文采,同時比較通俗, 以期幫助讀者領會原作,提高古典文學的素養。

作者簡介

陳慶元、楊樹

李璟(916年~961年),南唐元宗,字伯玉,原稱徐景通,南唐建立後,復本姓李,改名璟。對後周稱臣後,又為避後周信祖諱,而改名景。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五 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君主,因此也被稱為中主、嗣主。李璟的書法頗佳,詞亦有名,與其子李煜並稱「南唐二主」。其詞「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李煜(937.8.15~978.8.13),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鍾山隱士、鍾峰隠者、 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李煜在南唐滅亡後被北宋俘虜,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被譽為詞聖,作品千古流傳。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