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 | 拾書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

$ 513 元 原價 540
內容簡介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係各國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所必修之課程,其對於犯罪防治學術研究與刑事司法工作之品質提升具關鍵影響。同時,優質刑事政策之擬定有賴周延完善之研究方法,始能達成有效抗制犯罪之目標。因此,本書邀集台灣犯罪防治相關領域教授、研究方法與犯罪統計之學者專家二十餘名執筆,撰寫華人社會第一本中文研究方法專書,以供犯罪學、刑事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與心理輔導等相關科系博碩士研究生暨犯罪防治研究人員參考。
  本書計有二十三章,內容主要包括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之發展與倫理、抽樣與測量、研究設計、資料蒐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刑事法學研究方法概論與新思維及研究報告之撰寫等,這些議題為當前犯罪學與刑事司法研究之核心內容,有助於研究人員精進研究方法與技術,達成優質犯罪防治研究之目標。

作者簡介

撰稿者簡介(依章節順序)
許春金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Albany)刑事司法博士
    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院長
楊士隆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Albany)刑事司法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兼犯罪研究中心主任
周愫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Buffalo)社會學博士
    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鄭瑞隆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工作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學務長
沈勝昂 美國喬治亞州Emory大學心理學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教授
陳玉書 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副教授
黃翠紋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教授
謝文彥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副教授兼推廣教育訓練中心主任
黃富源 美國聖休士頓大學刑事司法博士
    銘傳大學社會與安全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前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教授兼教務長
戴伸峰 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曾淑萍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Albany)刑事司法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賴擁連 美國聖休士頓大學刑事司法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獻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諮商心理學組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董旭英 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林明傑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刑事司法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孟維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學系教授
許華孚 英國Essex大學社會學博士 (主修犯罪社會學)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黃蘭媖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
    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佩棻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譚子文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馬躍中 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陳慈幸 日本中央大學法學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侯崇文 美國Bowling Green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
    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嘉義市副市長

內容目錄

序言
撰稿者簡介
第一章 犯罪學、刑事司法與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許春金、呂宜芬
前 言:為何研讀「研究法」及其態度
第一節 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 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不同類型之研究
第四節 研究的語言
第五節 研究的過程
第六節 研究的步驟
第七節 結論

第二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倫理/楊士隆
前 言
第一節 衍生嚴重研究倫理之重大個案探討
第二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人員面臨之研究倫理議題
第三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倫理規範:以美國為例
第四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應遵循之倫理原則
第五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之倫理審查申請
第六節 結論
附 錄: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研究倫理規範

第三章 概念與測量/周愫嫺
前 言
第一節 概念與定義
第二節 設計測量工具
第三節 檢驗測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第四章 抽樣/鄭瑞隆
前 言
第一節 抽樣的邏輯與基本原則
第二節 抽樣的類型
第三節 機率抽樣
第四節 非機率抽樣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實驗設計/沈勝昂
前 言
第一節 實驗的基本組成要素
第二節 實驗法取向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內在效度
第四節 外在效度
第五節 類比研究
第六節 單一研究參與者(單一受試者)的實驗設計
第七節 結論:實驗的結果與限制

第六章 資料蒐集方式(一):調查研究法/陳玉書
前 言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發展與意義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型態與限制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
第四節 調查研究資料蒐集途徑
第五節 各類調查研究法之比較
第六節 結論:做好調查研究的建議

第七章 資料蒐集方式(二):電話訪問調查/黃翠紋
前 言
第一節 電話訪問調查法的性質與優缺點
第二節 電訪人員應該具備的認知與能力
第三節 電話訪問調查的程序與技巧
第四節 民眾對警察處理案件滿意度調查實例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資料蒐集方式(三):參與觀察法/謝文彥
前 言
第一節 參與觀察法的意義與特質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的類型
第三節 參與觀察法的適用情形與不適用情形
第四節 參與觀察法的研究步驟
第五節 結論

第九章 資料蒐集方式(四):非侵入性之方法、次級資料分析、官方統計資料之利用/黃富源
前 言
第一節 非侵入性研究的定義
第二節 非侵入性研究的分類
第三節 結論

第十章 資料分析方式(一):信度與效度/戴伸峰
前 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