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實務 | 拾書所

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實務

$ 428 元 原價 428
內容簡介


  《悲傷治療的技術》在悲傷與喪慟諮商及治療的領域中,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實務指南,書中64則創新實用的悲傷治療技術,提供了最具創造性且鼓舞人心的介入方法。個別來說,每一技巧都強調了創意和實務性;整體而言,它們抓住了這個領域在實務工作上的豐富性,以及治療師在各種不同情境中發展出來的多元做法,有效處理了喪慟者的需求。本書富含以下特色:

  ● 主題性的組織架構,可為特定情況找到適用的技巧;
  ● 針對每一技巧的運用提供專家指導,和避免一般易犯的錯誤;
  ● 詳細說明某些特定技巧的使用方法、條件限制及適用對象;
  ● 案例描述和文字紀錄。

  人生的路途上,失落無可避免,人們因失去摯愛而失落、跌落絕望黑暗的幽谷之中。如何扶起喪慟者,讓他們重新學會愛、付出愛、感受愛,是悲傷輔導助人者心之所向。

作者簡介


主編者簡介
Robert A. Neimeyer 博士
  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University of Memphis)心理學系教授,他在該校也一直都提供臨床服務。Neimeyer 博士出版了二十餘本書,包括兩本與Routledge 出版公司合作的《當代社會的悲傷與喪慟:搭起研究與實務的橋樑》(Grief and Bereavemen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Brid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以及《建構心理治療》(Constructivist Psychotherapy)。他也是 Death Studies 期刊的主編,並曾任美國死亡教育與諮商學會(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DEC)的理事長,以及國際死亡、瀕死及喪慟工作集團(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on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 IWG)的主席。

校閱者簡介
李開敏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講師,前臺北榮總社會工作室社工、組長、主任。目前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呂旭立基金會擔任諮商心理師。多年來從事個人/家庭/團體諮商/口譯,並擔任臺北市相關社會福利機構諮詢。
  專業訓練
  系統性的家族治療〔Satir 進階短期/家庭治療(Brief/Family Therapy)結業,參與 Satir 督導訓練 2010/北京上海〕
  榮格深度心理個人分析(含夢工作)(2007.2014 完成約 180 小時的個人分析)
  相關著作代表
  《導引悲傷的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合著),張老師文化,2012
  《阿嬤再見》(兒童繪本),安寧照顧基金會,2005(榮獲 2006 年優良衛生教育教材優等獎)
  《臨終關懷與實務》(第 5 章及第 9 章),國立空中大學,2005
  《阿嬤的故事袋—老年‧創傷‧身心療癒》(合著),張老師文化,2005
  譯作(含合譯及總校閱)
  《有效治療創傷後壓力疾患—國際創傷性壓力研究學會治療指引》,心理出版社,2005
  《征服心中的野獸—我與憂鬱症》,董氏基金會,2003
  《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心理出版社,2002
  《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冊》,心理出版社,2001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心理出版社,1995-2011(三版)

李玉嬋
  現職: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臺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監事
     衛生福利部「優生保健諮詢委員會」委員(2008/1/1 迄今)
     衛生福利部「人工生殖諮詢委員會」委員(2011/1/1 迄今)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曾任:國 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學務長、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所長、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監事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
     晚晴協會諮商督導、救國團義務張老師督導、企業諮商專案講師
  專長:醫 療健康心理諮商、慢性病患團體心理治療、人工流產諮商、死亡與悲傷輔導、壓力因應與情緒管理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擅長: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取向)
       醫療諮商心理次專科證書
       病情告知—溝通技巧訓練師資證書
       心理諮商督導證書
  E-mail:[email protected]

譯者簡介
章惠安
  現職:自由工作者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監事
  學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班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廣告組碩士
  曾任: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副祕書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專案研究員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
     育幼院實習諮商師/國中輔導室認輔老師/安寧病房義工/美術設計類出版品作者、季刊總編輯及編譯
  涉獵研究領域:自殺心理、人工流產諮商、悲傷輔導、青少年親善門診、文化與廣告策略應用
  專長:悲傷輔導、臨終關懷服務、翻譯(悲傷輔導領域)、美術設計
  譯作:《走在失落的幽谷》,心理出版社,2007
      《見證幽谷之路》,心理出版社,2012

內容目錄


第一部 建立工作架構
  1 專注當下、歷程與步驟:悲傷治療中技巧精熟的關係架構
  2 悲傷治療中的同理精神
  3 細拉:進入悲傷境地的正念導引
  4 喪慟歷程的軌跡:介入架構
第二部 調節情緒
  5 悲傷觀察日誌
  6 繪製失落之境的地圖:屬於悲傷的和不屬於悲傷的
  7 成年悲傷者使用的精神科藥物
  8 正念療法
  9 重整惡夢故事
第三部 與身體工作
  10 類比傾聽法
  11 拍手功
  12 維持連結的身體想像
  13 身體託管
第四部 轉化創傷
  14 複雜性悲傷和創傷:優先處理什麼?
  15 重述死亡事件
  16 暴力死亡之後喚出與逝者的同盟關係
  17 眼動減敏重整療法(EMDR)
  18 重現畫面的意義建構
第五部 改變行為
  19 行為啟動
  20 度過佳節倍思親的時刻
  21 自我肯定訓練
  22 尋求平衡的寫作介入療法
第六部 重建認知
  23 以行為實驗改變災難式的錯誤解讀
  24 以理情治療 ABC 模式回應失落
  25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
  26 針對失落關係的基模治療法
  27 針對孩童長期性悲傷進行認知重建
第七部 面對抗拒
  28 「你可以接受自己是 OK 的嗎?」
  29 深度悲傷治療的公開聲明
  30 悲傷管理中有控制的逃避
第八部 發現意義
  31 透過個人態度發現意義
  32 以引導式日誌促進意義建構
  33 對喪慟父母運用失落特質技巧
  34 隱喻式重整
第九部 重寫生命故事
  35 生命回顧
  36 失落時間軸
  37 虛擬夢境故事
  38 聽見你的心聲:建立療癒性對話
  39 記錄孩子的生命故事
  40 故事山
第十部 鞏固記憶
  41 開啟家庭相簿
  42 串起記憶的列車
  43 兒童的回憶作品
  44 記憶盒
  45 大自然回憶
第十一部 更新連結
  46 介紹逝者
  47 透過導引畫面開啟視覺化連結
  48 與逝者通信
  49 與逝者的引導性想像對談
  50 椅子操作法
  51 生命標記
  52 穿透憂傷看到傳承
  53 「抓住片刻」的記錄
第十二部 修改目標
  54 在悲傷歷程中設定自我照顧目標
  55 界定與展望自我
第十三部 動用資源
  56 詩和書目療法
  57 兒童書目療法
第十四部 悲中有伴
  58 編織社會支持的交響曲
  59 處理喪慟支持團體的治療衝突
  60 談談與夫妻和家庭的會談
第十五部 儀式性的轉化
  61 治療性儀式
  62 提供自殺身亡後「錯過的儀式」
第十六部 助人者的療癒
  63 助人者療癒智慧圈
  64 試穿鞋子

ISBN: 978986191638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