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肯定論 | 拾書所

死刑肯定論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死刑肯定論

你支持死刑嗎?
如果是,請用森炎的方式支持!

日本前東京、大阪地方法院法官──森炎,
他探究冤罪、批判日本司法、審理過無數重大刑案……
一位如此重視司法品質的法官,為什麼仍然支持死刑?

  日本和臺灣一樣,七、八成以上的市民都支持死刑,這樣的民意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深層心理?森炎在這本堪稱為追尋死刑根據的旅程筆記中,一一梳理古典死刑思想與現代死刑案,找出死刑的「終極根據」。

死刑的終極根據──「不可殺人!」
  「不可殺人」是一條戒律,任誰都不能否定。死刑,就是唯一一種透過法律的力量,喚起我們「不可殺人」的意識,讓人類得以「共存」,維繫最低限度「社會安全」的制度。
  假設今天在一個廢死的社會裡,要如何將「不可殺人」的戒律深植於人民的心中呢?當你在盛怒之下拿起刀要砍人,或是冷靜而有計畫地預謀一起殺人案……此時,已經喪失所有「法的力量」強制為你踩剎車——因為就算殺人也不會被判死,他人是死是活都與我無關!

死刑的核心──社會共感、全民「共苦」
  1999年,發生一起震撼全日本社會的「光市母女殺害事件」,被害人遺屬一家慘遭殺害、姦屍,他悲憤地說:「如果不判(加害人)死刑,我無法重新站起來……」
  在什麼情況下,國家可以替代被害人執行死刑呢?當被害人情感得到社會的「共鳴」、當全市民都一同背負「被害人的死」與「遺屬的傷痛」時,死刑得以正當化。死刑,不僅是維繫我們「共存」的根據,更是建立在我們與被害人「共苦」的基礎上。

當代的死刑,已經不是刑罰,而是抹殺!?
  森炎基於尊重民意,肯定死刑這個制度。然而,近來的死刑案其實已經逐漸偏離其原意。
  以「秋葉原殺人事件」為例,從加害人的犯案背景來看,他在日本企業「終身僱用」瓦解之下淪為派遣工,可以說是社會制度轉換下的犧牲者。森炎對於這樣的死刑判決提出質疑──到底死刑是為了維護「社會安全」而存在,還是像納粹屠殺殘障者的優生學思想般,只要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失敗組」、「不值得存活的生命」,就進而抹殺?

  死刑,就是一個由「被害人復仇的渴望」與「社會安全的維繫」所交織而成的網。
  目前,臺灣已經通過「國民法官草案」。今天,不是只有刑案當事人才得面對死刑,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必須參與司法審判,關於「死刑」,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請與本書作者森炎,一起踏上思辨的旅程。

作者簡介


森炎

1959年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曾任東京地方法院、大阪地方法院法官,現為執業律師(東京律師會)。擔任法官時代,曾在官民交流計畫中由最高法院派遣至民間企業,派任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公司一年。
  著有《司法權力之內幕》(筑摩新書)、《冤罪論:關於冤罪的一百種可能》(臺灣繁體版為商周出版)、《死刑與正義》(講談社現代新書)、《司法殺人》(講談社)、《量刑行情》《為何日本人相較他國肯定死刑?》(以上皆幻冬舍新書)、《判決的技術》(小學館101新書)、《寫給裁判員的刑法解讀本》(學研新書)、《由你來審判!從〈罪與罰〉到〈1Q84〉》(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Shall we judge?裁判員制度Q&A 200》《我也辦得到的刑事審判》(以上皆Parody社)等,作品豐富

ISBN: 978986962025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