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行為分析 | 拾書所

應用行為分析

$ 665 元 原價 665
內容簡介


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是理論也是實務,是身為教師或父母盡職的技能,更是教導幼兒或身心障礙者必備的武功。本書並不是要提供一本速成「食譜」,亦不在解決教育工作者可能遇到的每個問題,畢竟這是不可能的──處理兒童和青少年的問題非常有趣,因為每一個體都不同,沒有一種方法對所有學生都有效。我們希望讀者能應用書中原則,成功開創屬於你自己的「菜單」,而這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有創意充分主動地參與。

  本書的編輯便於教師講授、指導學生閱讀和擬定行為改變計畫。內容涵蓋從辨認目標行為以蒐集和圖示資料、選用一實驗設計、進行功能分析、安排後果、安排事前情境,以及類化行為改變成果,盼能提供學生基礎的教學科技,作為其他方法科目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保羅‧艾伯特(Paul A. Alberto)
  保羅‧艾伯特在紐約市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取得學士學位後,便在南布朗克斯(the south Bronx)的小學教智能障礙學生;任教中,他在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完成特殊教育(智能障礙)的碩士學位。之後搬到亞特蘭大並且在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GSU)取得了特殊教育(重度障礙)的博士學位。他的高等教育專業生涯在GSU教育心理和特殊教育學系任教。他是多重及重度障礙師資教育學程的協調者(coordinator)、應用行為分析學程的聯合負責人,也是大學語言和識字倡議(University Initiative on Language and Literacy)的聯合負責人。自2003年起他擔任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學報的共同主編。目前為教育科學院專案「中重度障礙學生讀寫整合」(Integrated Literacy)的主要研究者。

安娜‧屈門(Anne C. Troutman)
  1964年安娜‧屈門在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取得初等教育學士學位後,在小學任教了五年。她於喬治亞州立大學完成特殊教育的碩士學位,在自足班及資源班教導行為障礙學生,擔任危機介入專家及特殊教育督導。1977年於喬治亞州立大學取得特殊教育的博士學位後,在孟菲斯大學(University of Memphis)大學部及研究所教授一般及特殊教育學生,直到2009年退休。

譯者簡介
周天賜
美國州立北科羅拉多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退休)

內容目錄


第 1 章 應用行為分析的基礎
     解釋的有效性
     發展論的解釋
     認知論的解釋
     行為論的解釋
     行為主義的歷史發展
第 2 章 負責任地使用應用行為分析
     對應用行為分析的考量
     使用應用行為分析的倫理
     績效責任
     理論還是食譜?
第 3 章 敘寫行為目標
     定義與目的
     教育目標
     行為目標的要項
     行為目標的格式
     擴展基本行為目標的範圍
     行為目標和個別化教育計畫
第 4 章 蒐集資料的方法
     理論基礎
     選擇一資料蒐集系統
     軼事報告
     永久產品記錄
     觀察記錄系統
     持續時間記錄與潛伏時間記錄
     這些如何能做到?
     資料蒐集系統總結
     信度
     影響資料蒐集和觀察者間一致性的可能因素
第 5 章 圖示資料
     簡單折線圖
     其他的圖示範例
     累積圖
     長條圖
第 6 章 單一受試設計
     變項和功能關係
     設計的基本類別
     單一受試設計
     AB設計
     倒返設計
     逐變標準設計
     多基線設計
     交替處理設計
     逐變條件設計
     評鑑單一受試設計
     行動研究與單一受試設計工具
第 7 章 確定行為的功能
     行為與其功能
     行為支持計畫
     行為支持計畫的發展
第 8 章 安排後果以增多行為
     積極增強
     行為契約
     增強物實施的變化
     消極增強
     自然增強
第 9 章 安排後果以減少行為
     減少行為的變通方式
     層次一:增強本位的策略
     層次二:削弱(故意不理會)
     懲罰
     層次三:拿掉所欲刺激
     層次四:呈現厭煩刺激
     過度矯正
第10 章 差別增強:事前控制及逐步形成
     事前控制行為
     以差別增強刺激控制
     辨別原則
     提示
     示範
     肢體引導
     褪除
     教導複雜的行為
     以差別增強逐步形成
第11 章 提供行為改變的類化
     類化
     訓練類化
第12 章 教導學生管理自己的行為
     共同經驗
     訓練學生管理自己的行為
     重度障礙學生自我管理
     輕度障礙學生自我管理
     疑似障礙學生自我管理
第13 章 綜合運用
     刺激控制
     瀏覽學習環境
附錄:繪圖操作教學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英文人名索引
英漢主題索引

ISBN: 978986191757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