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使讀者了解流行病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方法與應用,認識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與測量、假說建立及因果關係判斷的知識、流行病學研究的設計與分析、流行病學的應用、偏差、干擾及交互作用的分析及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本書巧妙地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化、互補化與趣味化。
流行病學是研究族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並研究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進行干預,最終目標是控制疾病和促進族群健康。目前無論傳染病或慢性病的發生與傳播都方興未艾,更加顯示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性。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流行病學概論、測量指標的建立、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描述性、分析性及實驗性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慢性病流行病學、疾病篩檢及防治、研究設計、臨床經濟學、實證醫學、醫院感染、資料蒐集及表達等。
本書適合公共衛生、醫事、生物科技等相關科系學生及從事衛生行政、醫療工作者或對流行病學有興趣者閱讀。
★本書巧妙地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化、互補化與趣味化。
流行病學是研究族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並研究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進行干預,最終目標是控制疾病和促進族群健康。目前無論傳染病或慢性病的發生與傳播都方興未艾,更加顯示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性。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流行病學概論、測量指標的建立、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描述性、分析性及實驗性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慢性病流行病學、疾病篩檢及防治、研究設計、臨床經濟學、實證醫學、醫院感染、資料蒐集及表達等。
本書適合公共衛生、醫事、生物科技等相關科系學生及從事衛生行政、醫療工作者或對流行病學有興趣者閱讀。
作者簡介
顧祐瑞
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博士
經歷: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研究員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Forensic Chemistry Center訪問學者
著作:
《中醫護理學》(揚智,大專用書)
《中醫食療與養生》(揚智,大專用書)
《中藥品質管制學》(文興,大專用書)
《馬兜鈴酸事件》(文興)
《藥學的第一堂課》(書泉)
《健康食品停看聽》(五南)
《常用中藥藥材及方劑學》(五南,大專用書)
《藥物學》(五南,大專用書)
《何食能安心:擁抱當令鮮蔬果》(書泉)
《圖解生物學》(五南)
《圖解藥理學》(五南)
《圖解公共衛生學》(五南)
《老人用藥安全》(揚智,大專用書)
《圖解食品衛生與安全》(五南出版社)
《圖解藥事行政與法規》(五南出版社)
《圖解衛生行政與法規》(五南出版社)
《創意藥膳養生料理》(五南出版社)
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博士
經歷: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研究員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Forensic Chemistry Center訪問學者
著作:
《中醫護理學》(揚智,大專用書)
《中醫食療與養生》(揚智,大專用書)
《中藥品質管制學》(文興,大專用書)
《馬兜鈴酸事件》(文興)
《藥學的第一堂課》(書泉)
《健康食品停看聽》(五南)
《常用中藥藥材及方劑學》(五南,大專用書)
《藥物學》(五南,大專用書)
《何食能安心:擁抱當令鮮蔬果》(書泉)
《圖解生物學》(五南)
《圖解藥理學》(五南)
《圖解公共衛生學》(五南)
《老人用藥安全》(揚智,大專用書)
《圖解食品衛生與安全》(五南出版社)
《圖解藥事行政與法規》(五南出版社)
《圖解衛生行政與法規》(五南出版社)
《創意藥膳養生料理》(五南出版社)
內容目錄
一、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與測量
第1章 流行病學概論
1.1 流行病學基本概念
1.2 流行病學簡史
1.3 流行病學的研究範圍
1.4 流行病學的應用
1.5 流行病學的目的
1.6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1.7 流行病學的發展
1.8 流行病學的兩難
1.9 老年流行病學
第2章 測量指標的建立
2.1 衛生統計指標
2.2 基本指標
2.3 生命統計
2.4 疾病指標
2.5 死亡指標
二、假說建立及因果關係判斷的知識
第3章 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
3.1 疾病的地區分布
3.2 疾病的時間分布
3.3 疾病的人群分布
3.4 疾病流行的強度
3.5 分布的形成
3.6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率和比
第4章 假說建立及因果關係判斷
4.1 致因
4.2 致病模式
4.3 分子流行病學
4.4 Mill法則
4.5 病因研究的方法
4.6 病因與疾病的聯繫
4.7 病因研究中的偏差
4.8 判斷因果關係的標準
三、流行病學研究的設計與分析
第5章 描述性流行病學
5.1 描述性流行病學概述
5.2 個案調查和病例報告
5.3 爆發與流行的調查
第6章 分析性流行病學
6.1 分析性流行病學概述
6.2 病例對照研究
6.3 世代研究
6.4 橫斷研究
6.5 相關性研究
6.6 效度
6.7 多變量分析
第7章 實驗性流行病學
7.1實驗性流行病學概述
7.2 臨床試驗
7.3 研究對象
7.4盲性
7.5 隨機
7.6 統計分析
7.7 人體試驗倫理
7.8 社區試驗
7.9 交叉設計
四、流行病學的應用
第8章 傳染病流行病學
8.1 傳染病流行病學概述
8.2 傳染過程
8.3 傳染源
8.4 傳播途徑
8.5 人群易感性
8.6 疫源地及流行過程
8.7 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
8.8 傳染病的控制與消滅問題
8.9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8.10 傳染病偵測
8.11 肺結核的流行與防治
8.12 腸病毒的流行與防治
8.13 登革熱的流行與防治
8.14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與防治
8.15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流行與防治
8.16 狂犬病的流行與防治
第9章 慢性病流行病學
9.1 慢性病流行病學概述
9.2健康風險評估
9.3生命歷程
9.4慢性病的預防措施
9.5 惡性腫瘤的流行與防治
9.6 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9.7 肥胖症的流行與防治
9.8 糖尿病的流行與防治
9.9 高血脂的流行與防治
9.10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與防治
9.11 精神疾病的流行與防治
9.12 代謝症候群的流行與防治
9.13腎臟病的流行與防治
第10章 疾病篩檢及防治
10.1 疾病篩檢
10.2 篩檢誤差
10.3 預測值
10.4 正常、異常
10.5 診斷試驗
10.6 分歧及一致性判斷
第11章 臨床經濟學
11.1臨床經濟學概述
11.2臨床經濟學評價
11.3臨床經濟學分析方法
11.4 預後的判斷
11.5 藥物經濟學
11.6 健康需求
11.7藥物不良反應
11.8 衛生負擔
11.9 全球疾病負擔
11.10 健康效用值測量
第12章 醫院感染
12.1醫院感染概述
12.2 醫院感染的狀況
12.3 醫院感染的傳播過程
12.4 醫院感染發生的原因
12.5 醫院感染的管理
五、偏差、干擾作用及交互作用的分析
第13章 率的標準化
13.1 直接標準化
13.2 標準化率的應用
第14章 偏差
14.1偏差
14.2 標準偏差
14.3 誤差
第15章 干擾因子控制
15.1 干擾因子
15.2 干擾因子控制
第16章 交互作用的分析
16.1交互作用
16.2中介效果
六、流行病學研究
第17章 研究設計
17.1 研究設計的原則與策略
17.2 調查研究
17.3訪談
17.4 田野研究
17.5 普查
17.6 抽樣
17.7 抽樣分布
第18章 實證醫學
18.1實證醫學概述
18.2實證醫學的發展
18.3實證醫學的實踐
18.4 系統綜述
18.5 統合分析
18.6 臨床醫療指引
18.7 實證醫學的應用
第19章 資料蒐集及表達
19.1資料蒐集
19.2資料表達
19.3資料分析
19.4 問卷設計
19.5 資訊素養
19.6 資料探勘
第1章 流行病學概論
1.1 流行病學基本概念
1.2 流行病學簡史
1.3 流行病學的研究範圍
1.4 流行病學的應用
1.5 流行病學的目的
1.6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1.7 流行病學的發展
1.8 流行病學的兩難
1.9 老年流行病學
第2章 測量指標的建立
2.1 衛生統計指標
2.2 基本指標
2.3 生命統計
2.4 疾病指標
2.5 死亡指標
二、假說建立及因果關係判斷的知識
第3章 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
3.1 疾病的地區分布
3.2 疾病的時間分布
3.3 疾病的人群分布
3.4 疾病流行的強度
3.5 分布的形成
3.6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率和比
第4章 假說建立及因果關係判斷
4.1 致因
4.2 致病模式
4.3 分子流行病學
4.4 Mill法則
4.5 病因研究的方法
4.6 病因與疾病的聯繫
4.7 病因研究中的偏差
4.8 判斷因果關係的標準
三、流行病學研究的設計與分析
第5章 描述性流行病學
5.1 描述性流行病學概述
5.2 個案調查和病例報告
5.3 爆發與流行的調查
第6章 分析性流行病學
6.1 分析性流行病學概述
6.2 病例對照研究
6.3 世代研究
6.4 橫斷研究
6.5 相關性研究
6.6 效度
6.7 多變量分析
第7章 實驗性流行病學
7.1實驗性流行病學概述
7.2 臨床試驗
7.3 研究對象
7.4盲性
7.5 隨機
7.6 統計分析
7.7 人體試驗倫理
7.8 社區試驗
7.9 交叉設計
四、流行病學的應用
第8章 傳染病流行病學
8.1 傳染病流行病學概述
8.2 傳染過程
8.3 傳染源
8.4 傳播途徑
8.5 人群易感性
8.6 疫源地及流行過程
8.7 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
8.8 傳染病的控制與消滅問題
8.9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8.10 傳染病偵測
8.11 肺結核的流行與防治
8.12 腸病毒的流行與防治
8.13 登革熱的流行與防治
8.14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與防治
8.15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流行與防治
8.16 狂犬病的流行與防治
第9章 慢性病流行病學
9.1 慢性病流行病學概述
9.2健康風險評估
9.3生命歷程
9.4慢性病的預防措施
9.5 惡性腫瘤的流行與防治
9.6 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9.7 肥胖症的流行與防治
9.8 糖尿病的流行與防治
9.9 高血脂的流行與防治
9.10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與防治
9.11 精神疾病的流行與防治
9.12 代謝症候群的流行與防治
9.13腎臟病的流行與防治
第10章 疾病篩檢及防治
10.1 疾病篩檢
10.2 篩檢誤差
10.3 預測值
10.4 正常、異常
10.5 診斷試驗
10.6 分歧及一致性判斷
第11章 臨床經濟學
11.1臨床經濟學概述
11.2臨床經濟學評價
11.3臨床經濟學分析方法
11.4 預後的判斷
11.5 藥物經濟學
11.6 健康需求
11.7藥物不良反應
11.8 衛生負擔
11.9 全球疾病負擔
11.10 健康效用值測量
第12章 醫院感染
12.1醫院感染概述
12.2 醫院感染的狀況
12.3 醫院感染的傳播過程
12.4 醫院感染發生的原因
12.5 醫院感染的管理
五、偏差、干擾作用及交互作用的分析
第13章 率的標準化
13.1 直接標準化
13.2 標準化率的應用
第14章 偏差
14.1偏差
14.2 標準偏差
14.3 誤差
第15章 干擾因子控制
15.1 干擾因子
15.2 干擾因子控制
第16章 交互作用的分析
16.1交互作用
16.2中介效果
六、流行病學研究
第17章 研究設計
17.1 研究設計的原則與策略
17.2 調查研究
17.3訪談
17.4 田野研究
17.5 普查
17.6 抽樣
17.7 抽樣分布
第18章 實證醫學
18.1實證醫學概述
18.2實證醫學的發展
18.3實證醫學的實踐
18.4 系統綜述
18.5 統合分析
18.6 臨床醫療指引
18.7 實證醫學的應用
第19章 資料蒐集及表達
19.1資料蒐集
19.2資料表達
19.3資料分析
19.4 問卷設計
19.5 資訊素養
19.6 資料探勘
ISBN: 978957119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