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玫瑰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 | 拾書所

這裡有玫瑰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

$ 270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

內容簡介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挖掘自1999–2018年,最貼近永和在地的生活記憶與生命故事,呈顯屬於永和的常民文化與公民社會發展歷程;回看這二十年來,永和在台灣歷史洪流中走出的軌跡、留下的印記、發生的改變,並以此展望這座城市與台灣社會的未來。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張素真
永和社大副主任、生態雙和社區師資班講師,編有《迷霧中的探索:社大辦學紀實》,負責第一章〈地震中誕生的新芽〉文稿撰寫。

劉順汶
永和社大福和濕地志工隊主責,負責第二章〈水泥叢林中的世外桃源〉文稿撰寫。

許婉鈴
永和社大樸門系列課程與香藥草花園營造主責,曾任大愛電視台《沒有黑板的社會課》節目企劃;負責第二章〈水泥叢林中的世外桃源〉及第三章〈「不一樣大學」的畢業生〉文稿撰寫。

周聖心
永和社大特別助理、千里步道執行長,出版《千里步道環島慢行》、《到農漁村住一晚》,皆獲選為年度好書,負責第四章〈前所未有的「公共參與週」〉文稿撰寫。。

周依禪
永和社大生活藝能DIY及人文類課程主責,曾任記者、小農市集行銷企劃,負責第五章〈學習就是遊戲〉的文稿撰寫。

蔡秉錡
永和社大藝術及肢體類課程主責,負責第五章〈學習就是遊戲〉的文稿撰寫。

林家安
永和社大主任秘書,具寶藏巖文化空間營造經驗,亦為城市故事志工隊顧問,負責第六章〈走入社區巷弄〉文稿撰寫。

羅于涵
永和社大公共性社團及社會類、法律類、心理學課程主責,負責第七章〈生活在「地方」〉的文稿撰寫。

王蕙萱
本書責任編輯,負責第八章〈一起玩社團〉文稿撰寫。

朱智豪
永和社大音樂、語文、資訊課程主責,曾任體育記者;負責第九章〈解放知識,翻轉教室〉文稿撰寫。


策劃編輯/永和社區大學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這句黑格爾的名言,也是永和社大的Slogan:
不需捨近求遠,此地當下,
我們就在雙和落地生根,用心營造,唱歌跳舞吧!

在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的倡議下,永和社區大學於1999年9月開辦,至今已將邁入20個年頭,累計近十萬人次的社區民眾進入這個學習的大家庭。2010年起更推動「生態雙和」的願景,希望雙和不再只是個睡覺的臥房城市,而是我們生活、成長和記憶之所在。

這本書記錄了永和社大20年來在地實踐的成果,在分享、傳述這群夥伴與這座城市的故事時,也邀請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在社大一起學習、一起築夢。


責任編輯/王蕙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目前為社區大學工作者。
常覺得自己的嘴巴跟不上腦袋,所以喜歡用文字表述想法。
希望發掘更多,城市角落的家常滋味與故事。


繪圖設計/陳瑞秋
出生於臺中豐原,畢業於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研究所。
現居台北,從事插畫、繪本與設計工作。
喜歡留意都市中脫序的風景 。
網站:itsdoseyes.tumblr.com




內容目錄


目錄

推薦序
玫瑰的芳香始終如此濃烈
園丁們的記憶
永和社大二十年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永和社區大學 大事紀

【學習,是一種革命】
第一章 地震中誕生的新芽——永和社區大學的創校故事
第二章 水泥叢林中的世外桃源
——「福和濕地生態教育園區」與「樸門生態農園」
第三章 「不一樣大學」的畢業生——她/他的第二人生
第四章 前所未有的「公共參與週」——打破「自掃門前雪」的僵化思維

【學習,是一種生活】
第五章 學習就是遊戲——跳脫框架,玩出潛能
第六章 走入社區巷弄——在地實踐的社區行動
第七章 生活在「地方」——創造在地好生活的可能性

【學習,是一種態度】
第八章 一起玩社團——公共性社團的多元面貌
第九章 解放知識,翻轉教室-來社大上課吧!
後記 社大的18:55




ISBN: 9789869668262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