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扶助與社會(第1期) | 拾書所

法律扶助與社會(第1期)

$ 280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法律扶助與社會 第1期
2018年9月


主編的話
本期為「法律扶助與社會」的第一期,共刊出五篇文章。兩篇處理受刑人人權議題,兩篇論及原住民狩獵文化的法律上問題,最後一篇是討論異文化間對於共通議題的溝通可能性的論文。在刊登順序的處理上,本期將最抽象也最為重要的異文化間溝通可能性的論文置於首篇,然後連續兩篇放置了國人較能接受的尊重原住民文化的論文,最後則為兩篇處理至今仍是以劣等原則為圭臬的行刑領域問題的論文。
首先是東吳大學陳俊宏教授的「來自邊緣的聲音」一文。該文企圖在共同的議題框架下,創出傾聽邊緣或弱勢的發言的機制,其認為也只有在更多元以及包容的對話中,才能展現出人權論述的道德真實性。某種意義下,以下的四篇論文均是在這種理念下所發出的邊緣聲音或傾聽邊緣聲音後的所得。
在張宏節法官的「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判決之實證研究」一文,張法官耙梳了相關的判決,發現調節生物多樣、生態保護與原住民文化尊重間衝突的文化抗辯,事實上並不如想像中地被活用,並提出新的觀察角度以及作法,建議重新訂定規範。而政治大學許恒達教授的「原住民持用槍械實務問題研究」一文,透過對於原住民擁有槍枝情事的三個子議題的分析,檢討現行法規的適用問題,發現法規與現實需求上的歧異,並期待法律的適用能夠不囿限於原始意義,而應於一定條件下接受創新的文化實踐。
本期的最後兩篇文章,第一篇是中正大學盧映潔教授的「受刑人勞動與社會復歸」一文。監獄中的作業在特殊的強制勞動情境下,呈現出扭曲的現象,完全超乎一般社會中對於勞動的想像。盧文嘗試重行定位勞動的目的與勞動條件。其次是警察大學賴擁連教授的「受刑人秘密通訊與表現自由之違憲探究與修法芻議」一文。賴文充分地展現出現行戒護保安需求與言論自由間的衝突,並嘗試借重美國經驗,提出修法建議。
以上的五篇文章形構出「法律扶助與社會」第一期的內容,不論是原住民抑或受刑人都是社會邊緣,一個是被文化殖民的邊緣,另一則是被劣等視之的族群,「正常」社會對待這兩種邊緣的態度或許有所差異,但是不論如何必須傾聽邊緣聲音的時代應該已經悄然到來。
主編
李茂生
2018年9月


目錄
主編的話 i

研究論文
來自邊緣的聲音 陳俊宏 1
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判決之實證研究──以原住民文化抗辯為中心 張宏節 31
原住民持用槍械實務問題研究 許恒達 71
受刑人勞動與社會復歸 盧映潔 97
受刑人秘密通訊與表現自由之違憲探究與修法芻議──美國判例法之借鏡 賴擁連 127

ISBN: 977261715600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