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50問 | 拾書所

觀音菩薩50問

$ 162 元 原價 180
內容簡介


觀音菩薩50問

本書特色

慈悲是「讓別人做他自己」
施無畏是「讓人抱無窮的希望」
學觀音是「用心傾聽對方」

本書轉換佛學術語,用現代人的話、同理心的觀點,
來認識觀音菩薩,每個人都能得到歡喜與受用。

針對學佛新手,量身設計50個觀音菩薩入門問題,
以「相信」、「認識」、「學習」與「成為」,
來貫串觀音法門,易修實用!

1. 相信觀音聞聲救苦
2. 認識觀音大慈大悲
3. 學習觀音有方法
4. 成為觀音千手千眼

掌握學習觀音法門的要領,
學觀音,做觀音!



精彩書摘

導讀節錄〈千處祈求千處應〉 法鼓山方丈 釋果輝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已成為人們最熟悉的菩薩。本書從廣而略,用「相信」、「認識」、「學習」與「成為」來貫串觀音法門,是內容規畫安排上的一大特色。

第一單元:相信觀音聞聲救苦
觀音信仰亦遍及於一般的民間信仰之中。本單元強調正信的重要,正信需要佛、法、僧三寶具足,若以為「只要拜觀音即可」,而不信三寶,則容易流於「盲信、迷信」。回想大學時代的課餘,偶會閱讀章回小說。有一天讀到了《妙善公主──觀世音菩薩成道本事》,深受感動,想不到這竟成為我日後進入佛門的奇妙因緣。

第二單元:認識觀音大慈大悲
「觀音蹤跡行遍世界」、「大半個亞洲都信奉觀音」。觀音菩薩除了是華人地區的主要信仰,也遍及韓國、日本整個東北亞佛教地區。日本知名的「西國三十三所」聖地巡禮,就是觀音信仰。不論我們使用哪一種語言,只要祈請菩薩,他的願力都是無遠弗屆,無不感應。

第三單元:學習觀音有方法
本單元以「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為根本架構,詳述學習觀音法門的各種方法。修學觀音法門讓我一生受用無窮,能夠平安度過各種考驗,也是仰賴觀音菩薩的願力守護。

俗家內湖姑媽老菩薩因我出家的因緣,也開始信佛,虔誠修持觀音法門,廣結善緣。她往生前曾多次進出安寧病房,對來探望的人都會殷殷叮囑要吃得飽、穿得暖,但她自己卻無法進食了,護理師都讚歎從未看過如此安定、慈悲的臨終病人。她面對病苦,始終都以一句話度一切苦厄:「菩薩啊!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由此可知,無論修習任何法門要受用,虔誠懇切、一心用功都是共通原則。

第四單元:成為觀音千手千眼
本單元轉換佛學術語,用現代人的話、同理心的觀點等來說明如何「做觀音」,比如學觀音是「用心傾聽對方」等別具創意的闡述。曾任聖嚴師父隨行記者的胡麗桂菩薩,分享她過去筆錄師父與賓客對談的心得說,有時候師父幾乎全場都在傾聽對方的訴說,必要時僅僅說了一、兩句話,而對方往往感到非常地歡喜與受用。

觀音法門易修實用,人人都能化身觀音,隨緣助人。祈願大家都能一起「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內容目錄


目錄

【導讀】千處祈求千處現 釋果暉

1相信觀音聞聲救苦
Q01:觀音菩薩為何與中國人特別有緣?
Q02:佛教的觀音信仰與民間信仰有何不同?  
Q03:觀音信仰的起源為何?
Q04:觀音信仰如何在中國流傳?
Q05:觀音菩薩如何聞聲救苦?
Q06:觀音菩薩能救哪些苦難?
Q07:觀音菩薩用什麼方式救度眾生?
Q08:可以只拜觀音菩薩不拜佛嗎?
Q09:只要祈求觀音菩薩,一定有求必應嗎?
Q10:向觀音菩薩求子真的特別靈嗎?
Q11:如何與觀音菩薩相應?
Q12:學佛應該無所求,高僧大德也求觀音嗎?
Q13:求觀音如何從有所求到無所求?

2認識觀音大慈大悲
Q14:觀世音菩薩為何名為「觀世音」?
Q15:觀音菩薩有哪些譯名?
Q16:觀音菩薩名號知多少?
Q17:觀音菩薩共有多少種應化身?
Q18:為何有三十三觀音?
Q19:觀音菩薩為何有千手千眼?
Q20:觀音菩薩為何稱施無畏者?
Q21:妙善公主是觀音菩薩嗎?
Q22:觀音菩薩為何常現婦女身?
Q23:觀音菩薩身旁為何有善財童子與龍女?
Q24:媽祖是觀音菩薩嗎?
Q25:觀音菩薩住在哪裡?
Q26:觀音菩薩的慈悲和智慧有何關係?
Q27: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有何關係?
Q28:觀音菩薩早已成佛,為何還稱為菩薩?

3學習觀音有方法
Q29:如何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Q30:〈普門品〉的「普門」是什麼意思?
Q31:如何修持觀音菩薩持名方法?
Q32:如何修持〈大悲咒〉?
Q33:如何修持〈六字大明咒〉?
Q34:如何修持〈白衣大士神咒〉?
Q35:如何修持《延命十句觀音經》?
Q36:如何修持〈普門品〉?
Q37:如何修持大悲懺?
Q38:如何修持《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
Q39:如何修持《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

4成為觀音千手千眼
Q40:如何學觀音菩薩慈眼視眾生?
Q41:如何鍛鍊觀音菩薩的施無畏力?
Q42:如何轉噪音世間音為妙音觀世音?
Q43:職場也能運用觀音的普門精神嗎?
Q44: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要忍氣吞聲不生氣嗎?
Q45:早晚一杯大悲水,能讓修行功力加倍嗎?
Q46:面對危難,如何運用觀音法門自安安人?
Q47:如何運用觀音智慧化解感情煩惱?
Q48:如何善用觀音妙智面對世間苦?
Q49:只要做好事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Q50:如何學觀音菩薩聞聲救苦,觀世自在?



ISBN: 978957598792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