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讓思考變得可見
內容簡介
思考,不再只是湊巧出現
而是可以指出來、注意到,並不斷擴散出去
「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思考的能力」,全球所有國家的教育部恐怕都
會同意這一點。世上所有老師也都希望課堂不再只是自己的獨角戲,
不用再挖空心思,只為吸引學生注意。但如何做到,卻仍是教室中的
頭號難題。
首先,思考是什麼?這個問題恐怕就會難倒絕大多數人。我們一味的
要求學生思考,卻從未退一步想,自己具體上是想要學生做什麼心智
活動。如果我們想讓思考在課堂中顯現出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
是先看到思考有哪些形式、面向,以及過程。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是世界頂尖的教育研究中心,旗下「零點計畫」
(Project Zero)一項歷時五年的「智慧創新」研究,正是本書的
前身。這個研究致力於找出哪些思考類型是我們在建立理解時最不可
少的,最後得出六大思考類型,再根據這些思考類型,發展出21種
思考歷程,也就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活動,讓老師可以融入日常課
堂,看見學生的思考與不思考。這項計畫與美國、歐洲、澳洲上千位
學校老師合作,成果放上網路後獲得驚人迴響,不斷有老師反饋自己
的使用心得, 而本書,正融入了以上的理論研究、實行過程、使用
反饋。為了協助老師克服實際教學無可避免會面臨的挑戰及抵抗心
理,除了大量應用的實例,甚至一一列出老師在實行時的成功訣竅,
以及對失敗的檢討。
不過,若希望某個歷程能真正發揮效用,推動學生成為懂得思考及學
習的人,「試一次好了」「試試看再說」的心態是不夠的。要建立教
室中的思考文化、培養學生的思考傾向,老師要先成為學習者。運動
員、藝術家的學習,都是先從模仿開始,教室中的學生也是,他們會
模仿老師的學習,也模仿老師的不怕犯錯。先示範何謂學習,再透過
用字譴詞卸下學生只敢、只想說出「正確答案」的戒心(光是以「是
什麼讓你這麼說」來取代「你為什麼讓這麼說」就有可觀的效果)。
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使用適當的教材。不適當的教材,會讓學生心
生「老師到底想問什麼」的沮喪或不耐。而以上一切,你都可以在這
本書中找到實際建議。
本書的重點在於幫助老師做回最擅長的事:教學。老師不是策展人、
不是活動規劃師,不應該耗費時間設計各種討好學生的遊戲,只為了
讓學生不無聊。培養出真正懂得思考與學習的下一代絕非一蹴可幾,
但也不是遙不可及,只是需要拿到對的工具。
《讓思考變得可見》一書在全球教育界頗具影響力,而本書的價值在
「獨立思考」越趨重要的未來會更加彰顯。
本書融合理論、使用指引、實行範例及影片,而這一切讓這本書不只
對教師有意義,創意工作者、團隊領導人,及任何需要在工作中思考
的人,也都可以獲益無窮。
內容簡介
思考,不再只是湊巧出現
而是可以指出來、注意到,並不斷擴散出去
「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思考的能力」,全球所有國家的教育部恐怕都
會同意這一點。世上所有老師也都希望課堂不再只是自己的獨角戲,
不用再挖空心思,只為吸引學生注意。但如何做到,卻仍是教室中的
頭號難題。
首先,思考是什麼?這個問題恐怕就會難倒絕大多數人。我們一味的
要求學生思考,卻從未退一步想,自己具體上是想要學生做什麼心智
活動。如果我們想讓思考在課堂中顯現出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
是先看到思考有哪些形式、面向,以及過程。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是世界頂尖的教育研究中心,旗下「零點計畫」
(Project Zero)一項歷時五年的「智慧創新」研究,正是本書的
前身。這個研究致力於找出哪些思考類型是我們在建立理解時最不可
少的,最後得出六大思考類型,再根據這些思考類型,發展出21種
思考歷程,也就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活動,讓老師可以融入日常課
堂,看見學生的思考與不思考。這項計畫與美國、歐洲、澳洲上千位
學校老師合作,成果放上網路後獲得驚人迴響,不斷有老師反饋自己
的使用心得, 而本書,正融入了以上的理論研究、實行過程、使用
反饋。為了協助老師克服實際教學無可避免會面臨的挑戰及抵抗心
理,除了大量應用的實例,甚至一一列出老師在實行時的成功訣竅,
以及對失敗的檢討。
不過,若希望某個歷程能真正發揮效用,推動學生成為懂得思考及學
習的人,「試一次好了」「試試看再說」的心態是不夠的。要建立教
室中的思考文化、培養學生的思考傾向,老師要先成為學習者。運動
員、藝術家的學習,都是先從模仿開始,教室中的學生也是,他們會
模仿老師的學習,也模仿老師的不怕犯錯。先示範何謂學習,再透過
用字譴詞卸下學生只敢、只想說出「正確答案」的戒心(光是以「是
什麼讓你這麼說」來取代「你為什麼讓這麼說」就有可觀的效果)。
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使用適當的教材。不適當的教材,會讓學生心
生「老師到底想問什麼」的沮喪或不耐。而以上一切,你都可以在這
本書中找到實際建議。
本書的重點在於幫助老師做回最擅長的事:教學。老師不是策展人、
不是活動規劃師,不應該耗費時間設計各種討好學生的遊戲,只為了
讓學生不無聊。培養出真正懂得思考與學習的下一代絕非一蹴可幾,
但也不是遙不可及,只是需要拿到對的工具。
《讓思考變得可見》一書在全球教育界頗具影響力,而本書的價值在
「獨立思考」越趨重要的未來會更加彰顯。
本書融合理論、使用指引、實行範例及影片,而這一切讓這本書不只
對教師有意義,創意工作者、團隊領導人,及任何需要在工作中思考
的人,也都可以獲益無窮。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榮•理查特
榮•理查特,教育學博士,1994年起加入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零點
計畫」,目前為資深研究員。研究重心以教室及學校為基礎,深信教
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與科學。在加入零點計畫之前,已有14年教學
經驗。1993年,獲頒「美國總統中學數學教學卓越獎」。
馬克•邱奇
馬克•邱奇的教學資歷將近20 年,曾在美國、日本、德國及荷蘭擔
任國中小教師。擅長協助老師及學校領導者深入思考如何為學生創造
思考及學習的機會。目前擔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思考顯現」及「思
考文化」計畫的全球顧問。
凱琳•莫莉森
凱琳•莫莉森是充滿熱情與抱負的教育人員。曾任澳洲維多利亞州獨
立學校協會發展中心的創辦主任。現為獨立顧問,幫助年齡、背景各
異的團體進行更深層的思考與學習。
譯者簡介
伍晴文
曾在英國研修碩士學位,譯有《純真年代》、《咆哮山莊》、《漂鳥
集》、《新月集》。
榮•理查特
榮•理查特,教育學博士,1994年起加入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零點
計畫」,目前為資深研究員。研究重心以教室及學校為基礎,深信教
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與科學。在加入零點計畫之前,已有14年教學
經驗。1993年,獲頒「美國總統中學數學教學卓越獎」。
馬克•邱奇
馬克•邱奇的教學資歷將近20 年,曾在美國、日本、德國及荷蘭擔
任國中小教師。擅長協助老師及學校領導者深入思考如何為學生創造
思考及學習的機會。目前擔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思考顯現」及「思
考文化」計畫的全球顧問。
凱琳•莫莉森
凱琳•莫莉森是充滿熱情與抱負的教育人員。曾任澳洲維多利亞州獨
立學校協會發展中心的創辦主任。現為獨立顧問,幫助年齡、背景各
異的團體進行更深層的思考與學習。
譯者簡介
伍晴文
曾在英國研修碩士學位,譯有《純真年代》、《咆哮山莊》、《漂鳥
集》、《新月集》。
內容目錄
目錄
【第一部】關於思考
第一章|拆解思考
超越布魯姆
超越記憶、作業與活動
理解的思考地圖
其他思考類型
揭開學生對思考的思考
第二章|將思考置於教育界中心
讓思考變得可見如何既協助學習也協助教學?
如何把不可見的東西變得可見?
【第二部】用思考歷程讓思考變得可見
第三章|思考歷程介紹
檢視思考歷程的三種方式
如何組織思考歷程?
第四章|介紹及探索想法的歷程
看—思考—懷疑
放大
想想—疑惑—探索
粉筆談話
3-2-1 橋接
羅盤方位點
解釋遊戲
第五章|統整想法歷程
標題
CSI:色彩、符號、圖像
列舉—分類—聯結—闡述:概念地圖
聯結—延伸—挑戰
4C 歷程
微型實驗室架構
以前我認為⋯⋯,現在我認為⋯⋯
第六章|深究想法的歷程
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說?
觀點圈
進入角色
紅燈、黃燈
主張—支持—質疑
拔河
句—詞—字
【第三部】把可見式思考的力量帶到生活中
第七章|創造重視思考、顯現思考、積極推動思考的環境
案例研究:提供反思的空間
案例研究:騰出學習的時間
案例研究:建立完整的討論
形塑思考文化的要素
第八章|實務筆記
讓思考變得可見在數學課及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邱奇的案例
教材+歷程+學生=思考文化:布璐姆的案例
案例對歷程使用的啟示?
使用思考歷程會經歷的階段
常見的瑕疵與困難
結論
【第一部】關於思考
第一章|拆解思考
超越布魯姆
超越記憶、作業與活動
理解的思考地圖
其他思考類型
揭開學生對思考的思考
第二章|將思考置於教育界中心
讓思考變得可見如何既協助學習也協助教學?
如何把不可見的東西變得可見?
【第二部】用思考歷程讓思考變得可見
第三章|思考歷程介紹
檢視思考歷程的三種方式
如何組織思考歷程?
第四章|介紹及探索想法的歷程
看—思考—懷疑
放大
想想—疑惑—探索
粉筆談話
3-2-1 橋接
羅盤方位點
解釋遊戲
第五章|統整想法歷程
標題
CSI:色彩、符號、圖像
列舉—分類—聯結—闡述:概念地圖
聯結—延伸—挑戰
4C 歷程
微型實驗室架構
以前我認為⋯⋯,現在我認為⋯⋯
第六章|深究想法的歷程
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說?
觀點圈
進入角色
紅燈、黃燈
主張—支持—質疑
拔河
句—詞—字
【第三部】把可見式思考的力量帶到生活中
第七章|創造重視思考、顯現思考、積極推動思考的環境
案例研究:提供反思的空間
案例研究:騰出學習的時間
案例研究:建立完整的討論
形塑思考文化的要素
第八章|實務筆記
讓思考變得可見在數學課及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邱奇的案例
教材+歷程+學生=思考文化:布璐姆的案例
案例對歷程使用的啟示?
使用思考歷程會經歷的階段
常見的瑕疵與困難
結論
ISBN: 978986970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