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瑜伽經白話講解.必普提篇(附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梵文原音逐字誦讀MP3光碟)
內容簡介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親授及導讀
解析瑜伽八肢法的三內肢,
以及練就三耶昧後,可能出現的多種殊勝超能力「悉地」。
繼《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行門篇》之後,
第三本解譯續作
成書於西元前三百多年前的《瑜伽經》是瑜伽哲學的根本經典,
出自印度聖哲帕坦迦利之手,由簡而繁地引導瑜伽士一步步完成性靈之旅。
想深入研究《瑜伽經》或有心入門的人,都能在這一系列白話講解書中,得到淺顯易懂的資訊。
帕坦迦利在《瑜伽經》中,由簡而繁地將瑜伽的意義及修練方法,一步一步地開展細說。
第一篇說明所謂「瑜伽」是讓動蕩不停的心念得以調伏受控,介紹調伏心念的途徑、三摩地種類、修三摩地的方法等。第二篇接續「修」的主題,教導對治「離定心」的具體修法「行瑜伽」,以期進入三摩地及滅除「煩惱」(苦),並介紹八肢瑜伽的外肢。這些內容分別在《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之中。
本書《瑜伽經白話講解‧必普提篇》為第三篇,從介紹八肢瑜伽中屬於「內肢」部分的專注、禪那、三摩地開始。這三肢雖然個別成立,卻很難明確劃分開來。在功夫深厚之後,這三肢一氣呵成、三管齊下,就叫做「三耶昧」。隨著三耶昧修行過程中發生的轉化變易,有可能出現類似超能力的多種「悉地」現象。第三篇從第16經到倒數第二句的第54經,都是在講由專注於不同對象的三耶昧,其成就效驗所可能帶出來的種種悉地,一共列出將近三十種。悉地是某種不尋常的超凡能力或現象,例如:能知過去未來、能聽懂動物語言、能知別人心念、能進據別人身體等,皆無法用當今科學來解釋。
斯瓦米韋達提醒大家,悉地是人類生命本有的潛能,沒有發出來是因為遭到淤塞。一旦通了,自然會展現出來。在純粹的靜坐之途中,各種悉地有時會不請自來。悉地縱然迷人,卻大多是不可取的。悉地的出現能讓修行人知道自己有所進步,增加信心,肯定自己是走對了路。但修行人要能放下悉地,既不可追求,也不可執迷,否則會增長自尊自大的我慢心,阻礙了修行的進步。
修三耶昧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獨存」,這才是瑜伽最終的成就。至於什麼是「獨存」,則在第四篇中才詳細介紹。
◎本書源起
本書是根據斯瓦米韋達於2007年3月31日至4月14日,在印度學院中講課的錄音聽寫翻譯而來。這次授課一共有15講,每講約20至30分鐘,是延續他在2006年年底所開講的《瑜伽經》第一篇(三摩地篇)和第二篇(行門篇)。譯者亦參考了斯瓦米韋達所著的《瑜伽經釋論》第三輯,從中摘譯部分材料做為補充。
◎編排特色
本書編排方式沿襲了《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及《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經文的梵文原音誦讀錄音也收集在隨書的光碟中。
正文部分的編排完全遵循原經次序,並且依慣例附上經句的號數。每句經文先是中文的直譯,接著是以羅馬字母根據「國際標準梵文注音」顯示的梵文經句原文,以及經句的逐字釋義。由於經句的原文極其精簡,所以最後再將經句中被省略的文字填入後,重新用中文把經句表述一次。這樣做,更能連貫經文意思,讀者也能更輕易了解整句經文的意旨所在。
◎隨書MP3光碟
特別將斯瓦米韋達誦讀經文的梵文原音錄音,收集在隨書的MP3光碟中。讀者不僅能從字面意義來理解經文,也能透過音聲來感受經文的生命力。
◎《瑜伽經》篇章介紹
《瑜伽經》一共分為四個篇章。第一篇的篇名是「三摩地篇」,有51句經,講述什麼是三摩地。第二篇名為「行門篇」,有55句經,是關於習練的種種方法、手段。第三篇「必普提篇」有55句經,是講述修練瑜伽能引起的種種稱為「悉地」的殊勝能力。最後的第四篇「獨存篇」有34句經,是講解脫境地,稱為「獨存」(又譯獨寂),因為我們目前所覺知的自己是混雜了物的覺知,《瑜伽經》所謂的解脫是終於能將物和本我分離,不再誤認物為本我,孤立了的本我就稱作「獨寂」。
內容簡介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親授及導讀
解析瑜伽八肢法的三內肢,
以及練就三耶昧後,可能出現的多種殊勝超能力「悉地」。
繼《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行門篇》之後,
第三本解譯續作
成書於西元前三百多年前的《瑜伽經》是瑜伽哲學的根本經典,
出自印度聖哲帕坦迦利之手,由簡而繁地引導瑜伽士一步步完成性靈之旅。
想深入研究《瑜伽經》或有心入門的人,都能在這一系列白話講解書中,得到淺顯易懂的資訊。
帕坦迦利在《瑜伽經》中,由簡而繁地將瑜伽的意義及修練方法,一步一步地開展細說。
第一篇說明所謂「瑜伽」是讓動蕩不停的心念得以調伏受控,介紹調伏心念的途徑、三摩地種類、修三摩地的方法等。第二篇接續「修」的主題,教導對治「離定心」的具體修法「行瑜伽」,以期進入三摩地及滅除「煩惱」(苦),並介紹八肢瑜伽的外肢。這些內容分別在《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之中。
本書《瑜伽經白話講解‧必普提篇》為第三篇,從介紹八肢瑜伽中屬於「內肢」部分的專注、禪那、三摩地開始。這三肢雖然個別成立,卻很難明確劃分開來。在功夫深厚之後,這三肢一氣呵成、三管齊下,就叫做「三耶昧」。隨著三耶昧修行過程中發生的轉化變易,有可能出現類似超能力的多種「悉地」現象。第三篇從第16經到倒數第二句的第54經,都是在講由專注於不同對象的三耶昧,其成就效驗所可能帶出來的種種悉地,一共列出將近三十種。悉地是某種不尋常的超凡能力或現象,例如:能知過去未來、能聽懂動物語言、能知別人心念、能進據別人身體等,皆無法用當今科學來解釋。
斯瓦米韋達提醒大家,悉地是人類生命本有的潛能,沒有發出來是因為遭到淤塞。一旦通了,自然會展現出來。在純粹的靜坐之途中,各種悉地有時會不請自來。悉地縱然迷人,卻大多是不可取的。悉地的出現能讓修行人知道自己有所進步,增加信心,肯定自己是走對了路。但修行人要能放下悉地,既不可追求,也不可執迷,否則會增長自尊自大的我慢心,阻礙了修行的進步。
修三耶昧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獨存」,這才是瑜伽最終的成就。至於什麼是「獨存」,則在第四篇中才詳細介紹。
◎本書源起
本書是根據斯瓦米韋達於2007年3月31日至4月14日,在印度學院中講課的錄音聽寫翻譯而來。這次授課一共有15講,每講約20至30分鐘,是延續他在2006年年底所開講的《瑜伽經》第一篇(三摩地篇)和第二篇(行門篇)。譯者亦參考了斯瓦米韋達所著的《瑜伽經釋論》第三輯,從中摘譯部分材料做為補充。
◎編排特色
本書編排方式沿襲了《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及《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經文的梵文原音誦讀錄音也收集在隨書的光碟中。
正文部分的編排完全遵循原經次序,並且依慣例附上經句的號數。每句經文先是中文的直譯,接著是以羅馬字母根據「國際標準梵文注音」顯示的梵文經句原文,以及經句的逐字釋義。由於經句的原文極其精簡,所以最後再將經句中被省略的文字填入後,重新用中文把經句表述一次。這樣做,更能連貫經文意思,讀者也能更輕易了解整句經文的意旨所在。
◎隨書MP3光碟
特別將斯瓦米韋達誦讀經文的梵文原音錄音,收集在隨書的MP3光碟中。讀者不僅能從字面意義來理解經文,也能透過音聲來感受經文的生命力。
◎《瑜伽經》篇章介紹
《瑜伽經》一共分為四個篇章。第一篇的篇名是「三摩地篇」,有51句經,講述什麼是三摩地。第二篇名為「行門篇」,有55句經,是關於習練的種種方法、手段。第三篇「必普提篇」有55句經,是講述修練瑜伽能引起的種種稱為「悉地」的殊勝能力。最後的第四篇「獨存篇」有34句經,是講解脫境地,稱為「獨存」(又譯獨寂),因為我們目前所覺知的自己是混雜了物的覺知,《瑜伽經》所謂的解脫是終於能將物和本我分離,不再誤認物為本我,孤立了的本我就稱作「獨寂」。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
來自喜馬拉雅山的瑜伽大師、禪修者、詩人、學者、心靈導師。1933年出生於印度一個哲學思想濃厚的梵語家庭,自幼在家中學習,未入讀過正式學校。九歲時即能為人講授帕坦迦利的《瑜伽經》,並能應聽眾要求,引用四部吠陀經中的任何一句做即席演講。十四歲起,就廣受各方邀請,在印度的大學巡迴講授梵文哲學經典。
斯瓦米韋達先後獲得倫敦文學學士、倫敦文學碩士、荷蘭文學博士學位,接著開始前往世界各地講學,足跡遍及歐美亞非各大洲。他對世界各個主要宗教的歷史根源和教義,均有相當程度的研究,熟稔十七種語言,擅長引導不同信仰以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們體驗靜坐。
1981年,斯瓦米韋達接過上師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的衣缽,成為北印度瑞斯凱詩(Rishikesh)道場的負責人。1992年,他接受剃度,正式成為出家僧人。1996年他在瑞斯凱詩成立了斯瓦米拉瑪禪修學院(Swami Rama Sadhaka Grama),接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瑜伽學生。多年來,提倡對禪定做科學的探索,並與世界著名的研究機構合作,在神經生理學領域進行了大量實驗。
2015年7月14日凌晨,斯瓦米韋達在印度學院中安詳離世,回歸永恆的靜默。
譯者簡介
石宏
業餘翻譯,譯有《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夜行的鳥》、《瑜伽就是心靈修行》、《哈達瑜伽》、《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心靈瑜伽》、《拙火瑜伽》、《幸福瑜伽》、《讓心中的狂躁消退》、《鼻尖上的覺知──呼吸之間》。著有《去印度的幸福日記》(台灣明名文化出版)。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
來自喜馬拉雅山的瑜伽大師、禪修者、詩人、學者、心靈導師。1933年出生於印度一個哲學思想濃厚的梵語家庭,自幼在家中學習,未入讀過正式學校。九歲時即能為人講授帕坦迦利的《瑜伽經》,並能應聽眾要求,引用四部吠陀經中的任何一句做即席演講。十四歲起,就廣受各方邀請,在印度的大學巡迴講授梵文哲學經典。
斯瓦米韋達先後獲得倫敦文學學士、倫敦文學碩士、荷蘭文學博士學位,接著開始前往世界各地講學,足跡遍及歐美亞非各大洲。他對世界各個主要宗教的歷史根源和教義,均有相當程度的研究,熟稔十七種語言,擅長引導不同信仰以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們體驗靜坐。
1981年,斯瓦米韋達接過上師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的衣缽,成為北印度瑞斯凱詩(Rishikesh)道場的負責人。1992年,他接受剃度,正式成為出家僧人。1996年他在瑞斯凱詩成立了斯瓦米拉瑪禪修學院(Swami Rama Sadhaka Grama),接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瑜伽學生。多年來,提倡對禪定做科學的探索,並與世界著名的研究機構合作,在神經生理學領域進行了大量實驗。
2015年7月14日凌晨,斯瓦米韋達在印度學院中安詳離世,回歸永恆的靜默。
譯者簡介
石宏
業餘翻譯,譯有《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夜行的鳥》、《瑜伽就是心靈修行》、《哈達瑜伽》、《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心靈瑜伽》、《拙火瑜伽》、《幸福瑜伽》、《讓心中的狂躁消退》、《鼻尖上的覺知──呼吸之間》。著有《去印度的幸福日記》(台灣明名文化出版)。
內容目錄
目錄
《瑜伽經》第三篇「必普提篇」 綱目
譯者前言:用瑜伽學瑜伽
楔子
關於篇名
瑜伽的八肢法──內三肢:專注、禪那、三摩地
◎瑜伽的八肢法‧內三肢 第1~3經
◎三耶昧
‧定義 第4~8經
‧滅轉化 第9~12經
‧三變易 第13~15經
‧悉地
知過去未來 第16經
知眾生語言 第17經
知前世 第18經
知他心 第19~20經
能隱身 第21經
知死期 第22經
得慈力 第23經
得象力 第24經
得遙視 第25經
知宇宙 第26經
知星位 第27經
知星行 第28經
知自身 第29經
止飢渴 第30經
得靜止 第31經
見仙聖 第32經
知一切 第33經
識自心 第34經
知本我,感官利 第35~37經
能易身 第38經
知捨身 第39經
生火力 第40經
聞天音 第41經
能空行 第42經
大無身 第43經
調伏五大與感官 第44~48經
全能與全智 第49~51經
明辨慧所生智 第52~54經
獨存 第55經
【附錄】《瑜伽經》中的種種悉地
《瑜伽經》第三篇「必普提篇」 綱目
譯者前言:用瑜伽學瑜伽
楔子
關於篇名
瑜伽的八肢法──內三肢:專注、禪那、三摩地
◎瑜伽的八肢法‧內三肢 第1~3經
◎三耶昧
‧定義 第4~8經
‧滅轉化 第9~12經
‧三變易 第13~15經
‧悉地
知過去未來 第16經
知眾生語言 第17經
知前世 第18經
知他心 第19~20經
能隱身 第21經
知死期 第22經
得慈力 第23經
得象力 第24經
得遙視 第25經
知宇宙 第26經
知星位 第27經
知星行 第28經
知自身 第29經
止飢渴 第30經
得靜止 第31經
見仙聖 第32經
知一切 第33經
識自心 第34經
知本我,感官利 第35~37經
能易身 第38經
知捨身 第39經
生火力 第40經
聞天音 第41經
能空行 第42經
大無身 第43經
調伏五大與感官 第44~48經
全能與全智 第49~51經
明辨慧所生智 第52~54經
獨存 第55經
【附錄】《瑜伽經》中的種種悉地
ISBN: 97895790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