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大字版) | 拾書所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大字版)

$ 135 元 原價 135
內容簡介


★聖嚴師父講《佛法綱要》有幾個特色:
非常契合現代人的情境,經常以人們習以為常的煩惱為出發點,直探內心深處的矛盾所在;並時刻叮嚀聽眾或讀者,佛法應貼近日常生活,務必考量到對自己、家人和環境的關心是否足夠。


法師幽默有趣的舉例中,不乏嚴肅的關懷,讀者很容易感受到其親切的說法,同時也反省到,自己是否能在種種的善巧說法、精密的剖析中,得到受用。


在明白易懂的解說裡,亦不失深度,廣引專業而有深度的經論,做為詮釋佛法的依據。這對已經有佛法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有所依循,藉以一窺佛教義理嚴密體系之堂奧,並掌握重點。


★《佛法綱要》是修行成佛的根本
「四聖諦」、「六波羅蜜」與〈四弘誓願〉三法門,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如實觀照、如實行履、如實發願,終能斷煩惱、解脫而成佛。聖嚴法師做了詳盡地叮囑與解說。掌握佛法綱要,修行道路將如佛陀親自帶路般清楚無礙。


◇「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是大、小乘共同的根基。雖是初學者的入門必修,卻是久學者最後才能證悟者。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超越生死的修行方法,可以讓人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


◇〈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佛弟子精進修學的指標,諸佛皆依此發願成佛。


◇ 收錄越建東教授導讀,幫助讀者更精確地掌握本書的修習核心。


※本書推薦給:對「學佛入門」、「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聖嚴法師」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及學術研究者。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聖嚴法師的《大法鼓》電視弘法節目,播出已逾十餘年,實用且生活化的內容,深獲觀眾的好評。本書結集自該節目內容,藉由探討「貪、瞋、癡、慢、疑」五種煩惱根源,為大家解開生活中的情緒困擾。

內容目錄


編者序 

【導讀】廣演佛綱幽微,頓曉眾生長迷 

壹、四聖諦講記

前言 
佛法的基礎 
為何說是「四聖諦」? 
聖諦是什麼? 
四聖諦的經論依據 
四聖諦是世間和出世間的兩類因果 
四聖諦的內容 
一、苦諦的內容 
二、集諦的內容
三、滅諦的內容
四、道諦的內容
結論
一、四聖諦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二、四聖諦與三法印的關係 


貳、六波羅蜜講記

什麼叫作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 
一、經典中談布施 
二、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三、三種布施 
持戒波羅蜜
一、聲聞戒 
二、菩薩戒 
忍辱波羅蜜 
一、三種忍 
二、經典中談忍辱 
三、菩薩四法
精進波羅蜜 
一、精進與發願 
二、三種精進 
三、六種精進 
四、經典中談精進
禪定波羅蜜 
一、四類禪 
二、四禪天 
三、四種禪定
四、四種禪定特相
五、四空處定 
六、三等至 
七、三三摩地 
八、禪定與七加位行
般若波羅蜜 
結論 


參、四弘誓願講記

前言 
眾生無邊誓願度 
一、修學佛法廣度有緣 
二、借光又發光,普照一切 
煩惱無盡誓願斷 
一、向下心的煩惱 
二、修行佛法過程中的煩惱 
三、以願心為指標 
法門無量誓願學 
一、盡未來際皆勤學 
二、辨別正法與邪法 
三、無漏正法是目標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正道是不違背因果
二、正道有內外層次


【附錄】四弘誓願

ISBN: 978957598798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