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五項修煉(最腳踏實地的創業方法論) | 拾書所

創業者的五項修煉(最腳踏實地的創業方法論)

$ 324 元 原價 360
內容簡介


創業者的五項修煉:最腳踏實地的創業方法論

本書特色

5大創業環節
定位、產品、商業模式、推演、融資,均有規可循,抓關鍵點做有效修煉,你也能成功!

16個真實踩過的坑
用講故事的方式,與踩過的、正在踩的、未曾踩的各位創業者分享經驗與避坑的方法。

66個創業問答
那些讓創業者頭疼的問題,在這裡全部能找到答案,獲得啟發!


內容簡介

最真實的創業故事,所有人都可以參照的創業方法論

創業,
第180天,專案估值4000萬
第240天,初期融資超過500萬
第380天,被併購

不是每個人都有馬雲、祖克柏那樣的條件
大部分創業者都不是最幸運的1%,而是最平凡的99%中的一個
普通創業者難道只能靠運氣的垂青嗎?
不!創業對創業計畫和創業者都是一種修煉
跟隨本書做5項修煉,讓你真正走上創業之路
本書是一本創業者寫給創業者的書。本書的作者不是大學教授,也不是商業大咖,他是一個創業的親歷者,從0到估值上千萬元,他用了半年多的時間。這一路上,他踩過坑、走過彎路,也得到過貴人的幫助,也正因如此,他比別人更知道什麼是創業者一定會遇到的困難,什麼是非常需要了解的常識,以及什麼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在這本書裡,他概括了創業者非常需要的5項修煉:從定位到產品,到商業模式,到路演,再到融資,也許這些認知和建議正是深陷創業迷茫中的你需要的指引。
為了更具借鑒意義,本書中的案例均來自作者本人和身邊的創業小夥伴,出於保護專案的原因,隱去了部分公司和當事人的名字,但請你相信,創業是這個時代的強音,故事也還在繼續,你、我、他的創業經歷和體悟,都在書寫我們自己和這個時代的歷史。


各界媒體誠摯推薦

從0到1,劉主編靠自己踩出了一條路,這本書可以讓更多創業者少走彎路。
——有書共讀創始人,有書CEO 雷文濤


創業,要有夢想,更要腳踏實地專注做好一件事。
——創業公社創始人/ CEO 劉循序


劉主編這本書,我喜歡的是他誠懇的敘事態度,用他的話說,這些認知是他付出幾十萬的代價換來了,就衝這個,這本書值得一讀。
——車庫咖啡合夥人,車庫咖啡品牌CEO 四葉草


創業不意味著一夜暴富,不斷打磨產品,永遠追求極致才是創業的真諦。
——龍翌資本合夥人 張歡


創業更像一種修煉,修煉的不僅是身經百煉的一副體魄,更是無為而新的一種心態。
—— 同方科技園有限公司同方廣場專案總經理 楊永濤


書中不少案例就是出現在你我他創業中的事,感同身受,創業者並不孤獨。
——玖仟世紀CEO,食影獸創始人 何甜園


創業於我是條修行路,不斷修正,砥礪前行,終成正果。
——眾智誠橙 CEO 張嘉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劉主編

○現居北京,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清華大學—MIT國際MBA。
○先後就職於深圳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等媒體。
○2013年~2015年,曾擔任某上市公司品牌總監。
○2015年底,辭職創辦互聯網自由人教育品牌「糖豆學院」,截止到目前,已經累計培養學員2萬名,其中多名學員的書稿、劇本被磨鐵出版社、永正圖書、悅讀紀、愛奇藝網等機構選中。
○2016年8月,糖豆學院獲得清華同方和龍翌資本500萬種子輪融資,專案估值4000萬元。
○2017年5月,有書採用溢價收購的辦法,增資持股糖豆學院。




內容目錄


目錄

1 創業企業的定位
1.1 誰適合創業——用創業評估計分表做個測試 
1.1.1 此創業非彼創業 
1.1.2 創業者,你是否有這七大特質 
1.1.3 一張表告訴你是否適合創業 
創業評估計分表 
創業者核心素質模型 
個人案例—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抓一手好牌 
敲黑板.劃重點  
1.2 兼職創業可以嗎 
1.2.1 哪些人會選擇兼職創業 
1.2.2 兼職創業如何兼顧工作和創業 
1.2.3 兼職創業何時可以轉為全職創業 
1.2.4 關於兼職創業的五個問題 
1.2.5 一張表告訴你是否適合兼職創業 
兼職創業測評表 
個人案例——糾結了一年,我才決定全職創業 
敲黑板.劃重點  
1.3 誰可以跟你一起創業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創業團隊幫
1.3.1 如何打造企業核心團隊 
1.3.2 創業企業如何招人 
極簡創業團隊構成圖  
思維導圖:如何找跟你一起創業的人  
個人案例——有團隊,才有後面犯錯和成長的機會 
敲黑板.劃重點  
1.4 創業有風險,開始需謹慎 
1.4.1 你最多能賠多少錢 
1.4.2 創業「浪費」了你多少時間 
1.4.3 你的家庭支持你創業嗎 
1.4.4 你的身體和精神可以透支多久 
創業者風險承受能力測評表 
個人案例——敢失敗才敢成功 
敲黑板.劃重點  
1.5 陷阱與經驗——沒想好的開始都不太可能成功 
案例I:大佬的創業試水溫 
案例II:一堆神人的沙龍 
案例III:6億元的生意 
案例IV:每個老板都有病 
個人案例—為什麽我的第一次創業會一敗塗地 
敲黑板.劃重點  

2 如何設計產品
2.1 從發明家到產品經理 
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精益創業」的產品開發過程 
2.1.2 產品開發的三個關鍵節點 
產品開發流程圖 
需求評估象限 
產品需求簡易評估表 
Facebook早期網站圖 
產品原型檢查清單 
產品驗證的不同形式 
測試MVP的15種方法 
個人案例—我花了40萬元和半年時間,做了一個失敗的驗證…… 
敲黑板.劃重點  
2.2 產品就是「全過程」 
2.2.1 產品創新的關鍵詞 
2.2.2 爆品原則 
爆品的「金三角法則」 
2.2.3  產品全過程管理要求四個極致 
產品策劃檢查評分表 
用戶參與產品生產的方式 
管道成本核算表 
產品傳播梯度 
個人案例—我用套公式的方法做了一款「爆紅產品」 
敲黑板.劃重點  
2.3 什麽是產品的護城河 
2.3.1 從技術領先到競爭壁壘 
2.3.2 技術壁壘 
2.3.3 方法論優勢 
2.3.4 社群優勢 
2.3.5 外部資源 
產品護城河模式圖 
個人案例—文化類產品,如何找到護城河 
敲黑板.劃重點  
2.4 你的產品是免費的嗎 
2.4.1 為什麽有免費的產品 
產品免費模式 
2.4.2 什麽樣的產品可以免費 
2.4.3 免費的產品也面臨競爭嗎 
2.4.4 企業如何規劃「產品免費」的思路 
免費產品推演圖 
個人案例——為什麽我敢把自己的產品降價為0元 
敲黑板.劃重點  
2.5 陷阱與經驗——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 
案例I:艱難的電商轉型 
案例II:突然倒閉的遊戲公司 
案例III:漫長的產品路 
個人案例——我的創業是從學著做產品開始的 
敲黑板.劃重點  

3 打磨商業模式
3.1 什麽是商業模式 
3.1.1 商業模式的兩個要素 
3.1.2 商業模式的本質是賺錢 
3.1.3 商業模式的意義是克服不確定性 
3.1.4 商業模式的PDCA循環 
商業模式的PDCA循環 
個人案例——從賺點錢到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敲黑板.劃重點  
3.2 找到商業模式的兩個途徑 
3.2.1 從業務類型推導商業模式 
Michael Rappa的電子商務模式分類 
常見的12種生意類型 
3.2.2 從結果倒推商業模式 
3.2.3 解讀五種常見的商業模式 
五種常見的商業模式類型 
五種商業模式描述及舉例 
對照業務方向,快速理解五種商業模式 
個人案例——商業模式不只一種可能 
敲黑板.劃重點  
3.3 商業模式創新 
網路直播的創新商業模式 
3.3.1 商業模式創新來自對用戶的洞察 
3.3.2 商業模式創新來自對產品的把握 
3.3.3 商業模式創新要跟著市場脈搏走 
3.3.4 跨界是商業模式創新的捷徑 
3.3.5募資是商業模式的新玩法 
個人案例——把寫作課換一種玩法 
敲黑板.劃重點  
3.4 陷阱與經驗——沒想過商業模式的人不配談創業 
案例I:與20萬用戶告別 
案例II:大數據的生意 
案例III:拿到投資後快速死亡的公司 
個人案例——沒有商業模式最多能虧多少錢 
敲黑板.劃重點  

4 從商業計劃書、電梯演講到路演
4.1 用模組法快速完成商業計劃書 
4.1.1 商業計劃書是計劃嗎 
4.1.2 為什麽有時候幾頁PPT就可以打動投資人 
4.1.3 用模組法迅速完成商業計劃書 
商業計劃書中的四個必選模組 
商業計劃書中的九個可選模組 
企業外部環境的PEST指標 
商業計劃書的三個加分項 
商業計劃書的構成 
個人案例——我改了20版的商業計劃書 
敲黑板.劃重點  
4.2 你總會遇見幾次電梯演講 
只有30秒!請刪掉專案介紹裡的廢話
4.2.1 電梯演講不一定在電梯裡 
4.2.2 電梯演講的三條鐵律 
4.2.3 如何準備一個電梯演講 
企業的核心三問 
個人案例——葡萄牙老師教我的電梯演講法 
敲黑板.劃重點  
4.3 每一次路演,你都更接近成功 
4.3.1 路演是演什麽?演給誰看 
4.3.2 如何準備路演 
路演準備清單 
4.3.3 路演中要注意的問題 
個人案例——抓住路演的機會,我「偷了」很多人的智慧 
敲黑板.劃重點  
4.4 陷阱與經驗——只能說服自己的計畫不是好計畫 
案例I:害怕點子被別人偷去 
案例II:被口水淹死的專案 
案例III:餓肚子的創業 
個人案例——想法、專案、創業者,三者會一起成長 
敲黑板.劃重點  

5 投資和投資人
5.1 投資是創業專案的里程碑 
5.1.1 創業融資就像爬樓梯 
創業融資的不同階段 
5.1.2 投資人給的是真金白銀 
個人案例——不能等沒錢了再融資 
敲黑板.劃重點  
5.2 打動天使投資人的十個標籤 
為什麽投資人會「偏愛」某些專案?
5.2.1 四個字了解風險投資 
5.2.2 如果你有這十個標籤,你更容易獲得投資 
個人案例——拿不到投資的原因很多,拿到投資可能只要一個原因就夠了 
敲黑板.劃重點  
5.3 從專案估值到簽署投資協議 
腳踏實地做專案,不能靠拍腦袋簽協議
5.3.1 專案估值到底有幾種方法 
創業公司常用的估值方法 
5.3.2 為什麽股份越來越少,價值卻越來越高 
多輪投資中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