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文書名: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
原文書名: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與發展心理學巨匠艾瑞克‧艾瑞克森,
開創心理、歷史與傳記研究新局之經典名著!
艾瑞克森因提出「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與「心理社會發展論」名響於世,這本《青年路德》是他的奠基之作,也是「心理傳記」的早期典範。艾瑞克森用自己開創的理論重新解析十六世紀掀起宗教革命的馬丁‧路德,刻畫了一個苦惱於自己「該是什麼樣的人」而瀕於崩潰的青年,如何一步步被心理危機推向世人眼中的偉大。
一五一七年,三十四歲的路德公開反對教廷販賣贖罪券,開啟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在艾瑞克森眼裡,這是路德「自我認定危機」的跨越,這個跨越撼動歷史,引領眾人渡過時代集體的危機。這說明了,心理學研究無法將個人與所處的社會、時代切割,而這本書,也可謂跨越史學與心理學的開創性鉅作。
一如路德對天主教會的叛逆,撰寫本書時的艾瑞克森也正在脫離自己出身的正統精神分析,向世人展現他所開創的心理學新視野。傳者透過詮釋傳主自我確立(identity)的過程,同時邁向自身另一次專業生涯的確立,彼此生命交疊,頗有令人玩味的深意。
這才是有深度、有厚度卻又細膩的心理學作品。艾瑞克森以長期心理治療累積出對人溫厚感通的修養,傳釋出看似瘋了的青年路德,承擔了多重個人的、家庭的、宗教的、歷史的重擔,以致於長期懸宕,但他一旦自我確定,不但化解了自己生命的危機,也成就了歷史性的偉大開創。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艾瑞克森的分析給了我們基本的理解,宗教本質上與心理之間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但同時,心理與宗教之間構成的辯證性關係,卻也使得宗教存在著諸多我們不法解釋又不容否定的價值,這或許正是《青年路德》一書最為精彩之處。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本《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正是艾瑞克森闡述自我認定概念及心理社會發展論的重要作品,有著基石般的作用;也是後世學者公認「心理傳記」研究的早期典範之作。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推薦〕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高榮禧/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列)
原文書名: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與發展心理學巨匠艾瑞克‧艾瑞克森,
開創心理、歷史與傳記研究新局之經典名著!
艾瑞克森因提出「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與「心理社會發展論」名響於世,這本《青年路德》是他的奠基之作,也是「心理傳記」的早期典範。艾瑞克森用自己開創的理論重新解析十六世紀掀起宗教革命的馬丁‧路德,刻畫了一個苦惱於自己「該是什麼樣的人」而瀕於崩潰的青年,如何一步步被心理危機推向世人眼中的偉大。
一五一七年,三十四歲的路德公開反對教廷販賣贖罪券,開啟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在艾瑞克森眼裡,這是路德「自我認定危機」的跨越,這個跨越撼動歷史,引領眾人渡過時代集體的危機。這說明了,心理學研究無法將個人與所處的社會、時代切割,而這本書,也可謂跨越史學與心理學的開創性鉅作。
一如路德對天主教會的叛逆,撰寫本書時的艾瑞克森也正在脫離自己出身的正統精神分析,向世人展現他所開創的心理學新視野。傳者透過詮釋傳主自我確立(identity)的過程,同時邁向自身另一次專業生涯的確立,彼此生命交疊,頗有令人玩味的深意。
這才是有深度、有厚度卻又細膩的心理學作品。艾瑞克森以長期心理治療累積出對人溫厚感通的修養,傳釋出看似瘋了的青年路德,承擔了多重個人的、家庭的、宗教的、歷史的重擔,以致於長期懸宕,但他一旦自我確定,不但化解了自己生命的危機,也成就了歷史性的偉大開創。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艾瑞克森的分析給了我們基本的理解,宗教本質上與心理之間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但同時,心理與宗教之間構成的辯證性關係,卻也使得宗教存在著諸多我們不法解釋又不容否定的價值,這或許正是《青年路德》一書最為精彩之處。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本《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正是艾瑞克森闡述自我認定概念及心理社會發展論的重要作品,有著基石般的作用;也是後世學者公認「心理傳記」研究的早期典範之作。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推薦〕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高榮禧/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
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以「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與「自我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等理論的提出聞名於世。他並沒有大學學歷,但仍然以教授身分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
艾瑞克森師從安娜‧佛洛伊德而成為精神分析師,後移居美國發展其臨床與學術專業。他除了是兒童與青少年專家,更將心理發展的視野擴及社會與歷史,著有《童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青年路德》 (Young Man Luther)、《甘地的真理》(Gandhi’s Truth)等精彩作品。
譯者簡介
康綠島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著有《K. T. Li and the Taiwan Experience》(Tsing Hua,2006),與《與李國鼎口述歷史》(卓越,1993,2002)。譯有《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狠角舍,2011),《第八類接觸》(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時報,1992),與《音樂欣賞》(Music:A Design for Listening,全音,1976)
審訂者簡介
丁興祥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專長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創造心理學、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質性心理學。
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
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以「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與「自我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等理論的提出聞名於世。他並沒有大學學歷,但仍然以教授身分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
艾瑞克森師從安娜‧佛洛伊德而成為精神分析師,後移居美國發展其臨床與學術專業。他除了是兒童與青少年專家,更將心理發展的視野擴及社會與歷史,著有《童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青年路德》 (Young Man Luther)、《甘地的真理》(Gandhi’s Truth)等精彩作品。
譯者簡介
康綠島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著有《K. T. Li and the Taiwan Experience》(Tsing Hua,2006),與《與李國鼎口述歷史》(卓越,1993,2002)。譯有《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狠角舍,2011),《第八類接觸》(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時報,1992),與《音樂欣賞》(Music:A Design for Listening,全音,1976)
審訂者簡介
丁興祥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專長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創造心理學、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質性心理學。
內容目錄
目錄
【審訂者序】路德之為艾瑞克森,艾瑞克森之為路德 丁興祥
【導讀1】淺談艾瑞克森其人其事與理論核心精神 洪瑞斌
【導讀2】品嘗心理與宗教間的辯證性關係 曾慶豹
關於馬丁‧路德 編輯部
序
第一章 個案與事件
第二章 唱詩班中的發狂
第三章 對誰服從?
第四章 全有或全無
第五章 第一台彌撒與死巷
第六章 「真意」是什麼意思?
第七章 信仰與憤怒
第八章 結語
【附錄1】名詞對照
【附錄2】延伸閱讀
【審訂者序】路德之為艾瑞克森,艾瑞克森之為路德 丁興祥
【導讀1】淺談艾瑞克森其人其事與理論核心精神 洪瑞斌
【導讀2】品嘗心理與宗教間的辯證性關係 曾慶豹
關於馬丁‧路德 編輯部
序
第一章 個案與事件
第二章 唱詩班中的發狂
第三章 對誰服從?
第四章 全有或全無
第五章 第一台彌撒與死巷
第六章 「真意」是什麼意思?
第七章 信仰與憤怒
第八章 結語
【附錄1】名詞對照
【附錄2】延伸閱讀
ISBN: 97898635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