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 | 拾書所

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

$ 400 元 原價 400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不願正視詩史中的非連續性與斷裂處,便會讓「主流」、「統一」、「化約」之危害繼續肆虐。所謂重新確認以「詩」為核心、主張文學依然保有一定程度自主,若沒有解決這種對線性敘述的依賴迷戀,恐怕也只是白費功夫。職是之故,在實際書寫一部理想的文學史之前,有必要先尋找當代詩史中「逆音」的存在,作為對一致性與進步說最有力的抵抗(resist)。面對文學史家與史籍酷好追求「連貫」與「完整」,逆音堅持以對抗之姿揭露其中的虛妄。把單線式的連貫,換成多面向的交織;將追求完整性,改為不避罅隙處──這即是當代詩史中各式逆音,存在的重要價值。
本書以古典意識、現代抒情、跨界內外、陰性想像、詩釋鄉土、少數主體、易代新聲這七個面向出發,從面的觀測、線的交織到點的細讀,說明逆音如何抗拒各種簡化敘述與刻板印象,盼能進一步促成對「台灣新詩史」未來樣貌的反思。


作者簡介
楊宗翰
1976年生於台北,現任教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詩學、台灣文學、出版編輯、文化創意產業。著有《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2019)、《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2002)。
主編《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2018)、《淡江詩派的誕生》(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2016)、《台灣文學史的省思》(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2002)。與人合編《台灣一九七○世代詩人詩選集》(與陳皓合編,2018)、《輕裝詩集》(辛鬱遺作,與封德屏合編,2018)、《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與林于弘合編,2017)、《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與徐學合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與楊松年合編,2003)。另曾策劃「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菲律賓華文風」、「林燿德佚文選」等系列出版品。
曾獲第五十九屆文藝獎章(文學評論類)、科技部補助大專校院研究獎勵、淡江大學專任教師研究獎勵(學術性專書、期刊論文)、國科會碩士論文獎。近五年論文發表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淡江中文學報》、《台灣詩學學刊》、《文史台灣學報》、北京大學《新詩評論》、四川大學《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江漢大學《江漢學術》。


導讀(節錄)
在研究之路上,現代詩與文學史是我持續關注的兩大領域。而兩者的交集「詩史」,更被我認定是個人學術生涯極重要的追求目標。隨著中年方踏入學界專任教職,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思考與反省,自己過往是否忽略了什麼?會不會太急了些?沉澱之後才發覺,詩史的撰寫不應該是一種意氣之爭(對岸有,為何台灣沒有?)或者不平則鳴(其他人寫的詩史都有問題!)。它更需要的是觀念重構與細節強化—前者大,後者小,唯兩者其實同樣重要。有了這樣的體悟,我開始全盤反思昔日做法,並下定決心要務實地完成兩項前期準備工作,好替日後的詩史書寫工程奠定殷實基礎。在觀念重構部分,應該先寫一本專書來談詩潮遞嬗中的特殊存在,並反省詩史書寫裡常見的「進化」、「逐新」思考;在細節強化部分,應該徹底調查詩作的發表、釐清詩社的生滅、蒐羅詩刊的資訊,以藉此從文學傳播與編輯角度,重新定位新興詩社/詩刊與「戰後世代」的重要性。


目錄
緒 論 尋找當代詩史中的逆音 1
第一章 古典意識 15
一、前言 17
二、論洛夫 23
三、論余光中 34
四、論鄭愁予 44
五、結語 52
第二章 現代抒情 55
一、前言 57
二、論楊牧 63
三、論楊澤 72
四、論羅智成 81
五、結語 90
第三章 跨界內外 93
一、前言 95
二、論張錯 98
三、論席慕蓉 106
四、論方娥真與溫瑞安 114
五、結語 123
第四章 陰性想像 125
一、前言 127
二、論顏艾琳 136
三、論江文瑜 145
四、論陳育虹 153
五、論羅任玲 163
六、結語 172
第五章 詩釋鄉土 175
一、前言 177
二、論林煥彰 179
三、論吳晟 190
四、論向陽 200
五、結語 209
第六章 少數主體 211
一、前言 213
二、論瓦歷斯.諾幹 217
三、論陳克華 226
四、論焦桐 233
五、結語 239
第七章 易代新聲 241
一、前言 243
二、後現代先驅 245
三、數位詩浪潮 256
四、最新詩世代 269
五、結語 280
結 論 283
引用書目 291
【附錄】本書作者編著書目 305

ISBN: 9789862959237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