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辛波絲卡‧最後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生前最後一部詩集,及其他詩新譯。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辛波絲卡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獄,
但辛波絲卡的詩,是一個又一個無垠與寬容的宇宙,
……這便是我如此重視「我不知道」這短短數字的原因了。這辭彙雖小,卻張著強而有力的翅膀飛翔。它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使之涵蓋我們內在的心靈空間,也涵蓋我們渺小地球懸浮其間的廣袤宇宙。……詩人──真正的詩人──也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一九九六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時,辛波絲卡的得獎辭。
只要活著,我們每個人就都是從地獄歸來的倖存者。
辛波絲卡以獨特視角的敏銳喉嚨,為我們吶喊出人生承受的所有針尖。那些跌撞,瀕危,瘡孔等人生各種險灘,那些無常,死亡,時間,記憶,愛等亙古命題,辛波絲卡都以獨特的視角、清澈易讀的文字、精準的剪裁,細細織就。
但更高明的是,她讓細節成為煉火,滾燙於我們眉宇間;她不直接書寫同情與憐憫,也不輕易二分黑白,她只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沃土栽植新株,繁衍出一片療癒森林,一如人生將如碎屑飄落,但轉角陌生人的笑容卻讓我們暖。
對孩子而言:第一個世界末日。
對貓而言:新的男主人。
對狗而言:新的女主人。
對家具而言:樓梯,砰砰聲,卡車與運送。
對牆壁而言:畫作取下後留下的方塊。
對樓下鄰居而言:稍解生之無聊的新話題。
對車而言:如果有兩部就好了。
對小說、詩集而言——可以,你要的都拿走。
百科全書和影音器材的情況就比較糟了,
還有那本《正確拼寫指南》,裡頭
大概對兩個名字的用法略有指點——
依然用「和」連接呢
還是用句點分開。
──〈離婚〉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生前最後一部詩集,及其他詩新譯。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辛波絲卡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獄,
但辛波絲卡的詩,是一個又一個無垠與寬容的宇宙,
……這便是我如此重視「我不知道」這短短數字的原因了。這辭彙雖小,卻張著強而有力的翅膀飛翔。它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使之涵蓋我們內在的心靈空間,也涵蓋我們渺小地球懸浮其間的廣袤宇宙。……詩人──真正的詩人──也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一九九六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時,辛波絲卡的得獎辭。
只要活著,我們每個人就都是從地獄歸來的倖存者。
辛波絲卡以獨特視角的敏銳喉嚨,為我們吶喊出人生承受的所有針尖。那些跌撞,瀕危,瘡孔等人生各種險灘,那些無常,死亡,時間,記憶,愛等亙古命題,辛波絲卡都以獨特的視角、清澈易讀的文字、精準的剪裁,細細織就。
但更高明的是,她讓細節成為煉火,滾燙於我們眉宇間;她不直接書寫同情與憐憫,也不輕易二分黑白,她只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沃土栽植新株,繁衍出一片療癒森林,一如人生將如碎屑飄落,但轉角陌生人的笑容卻讓我們暖。
對孩子而言:第一個世界末日。
對貓而言:新的男主人。
對狗而言:新的女主人。
對家具而言:樓梯,砰砰聲,卡車與運送。
對牆壁而言:畫作取下後留下的方塊。
對樓下鄰居而言:稍解生之無聊的新話題。
對車而言:如果有兩部就好了。
對小說、詩集而言——可以,你要的都拿走。
百科全書和影音器材的情況就比較糟了,
還有那本《正確拼寫指南》,裡頭
大概對兩個名字的用法略有指點——
依然用「和」連接呢
還是用句點分開。
──〈離婚〉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波蘭,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給予她的授獎辭是:「通過精確的反諷將生物法則和歷史活動展示在人類現實的片段中」。評委會稱她為「詩界莫札特」。
辛波絲卡被公認為當代最迷人、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
辛波絲卡作品年表
詩集:
存活的理由(Dlatego zyjemy, 1952)
自問集(Pytania zadawane sobie, 1954)
呼喚雪人(Wolanie do Yeti, 1957)
鹽(S纜, 1962)
一百個笑聲(Sto pociech, 1967)
可能(Wszelki wypadek, 1972)
巨大的數目(Wielka liczba, 1976)
橋上的人們(Ludzie na moscie, 1986)
結束與開始(Koniec i poczatek, 1993)
瞬間(Chwila, 2002)
冒號(Dwukropek, 2005)
這裡(Tutaj, 2009)
足矣(Wystarczy, 2012)
散文集:
非強制閱讀(Lektury nadobowiazkowe, 1973)
非強制閱讀新輯(Nowe Lektury nadobowiazkowe: 1997-2002, 2002)
譯者簡介
陳黎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二○○五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二○一二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二○一四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二○一五年受邀參加雅典世界詩歌節,新加坡作家節及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二○一六年受邀參加法國「詩人之春」。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雙情詩》、《死亡的十四行詩──密絲特拉兒詩選》、《達菲──世界之妻》、《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帕斯詩選》等二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波蘭,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給予她的授獎辭是:「通過精確的反諷將生物法則和歷史活動展示在人類現實的片段中」。評委會稱她為「詩界莫札特」。
辛波絲卡被公認為當代最迷人、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
辛波絲卡作品年表
詩集:
存活的理由(Dlatego zyjemy, 1952)
自問集(Pytania zadawane sobie, 1954)
呼喚雪人(Wolanie do Yeti, 1957)
鹽(S纜, 1962)
一百個笑聲(Sto pociech, 1967)
可能(Wszelki wypadek, 1972)
巨大的數目(Wielka liczba, 1976)
橋上的人們(Ludzie na moscie, 1986)
結束與開始(Koniec i poczatek, 1993)
瞬間(Chwila, 2002)
冒號(Dwukropek, 2005)
這裡(Tutaj, 2009)
足矣(Wystarczy, 2012)
散文集:
非強制閱讀(Lektury nadobowiazkowe, 1973)
非強制閱讀新輯(Nowe Lektury nadobowiazkowe: 1997-2002, 2002)
譯者簡介
陳黎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二○○五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二○一二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二○一四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二○一五年受邀參加雅典世界詩歌節,新加坡作家節及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二○一六年受邀參加法國「詩人之春」。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雙情詩》、《死亡的十四行詩──密絲特拉兒詩選》、《達菲──世界之妻》、《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帕斯詩選》等二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
內容目錄
目錄
這裡(2009)
這裡14
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19
點子23
少女26
與回憶共處的艱辛時光30
小宇宙33
有孔蟲37
旅行前39
離婚41
恐怖份子42
例子44
認領45
不讀47
憑記憶畫出的畫像50
夢54
驛馬車上58
艾拉在天堂62
維梅爾64
形上學65
冒號(2005)
缺席68
公路事故71
第二天——我們不在了73
事件75
與阿特洛波斯的訪談78
希臘雕像84
迷宮87
事實上每一首詩92
瞬間(2002)
話筒98
回想100
初戀102
小談靈魂104
結束與開始(1993)
悲哀的計算110
無人公寓裡的貓114
橋上的人們(1986)
奇蹟市集118
巨大的數目(1976)
老歌手124
讚美自我貶抑125
烏托邦127
可能(1972)
復活者走動了132
一群人的快照134
從容的快板137
幸福的愛情140
一百個笑聲(1967)
火車站144
砍頭148
來自醫院的報告151
眼鏡猴153
鹽(1962)
健美比賽158
詩歌朗讀160
水162
呼喚雪人(1957)
不會發生兩次168
坦露171
紀念174
致友人177
清晨四點180
自問集(1954)
戀人們184
未出版作品(1944-1948)
走出電影院188
滑稽的情詩190
足矣(2012死後出版詩集)
在機場194
手195
鏡子196
給我的詩的詩198
【附錄一】我們在《這裡》──閱讀辛波絲卡生前最後一本詩集/陳黎‧張芳齡200
【附錄二】詩人與世界──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辭/辛波絲卡214
辛波絲卡作品年表221
這裡(2009)
這裡14
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19
點子23
少女26
與回憶共處的艱辛時光30
小宇宙33
有孔蟲37
旅行前39
離婚41
恐怖份子42
例子44
認領45
不讀47
憑記憶畫出的畫像50
夢54
驛馬車上58
艾拉在天堂62
維梅爾64
形上學65
冒號(2005)
缺席68
公路事故71
第二天——我們不在了73
事件75
與阿特洛波斯的訪談78
希臘雕像84
迷宮87
事實上每一首詩92
瞬間(2002)
話筒98
回想100
初戀102
小談靈魂104
結束與開始(1993)
悲哀的計算110
無人公寓裡的貓114
橋上的人們(1986)
奇蹟市集118
巨大的數目(1976)
老歌手124
讚美自我貶抑125
烏托邦127
可能(1972)
復活者走動了132
一群人的快照134
從容的快板137
幸福的愛情140
一百個笑聲(1967)
火車站144
砍頭148
來自醫院的報告151
眼鏡猴153
鹽(1962)
健美比賽158
詩歌朗讀160
水162
呼喚雪人(1957)
不會發生兩次168
坦露171
紀念174
致友人177
清晨四點180
自問集(1954)
戀人們184
未出版作品(1944-1948)
走出電影院188
滑稽的情詩190
足矣(2012死後出版詩集)
在機場194
手195
鏡子196
給我的詩的詩198
【附錄一】我們在《這裡》──閱讀辛波絲卡生前最後一本詩集/陳黎‧張芳齡200
【附錄二】詩人與世界──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辭/辛波絲卡214
辛波絲卡作品年表221
ISBN: 978986406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