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勝鬘寶窟》是漢傳佛教般若中觀三論學派大師嘉祥吉藏(549—623)說解《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文句意義暨旨趣的著作;對於掌握《勝鬘經》引導學人趣入「一乘」、證得「法身」的教說意旨,能夠發揮解難釋疑、擴展見識的助道法益,因此非常值得想要窺見大乘佛教「如來藏—佛性」思想點滴的學人深入研究。
本書做為點校、注釋《勝鬘寶窟》文義的現代讀本,旨在協助讀者通達經論的文句意義以及其思想旨趣;期望讀者藉由吉藏解經論著的指點,得以更深入佛教義海,探得生命旅程中的智燈慧炬。
本書做為點校、注釋《勝鬘寶窟》文義的現代讀本,旨在協助讀者通達經論的文句意義以及其思想旨趣;期望讀者藉由吉藏解經論著的指點,得以更深入佛教義海,探得生命旅程中的智燈慧炬。
作者簡介
著者:吉藏大師
吉藏(549—623),攝山(今南京棲霞山)三論學派一代大師,曾住錫於古會稽(今紹興)嘉祥寺,世稱「嘉祥大師」。祖籍安息,七歲出家,師從興皇寺法朗(507—581)。吉藏勤習佛法,學識淵博,一生講經、說法、著述不輟,名揚陳隋兩代,惠及中外各國。根據僧傳,吉藏畢生講說《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華嚴經》、《維摩經》等經論,各有數十次;開闡《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法義,則有一百餘遍;解釋《法華經》,更高達三百多遍。現存《大乘玄論》、《三論玄義》、《大品經義疏》、《淨名玄論》、《勝鬘寶窟》、《法華玄論》、《中觀論疏》、《十二門論疏》、《百論疏》等專著或經論注疏作品,共計有二十六部之多。
點校:陳平坤
臺灣.彰化縣伸港鄉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般若中觀經論、中華禪學、三論宗學、天台宗學。著有《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佛門推敲——禪.三論.天台哲學論著集》、《《大乘玄論》點校》以及相關學術論文三十多篇。
吉藏(549—623),攝山(今南京棲霞山)三論學派一代大師,曾住錫於古會稽(今紹興)嘉祥寺,世稱「嘉祥大師」。祖籍安息,七歲出家,師從興皇寺法朗(507—581)。吉藏勤習佛法,學識淵博,一生講經、說法、著述不輟,名揚陳隋兩代,惠及中外各國。根據僧傳,吉藏畢生講說《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華嚴經》、《維摩經》等經論,各有數十次;開闡《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法義,則有一百餘遍;解釋《法華經》,更高達三百多遍。現存《大乘玄論》、《三論玄義》、《大品經義疏》、《淨名玄論》、《勝鬘寶窟》、《法華玄論》、《中觀論疏》、《十二門論疏》、《百論疏》等專著或經論注疏作品,共計有二十六部之多。
點校:陳平坤
臺灣.彰化縣伸港鄉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般若中觀經論、中華禪學、三論宗學、天台宗學。著有《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佛門推敲——禪.三論.天台哲學論著集》、《《大乘玄論》點校》以及相關學術論文三十多篇。
內容目錄
漢傳佛教典籍叢刊總序 釋果鏡
推薦序 我讀陳平坤教授的《《勝鬘寶窟》校釋》 楊惠南
校釋序
《勝鬘寶窟》校釋說明
【壹】
導讀
【貳】
《勝鬘寶窟》卷上
雕《勝鬘寶窟》敘 道空
《勝鬘經》玄意
第一節 釋名題
第二節 敘緣起
第三節 辨宗旨
第四節 明教不同
第五節 論經分齊
《勝鬘經》章義
第一節證信序
第二節發起序
第一章 歎如來真實第一義功德
第一節 正說章旨
第二節 解釋文義
第三節 歎佛功德
第四節 明請護
第二章 受十大受
第一節 分齊門
第二節 受戒門
第三章 三大願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勝鬘發三大願
第三節 如來述贊
【參】
《勝鬘寶窟》卷中
第四章 攝受正法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略說攝受正法
第三節 廣明攝受正法
第五章 一乘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佛命勝鬘說法
第三節 勝鬘受命說法
【肆】
《勝鬘寶窟》卷下
第六章 無邊聖諦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明「有聖」、「無聖」
第三節 明「有諦」、「無諦」
第四節 歎「聖諦」甚深
第七章 法身
第八章 如來藏
第九章 空義隱覆真實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佛有智故不為「空」所覆
第三節 餘人無智故為「空」所覆
第十章 一諦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對「虛」明「實」
第三節 對「妄情」顯深
第十一章 一依
第十二章 顛倒真實
第十三章 自性清淨隱覆
第十四章 真子
第十五章 勝鬘師子吼
【伍】
附錄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 唐.菩提流志譯
推薦序 我讀陳平坤教授的《《勝鬘寶窟》校釋》 楊惠南
校釋序
《勝鬘寶窟》校釋說明
【壹】
導讀
【貳】
《勝鬘寶窟》卷上
雕《勝鬘寶窟》敘 道空
《勝鬘經》玄意
第一節 釋名題
第二節 敘緣起
第三節 辨宗旨
第四節 明教不同
第五節 論經分齊
《勝鬘經》章義
第一節證信序
第二節發起序
第一章 歎如來真實第一義功德
第一節 正說章旨
第二節 解釋文義
第三節 歎佛功德
第四節 明請護
第二章 受十大受
第一節 分齊門
第二節 受戒門
第三章 三大願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勝鬘發三大願
第三節 如來述贊
【參】
《勝鬘寶窟》卷中
第四章 攝受正法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略說攝受正法
第三節 廣明攝受正法
第五章 一乘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佛命勝鬘說法
第三節 勝鬘受命說法
【肆】
《勝鬘寶窟》卷下
第六章 無邊聖諦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明「有聖」、「無聖」
第三節 明「有諦」、「無諦」
第四節 歎「聖諦」甚深
第七章 法身
第八章 如來藏
第九章 空義隱覆真實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佛有智故不為「空」所覆
第三節 餘人無智故為「空」所覆
第十章 一諦
第一節 釋章門
第二節 對「虛」明「實」
第三節 對「妄情」顯深
第十一章 一依
第十二章 顛倒真實
第十三章 自性清淨隱覆
第十四章 真子
第十五章 勝鬘師子吼
【伍】
附錄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 唐.菩提流志譯
ISBN: 978957598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