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原文書名:大西克礼美学コレクション. 1(幽玄・あはれ・さび)
中文書名: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
內容簡介
在有限中感受無限
侘寂(わび、さび)
影響任何一個藝術領域的終極的日本美學
一種簡單、自然形成的品質,可以深度地滿足與影響使用者。──Twitter創辦人/傑克‧多西
最古老的事物,都會轉變成最前衛的事物。──杉本博司
侘(わび)是清貧、粗糙,在不足中見充足;寂(さび)是面對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源自道家,追求「無一物」的侘寂精神,在江戶時代松尾芭蕉的俳句中先有了吟詠蒼古的自然妙趣。
十六世紀,茶道宗師千利休借終極的侘茶之道,奠定了日本人追求「和敬清寂」的美學意識。茶室為了滿足個人的美的需求而建,經「露地」通往原始心境,立「障子」引進陰影,竹支茅屋的元素與結構暗示了短暫、輕微、拙劣。美,是對不完全事物的敬畏,接受劣化,讓本質顯現。
當空間縮減,時間積累,在象徵虛空之所的茶室中,隨處可得的簡朴物品可以取代最高級的藝術,價值概念更迭。美在於素朴日常,最小的元素可以建構宇宙,當下即是永恆。
一千年的時間,日本的美學從唯美的物哀、深遠的幽玄,走向空無的侘寂。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學的起源、概念,及不同領域的解讀或應用,內容橫越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是讀者掌握日本美學的獨家著作。
本書特色
◎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物哀、幽玄、寂。不懂這三個詞,就不可能了解日本。
◎柳宗理的手感器物、不對稱的山本耀司、原研哉的無印良品、Twitter140字的限制……重新定義美與生活、懾服西方的日本美學。
煄@
中文書名: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
內容簡介
在有限中感受無限
侘寂(わび、さび)
影響任何一個藝術領域的終極的日本美學
一種簡單、自然形成的品質,可以深度地滿足與影響使用者。──Twitter創辦人/傑克‧多西
最古老的事物,都會轉變成最前衛的事物。──杉本博司
侘(わび)是清貧、粗糙,在不足中見充足;寂(さび)是面對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源自道家,追求「無一物」的侘寂精神,在江戶時代松尾芭蕉的俳句中先有了吟詠蒼古的自然妙趣。
十六世紀,茶道宗師千利休借終極的侘茶之道,奠定了日本人追求「和敬清寂」的美學意識。茶室為了滿足個人的美的需求而建,經「露地」通往原始心境,立「障子」引進陰影,竹支茅屋的元素與結構暗示了短暫、輕微、拙劣。美,是對不完全事物的敬畏,接受劣化,讓本質顯現。
當空間縮減,時間積累,在象徵虛空之所的茶室中,隨處可得的簡朴物品可以取代最高級的藝術,價值概念更迭。美在於素朴日常,最小的元素可以建構宇宙,當下即是永恆。
一千年的時間,日本的美學從唯美的物哀、深遠的幽玄,走向空無的侘寂。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學的起源、概念,及不同領域的解讀或應用,內容橫越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是讀者掌握日本美學的獨家著作。
本書特色
◎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物哀、幽玄、寂。不懂這三個詞,就不可能了解日本。
◎柳宗理的手感器物、不對稱的山本耀司、原研哉的無印良品、Twitter140字的限制……重新定義美與生活、懾服西方的日本美學。
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大西克禮 Yoshinori Ohnishi(1888-1959)
日本美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名譽教授
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畢,1930年代開始於東京帝國大學擔任美學教職,1950年退休後埋首於美學研究與翻譯。譯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著有《〈判斷力批判〉的研究》(1932)、《現象學派的美學》(1938)、《幽玄與物哀》(1940)、《風雅論:寂的研究》(1941)、《萬葉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識論史》(1950)等,為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暨代表人物。
譯者簡介
王向遠(1962—)
著作家、翻譯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王向遠著作集》(全10卷)、《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全10卷)及各種單行本著作二十餘種,已出版譯作二十餘冊計三百六十餘萬字。
大西克禮 Yoshinori Ohnishi(1888-1959)
日本美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名譽教授
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畢,1930年代開始於東京帝國大學擔任美學教職,1950年退休後埋首於美學研究與翻譯。譯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著有《〈判斷力批判〉的研究》(1932)、《現象學派的美學》(1938)、《幽玄與物哀》(1940)、《風雅論:寂的研究》(1941)、《萬葉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識論史》(1950)等,為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暨代表人物。
譯者簡介
王向遠(1962—)
著作家、翻譯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王向遠著作集》(全10卷)、《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全10卷)及各種單行本著作二十餘種,已出版譯作二十餘冊計三百六十餘萬字。
內容目錄
目錄
【導讀】 「從松尾芭蕉到柳宗理,看見日本文學與生活中的侘寂美學」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蔡佩青 專文導讀
一、侘寂的意義
寂的語源
俳諧與茶道中的侘寂
侘茶與佛心
二、侘寂美學的第一層涵義:寂寥、閒寂
孤寂、孤獨與美學意識
和敬清寂
單純、質素、淡泊、清淨的寂
茶禪一味/茶的道學解釋
虛實的三種意義
三、侘寂美學的第二層涵義:宿、古、老
空間性的減殺/時間性的集積
宿、古、老的意義與美的轉化
自然與生命
不易流行的根本意義
美學態度的自我超克
四、侘寂美學的第三層涵義:物體本來的性質
寂的古語「然帶」
物的「本質」
古典美與寂的相異
美的自我破壞與自我重建
松尾芭蕉的遺言
本情與風雅
幽玄與寂的區別
【導讀】 「從松尾芭蕉到柳宗理,看見日本文學與生活中的侘寂美學」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蔡佩青 專文導讀
一、侘寂的意義
寂的語源
俳諧與茶道中的侘寂
侘茶與佛心
二、侘寂美學的第一層涵義:寂寥、閒寂
孤寂、孤獨與美學意識
和敬清寂
單純、質素、淡泊、清淨的寂
茶禪一味/茶的道學解釋
虛實的三種意義
三、侘寂美學的第二層涵義:宿、古、老
空間性的減殺/時間性的集積
宿、古、老的意義與美的轉化
自然與生命
不易流行的根本意義
美學態度的自我超克
四、侘寂美學的第三層涵義:物體本來的性質
寂的古語「然帶」
物的「本質」
古典美與寂的相異
美的自我破壞與自我重建
松尾芭蕉的遺言
本情與風雅
幽玄與寂的區別
ISBN: 978957954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