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水面上與水面下:用戲劇轉化人生
內容簡介
不管幾歲,你都擁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戲劇是你我都可以用來轉化自己人生的便利技術,
用戲劇成為更好的自己,
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脫穎而出!
作者張嘉容集跨界編導與戲劇療癒工作於一身,致力於探討文化/個人生命課題的複雜度與多義性。本書集結她多年的工作關懷,分享將戲劇與日常生活結合,運用在個人身心強韌、劇場、創作、療癒、社區、弱勢服務、文化推動的方法。書中既有抒情靈動的散文、翔實描述的戲劇田野與心理學工作誌,也有舉重若輕的闡述、創作和成長回顧。
追求身心靈成長的讀者不可錯過本書。你可藉由書中的個案歷程描述和介紹的各種方法,多角度地反思成長,並將方法運用在生活中、療癒內在小孩、自我培力、突破問題,獲得平衡與整合。
從事教育諮商輔導、應用劇場、戲劇創作的讀者更不能錯過本書,書中對療癒技術的陳述及個人故事,可使專業人員有所成長,運用在工作和教學中。
推薦
毛琪瑛(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朱芳慧(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吳佑佑(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負責人)
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版主)
周俊勳(紅面棋王)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戲劇治療師、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耿一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高美華(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院戲劇學程負責人/藝術中心副主任兼演藝組組長)
張曉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退休教授)
陳韻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卓越領航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曾文祺(書法藝術家)
曾學文(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
程湘如(頑石文創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黃光國(國家講座教授)
黃創華(心理劇導演暨訓練師、正念療癒訓練師、資深臨床心理師、心理學教授)
溫宗堃(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
趙 淼(北京三拓旗劇團創建人、編導)
劉慧芬(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教授/系主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
盧豐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老年學研究所前所長)
蘇瑤華(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內容簡介
不管幾歲,你都擁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戲劇是你我都可以用來轉化自己人生的便利技術,
用戲劇成為更好的自己,
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脫穎而出!
作者張嘉容集跨界編導與戲劇療癒工作於一身,致力於探討文化/個人生命課題的複雜度與多義性。本書集結她多年的工作關懷,分享將戲劇與日常生活結合,運用在個人身心強韌、劇場、創作、療癒、社區、弱勢服務、文化推動的方法。書中既有抒情靈動的散文、翔實描述的戲劇田野與心理學工作誌,也有舉重若輕的闡述、創作和成長回顧。
追求身心靈成長的讀者不可錯過本書。你可藉由書中的個案歷程描述和介紹的各種方法,多角度地反思成長,並將方法運用在生活中、療癒內在小孩、自我培力、突破問題,獲得平衡與整合。
從事教育諮商輔導、應用劇場、戲劇創作的讀者更不能錯過本書,書中對療癒技術的陳述及個人故事,可使專業人員有所成長,運用在工作和教學中。
推薦
毛琪瑛(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朱芳慧(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吳佑佑(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負責人)
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版主)
周俊勳(紅面棋王)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戲劇治療師、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耿一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高美華(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院戲劇學程負責人/藝術中心副主任兼演藝組組長)
張曉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退休教授)
陳韻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卓越領航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曾文祺(書法藝術家)
曾學文(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
程湘如(頑石文創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黃光國(國家講座教授)
黃創華(心理劇導演暨訓練師、正念療癒訓練師、資深臨床心理師、心理學教授)
溫宗堃(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
趙 淼(北京三拓旗劇團創建人、編導)
劉慧芬(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教授/系主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
盧豐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老年學研究所前所長)
蘇瑤華(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張嘉容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集跨界編導與戲劇療癒工作於一身,以戲劇做為一種關心生活的美學形式,致力於探討文化/個人生命課題的複雜度與多義。希望透過原創戲劇和參與式藝術、戲劇療癒,融合各類型傳統/現當代戲劇藝術,關注和轉化現代人憂鬱焦慮的身心處境。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與復健諮商心理所博士班。成功大學藝術所戲劇治療課程教師。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劃總監、動見体劇團團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表演藝術科兼任教師、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講師、自閉症基金會戲劇治療顧問等。
獲獎:文建會台灣表演藝術推廣基地—中國第一屆駐地藝術家(2014)、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獎」(2011)、文建會赴法藝術家(2010)。作品獲選台新藝術獎多次提名、兩次代表台灣參加亞維儂OFF藝術節(2008、2009)。
創作之外,另於七十多個不同機構,包括各藝術場域、學校、商管、婦女、弱勢機構,針對機構不同的需求和受眾,運用戲劇、身心學和表演藝術的訓練技巧,跟不同的社群開展兼容、展顯、對話、轉化的空間,接觸六千多人次。
張嘉容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集跨界編導與戲劇療癒工作於一身,以戲劇做為一種關心生活的美學形式,致力於探討文化/個人生命課題的複雜度與多義。希望透過原創戲劇和參與式藝術、戲劇療癒,融合各類型傳統/現當代戲劇藝術,關注和轉化現代人憂鬱焦慮的身心處境。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與復健諮商心理所博士班。成功大學藝術所戲劇治療課程教師。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劃總監、動見体劇團團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表演藝術科兼任教師、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講師、自閉症基金會戲劇治療顧問等。
獲獎:文建會台灣表演藝術推廣基地—中國第一屆駐地藝術家(2014)、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獎」(2011)、文建會赴法藝術家(2010)。作品獲選台新藝術獎多次提名、兩次代表台灣參加亞維儂OFF藝術節(2008、2009)。
創作之外,另於七十多個不同機構,包括各藝術場域、學校、商管、婦女、弱勢機構,針對機構不同的需求和受眾,運用戲劇、身心學和表演藝術的訓練技巧,跟不同的社群開展兼容、展顯、對話、轉化的空間,接觸六千多人次。
內容目錄
目錄
跨領域推薦
推薦序
不僅參與演出,更是心理治療 吳佑佑
劇場的展顯與轉化功能 黃創華
伴你走過自我療癒之路 胡展誥
「心靈英雄」的追索和實踐 劉慧芬
不斷突破創新、活用戲劇轉化人生 盧豐華
找回自己的人生舞台 程湘如
等待定義的未來劇場:一個客體關係理論的看法 洪素珍
在愛中迎向柔韌豐足的人生 陳韻文
劇場療癒,充盈著愛的流動 曾學文
讓心靈沐浴陽光 趙 淼
戲劇性的社會參與藝術 蘇瑤華
自 序 透過藝術轉化社會
1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路上
優雅與平衡
坐上那張椅子
劇場教我的愛情練習——愛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
與心共舞
一心一意
在愛中掙脫社會束縛、自我實現——歌劇《女武神》系列一
實踐你與戀人的精神成長——歌劇《女武神》系列二
華人社會中的女性處境與易卜生的《群鬼》
從《再生緣》和《孟夢之間的時光》,看華人社會中的女性處境
2當藝術滋養人生時
貪
生日的感想和祝福
末日之前的花,新生之後的情書——寫在《桃花與渡伯》演出前
創造是對抗絕望、虛無與死亡的最佳方法
滋養、熱情、紀律
依託藝術但不限於藝術
當愛情遇到文化衝突——從電影《愛情昏迷中》談起
如何面對父母的期待
不斷自我改良、自我創造
重新框架,轉換觀點
擁有「今心」的藝術家
3探問「愛」的劇場
「睡美人」醒來之後——《美麗沉睡者》變奏小史
將傳統戲劇做出演化——《你可以愛我嗎?》創作理念
探問「愛」的劇場
《下一站,出發》(1)——未來在哪裡?
《下一站,出發》(2)——回到影響自己生命最關鍵的地方
4用戲劇轉化社會
探索各種介入社會的戲劇美學形式——戲劇是一道光譜
讓文本跟排練同步進行豐厚完成
運用創新形式做文化創生
運用傳統藝術療癒人心
演員:把個人的故事,變成感動世界的力量
感知社會、理解他人,才是表演的藝術——恐懼、無知、仇恨、渴望,你懂得表演情緒嗎?
5用戲劇增加心理韌性
用戲劇增加心理韌性
老實地活在當下,所在之地就是極樂世界
重新找到生存下去的情感和力量
透過戲劇打開愛的視野,重啟愛的流動
在限制中找到自由
患得患失的愛情
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各自的辛苦,終於被看見
先讓自己開心
相連而獨立
讓我們當快樂放暑假的爸媽
用肢體演繹開啟自閉心房
你像哪個角色?
為自己扛責
讓自己更富有
如果壓力是一顆球
6水面劇療癒技術
團體療效因子
戲劇療癒與動態正念
水面劇戲劇療癒技術三階段
一路的學習和探索
戲劇療癒是一種沉浸式的空間
7藝術‧家‧與我
藝術‧家‧與我
人生故事自己寫
向黎明駛去的美麗河船——火燒庄之後
附錄:近期編導作品與歷年課程/團體
跨領域推薦
推薦序
不僅參與演出,更是心理治療 吳佑佑
劇場的展顯與轉化功能 黃創華
伴你走過自我療癒之路 胡展誥
「心靈英雄」的追索和實踐 劉慧芬
不斷突破創新、活用戲劇轉化人生 盧豐華
找回自己的人生舞台 程湘如
等待定義的未來劇場:一個客體關係理論的看法 洪素珍
在愛中迎向柔韌豐足的人生 陳韻文
劇場療癒,充盈著愛的流動 曾學文
讓心靈沐浴陽光 趙 淼
戲劇性的社會參與藝術 蘇瑤華
自 序 透過藝術轉化社會
1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路上
優雅與平衡
坐上那張椅子
劇場教我的愛情練習——愛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
與心共舞
一心一意
在愛中掙脫社會束縛、自我實現——歌劇《女武神》系列一
實踐你與戀人的精神成長——歌劇《女武神》系列二
華人社會中的女性處境與易卜生的《群鬼》
從《再生緣》和《孟夢之間的時光》,看華人社會中的女性處境
2當藝術滋養人生時
貪
生日的感想和祝福
末日之前的花,新生之後的情書——寫在《桃花與渡伯》演出前
創造是對抗絕望、虛無與死亡的最佳方法
滋養、熱情、紀律
依託藝術但不限於藝術
當愛情遇到文化衝突——從電影《愛情昏迷中》談起
如何面對父母的期待
不斷自我改良、自我創造
重新框架,轉換觀點
擁有「今心」的藝術家
3探問「愛」的劇場
「睡美人」醒來之後——《美麗沉睡者》變奏小史
將傳統戲劇做出演化——《你可以愛我嗎?》創作理念
探問「愛」的劇場
《下一站,出發》(1)——未來在哪裡?
《下一站,出發》(2)——回到影響自己生命最關鍵的地方
4用戲劇轉化社會
探索各種介入社會的戲劇美學形式——戲劇是一道光譜
讓文本跟排練同步進行豐厚完成
運用創新形式做文化創生
運用傳統藝術療癒人心
演員:把個人的故事,變成感動世界的力量
感知社會、理解他人,才是表演的藝術——恐懼、無知、仇恨、渴望,你懂得表演情緒嗎?
5用戲劇增加心理韌性
用戲劇增加心理韌性
老實地活在當下,所在之地就是極樂世界
重新找到生存下去的情感和力量
透過戲劇打開愛的視野,重啟愛的流動
在限制中找到自由
患得患失的愛情
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各自的辛苦,終於被看見
先讓自己開心
相連而獨立
讓我們當快樂放暑假的爸媽
用肢體演繹開啟自閉心房
你像哪個角色?
為自己扛責
讓自己更富有
如果壓力是一顆球
6水面劇療癒技術
團體療效因子
戲劇療癒與動態正念
水面劇戲劇療癒技術三階段
一路的學習和探索
戲劇療癒是一種沉浸式的空間
7藝術‧家‧與我
藝術‧家‧與我
人生故事自己寫
向黎明駛去的美麗河船——火燒庄之後
附錄:近期編導作品與歷年課程/團體
ISBN: 978957693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