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7堂總體經濟課 | 拾書所

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7堂總體經濟課

$ 315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本書為《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改版★★★

想要看懂全球經濟變化,最好的入門書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專文推薦
物價都在漲,只有薪水不漲!
這世界是怎麼了?
• 通貨膨脹是什麼?
• 「名目利率」和「實質利率」有何不同?
• 為什麼「產出」比「貨幣」重要?
• 政府的財經措施,目的其實是要影響人們的「預期心理」。預期心理會如何影響經濟情勢?
• 美國債台高築,在總體經濟上代表什麼含義?
這些問題,都和總體經濟有關,也和群眾的行為與心理、國內和跨國的經濟行為有關。我們在財經新聞中看到的,幾乎都跟總體經濟有關。從事理財投資、商業決策,也必須了解利率、匯率、物價、債務風險等等課題。
既然總體經濟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市面上的總體經濟書籍都是一大堆難懂的方程式跟圖表。這本書用更簡單的方式,來探討總體經濟,它有兩大特色:
• 強調核心觀念和直覺。
• 說明總體變數(如貨幣供給、利率、匯率、物價等)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互相影響。這可以幫助你預期、預估未來情勢。
作者任教於哈佛商學院,本書最先就是在哈佛的課堂上使用,經過多次修正,最後成書,並廣受好評。作者把一般人很難搞懂的總體經濟學,鎖定三大重點:
一、產出(output):如何計算一國所生產的貨品及勞務的價值(GDP),以及為什麼決定我們生活水準的是生產量,而不是貨幣。
二、貨幣(money):貨幣供給是什麼?貨幣的各種「價格」──利率、匯率及物價水準(與通貨膨脹)──如何影響整體經濟?
三、預期心理(expectations):人們對於關鍵的總體變數(如通貨膨脹或利率、匯率變化)有時會產生一種預期,這種預期是有可能自我實現的。

書中還會談到政府的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GDP(國內生產毛額)如何計算、國際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這些都直接關聯到一國的經濟體質好壞,以及成長的可能性。
懂一點總體經濟,可以幫助你看懂財經新聞,更能洞悉政府官員或「專家」的言論,建立你自己的看法。
這本書不會提供當下經濟問題的解方,但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礎知識,幫助你把零散的觀念串連起來。想要看懂全球經濟,這本書是一把鑰匙,讓你在消費、投資、決策時,做更聰明的決定。

作者簡介


姓名:大衛?莫斯David A. Moss
他是哈佛商學院John G. McLean講座教授。1986年自康乃爾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之後他於麻州一家公共政策顧問公司Abt Associates擔任高級經濟學家,1993年7月至哈佛商學院任教。
莫斯教授之前有兩本著作:《社會安全社會化》(Socializing Security)以及《政府為最終的風險管理者》(When All Else Fails: Government as the Ultimate Risk Manager)。他發表過許多文章及案例研究,過去四年在哈佛商學院教授MBA的第一年課程「企業、政府與國際經濟」,十分受到歡迎。
莫斯教授為「社會安全保險全國學會」(National Academy of Social Insurance)的會員。近期成就包括Robert F. Greenhill Award、《美國破產法期刊》(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編輯獎、哈佛商學院學生會傑出教學教師獎、美國風險及保險協會2004年Kulp-Wright Book Award,得獎原因是「風險管理及保險經濟學類最具影響力的出版教科書」。

ISBN: 978986970868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