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歐洲霸權之前: 1250-1350年的世界體系
內容簡介
西元十三世紀時,在整個歐亞大陸普遍存在一個先於現代的世界體系(a pre-modern world system),她認為這個世界體系早在伊曼紐‧華勒斯坦所認定的現代世界體系形成之前就存在了。此外,她也主張「西方的崛起」是從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海上武裝艦隊入侵相對平和的印度洋貿易商圈開始,這不是歐洲內部有什麼特色所導致的結果,而是由於前一個世界體系崩壞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
該書對歐洲霸權形成前的世界體系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首次描述了前現代的世界體系。按照作者的划分,1250-1350年是前現代世界體系的關鍵時期,當時的世界可以划分為三大世界性的體系:歐洲;中東以及亞洲。作者對這三大體系各自的經濟、政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溝通做了詳細的分析。
名人推薦
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
安德烈‧貢德‧法蘭克(Andre Gunder Frank)
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內容簡介
西元十三世紀時,在整個歐亞大陸普遍存在一個先於現代的世界體系(a pre-modern world system),她認為這個世界體系早在伊曼紐‧華勒斯坦所認定的現代世界體系形成之前就存在了。此外,她也主張「西方的崛起」是從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海上武裝艦隊入侵相對平和的印度洋貿易商圈開始,這不是歐洲內部有什麼特色所導致的結果,而是由於前一個世界體系崩壞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
該書對歐洲霸權形成前的世界體系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首次描述了前現代的世界體系。按照作者的划分,1250-1350年是前現代世界體系的關鍵時期,當時的世界可以划分為三大世界性的體系:歐洲;中東以及亞洲。作者對這三大體系各自的經濟、政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溝通做了詳細的分析。
名人推薦
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
安德烈‧貢德‧法蘭克(Andre Gunder Frank)
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珍妮特‧L‧阿布–盧格霍德(Janet Lippman Abu-Lughod)
(生於西元一九二八年八月三日,卒於西元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是位美國社會學家,對世界體系理論和城市社會學有卓越貢獻。
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麻薩諸塞州立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取得她的碩士學位。她從伊利諾大學開始她的教學生涯,接著她又任教於開羅美國大學、麻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和伊利諾州的西北大學,她在這些學校累積了廿年的教書經驗,並且指導了好幾個城市研究計畫。她在一九八七年到紐約市社會研究新學院的研究所擔任教授,她在這裡一直教到一九九八年退休,得到了榮譽教授的禮遇。她發表超過一百篇的論文,出版了十三本書,主題都是跟城市社會學、世界體系的發展與改革動力以及中東各城市有關,其中有本關於開羅的歷史:《開羅:一○○一年的城市勝利》(Cairo: 1001 Years of the City Victorious),至今都被視為是書寫該城市的經典之作。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於一九七六年獲得約翰‧古根漢紀念基金會的社會學研究奬金。
阿布-盧格霍德有一本讓她聲名大噪的著作:《歐洲霸權之前:西元一二五○年至一三五○年年的世界體系》(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她在書中倡議,西元十三世紀時,在整個歐亞大陸普遍存在一個先於現代的世界體系(a pre-modern world system),她認為這個世界體系早在伊曼紐‧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認定的現代世界體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形成之前就存在了。此外,她也主張「西方的崛起」是從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海上武裝艦隊入侵相對平和的印度洋貿易商圈開始,這不是歐洲內部有什麼特色所導致的結果,而是由於前一個世界體系崩壞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
她出版了好幾本關於美國城市的書,廣受歡迎,其中包括了《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美國的全球城市》(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America’s Global Cities)以及《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的種族、空間和暴動》(Race, Space, and Riots in Chicago, New York, and Los Angeles)。
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於西元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世於紐約,享年八十五歲。
譯者簡介
杜憲兵
歷史學博士,現任職于天津師範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史、醫學社會史、英帝國史。譯有《全球史是什麼》。
何美蘭
歷史學博士,現為河北師範大學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全球史、南亞和東南亞歷史文化研究和語言教學工作。譯有《巫術與獵巫:一部全球史》、《現代印尼史》等。
武逸天
首都師範大學全球史方向碩士,英國華威大學歷史學博士在讀。
珍妮特‧L‧阿布–盧格霍德(Janet Lippman Abu-Lughod)
(生於西元一九二八年八月三日,卒於西元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是位美國社會學家,對世界體系理論和城市社會學有卓越貢獻。
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麻薩諸塞州立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取得她的碩士學位。她從伊利諾大學開始她的教學生涯,接著她又任教於開羅美國大學、麻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和伊利諾州的西北大學,她在這些學校累積了廿年的教書經驗,並且指導了好幾個城市研究計畫。她在一九八七年到紐約市社會研究新學院的研究所擔任教授,她在這裡一直教到一九九八年退休,得到了榮譽教授的禮遇。她發表超過一百篇的論文,出版了十三本書,主題都是跟城市社會學、世界體系的發展與改革動力以及中東各城市有關,其中有本關於開羅的歷史:《開羅:一○○一年的城市勝利》(Cairo: 1001 Years of the City Victorious),至今都被視為是書寫該城市的經典之作。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於一九七六年獲得約翰‧古根漢紀念基金會的社會學研究奬金。
阿布-盧格霍德有一本讓她聲名大噪的著作:《歐洲霸權之前:西元一二五○年至一三五○年年的世界體系》(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她在書中倡議,西元十三世紀時,在整個歐亞大陸普遍存在一個先於現代的世界體系(a pre-modern world system),她認為這個世界體系早在伊曼紐‧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認定的現代世界體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形成之前就存在了。此外,她也主張「西方的崛起」是從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海上武裝艦隊入侵相對平和的印度洋貿易商圈開始,這不是歐洲內部有什麼特色所導致的結果,而是由於前一個世界體系崩壞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
她出版了好幾本關於美國城市的書,廣受歡迎,其中包括了《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美國的全球城市》(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America’s Global Cities)以及《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的種族、空間和暴動》(Race, Space, and Riots in Chicago, New York, and Los Angeles)。
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於西元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世於紐約,享年八十五歲。
譯者簡介
杜憲兵
歷史學博士,現任職于天津師範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史、醫學社會史、英帝國史。譯有《全球史是什麼》。
何美蘭
歷史學博士,現為河北師範大學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全球史、南亞和東南亞歷史文化研究和語言教學工作。譯有《巫術與獵巫:一部全球史》、《現代印尼史》等。
武逸天
首都師範大學全球史方向碩士,英國華威大學歷史學博士在讀。
內容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發展中的體系研究
第一部歐洲亞體系 從古老帝國中浮現
第二章 香檳集市
第三章 布魯日與根特
第四章 熱那亞與威尼斯的海上商人
第二部中東腹地 通往東方的三條路線
第五章 蒙古人與東北通道
第六章 辛巴達之路: 巴格達與波斯灣
第七章 馬穆路克時期開羅的貿易壟斷
第三部亞洲 印度洋體系一分為三
第八章 印度次大陸
第九章 馬六甲海峽
第十章 中國的資源
結論
第十一章 重組13世紀世界體系
第一章 發展中的體系研究
第一部歐洲亞體系 從古老帝國中浮現
第二章 香檳集市
第三章 布魯日與根特
第四章 熱那亞與威尼斯的海上商人
第二部中東腹地 通往東方的三條路線
第五章 蒙古人與東北通道
第六章 辛巴達之路: 巴格達與波斯灣
第七章 馬穆路克時期開羅的貿易壟斷
第三部亞洲 印度洋體系一分為三
第八章 印度次大陸
第九章 馬六甲海峽
第十章 中國的資源
結論
第十一章 重組13世紀世界體系
ISBN: 978986974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