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練習(捕獲設計靈感發見隱藏創意) | 拾書所

觀察的練習(捕獲設計靈感發見隱藏創意)

$ 342 元 原價 342
內容簡介


書名:觀察的練習:捕獲設計靈感,發見隱藏創意
原文書名:観察の練習

內容簡介

創意的種子就藏在日常中的小小不尋常

56個體驗式觀察練習

找生活的亮點,培養你的設計師之眼





‧21_21 DESIGN SIGHT〈單位展〉策展概念統籌菅俊一初著作

‧日本甫上市旋即登上Amazon藝術設計類第一名

‧2018年慶應大學環資學院收錄書中內容為新生入學小論文試題





草皮•螺栓•垃圾桶……

我到底看了什麼?

為什麼設計師竟能從中找到靈感?!



世上沒有無趣的東西,只有無趣的眼睛;

「發現創意」不靠天賦或運氣,而是「觀察技術」的累積。

運用隨時隨地可實踐的微訓練,逐步提升對生活的意識和關注,強化心智的敏銳度;

就能在日復一日的常態下,捉住小小的不尋常,進而導出創新的突破口。





【本書特色】

➤體驗式閱讀

本書從生活俯拾皆是的場景中精選出56個「案情不單純」範例,

所有範例均配有照片,供讀者觀察和思考。

翻至次頁後,即可參考作者的紀錄,一窺其腦內創意思考過程,

練習以設計師的視角「著眼、推理和發現」。





➤文字特效設計

翻閱書頁,字裡行間不時蹦出充滿玩心的特效設計;

這些效果不僅蘊含呼應主題的巧思,也將閱讀變成一趟驚喜的探索之旅,

帶領讀者拋棄固有的慣性,以鮮活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讀者好評】

 ➤一本簡潔有力又富刺激性的好書。彷彿做了一場大腦體操,雖然讀起來毫無負擔很快就看完了,但書中將我們的刻板想法打成碎片,帶有解謎的性質,非常有趣!



➤本書的「練習」樂趣有二,一是設計方面的探討及解決問題的練習;另一個極大的樂趣則是「鍛練導引書」的呈現方式,帶給大家啟蒙:「原來只要這樣練習,任誰都能掌握住這份觀察的感覺」。



➤旅行時,偶然發現和書中相同的場景,並沉浸在同樣的感觸中,內心覺得有點感動,若能陶養這種察覺不尋常的感性,想必生活會更加有趣!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菅俊一
學者/影像作家
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部綜合設計學科專任講師

一九八〇年出生於東京,從事的活動主軸乃以人類知覺能力作為基礎,進行創新表現的研究、開發,並將之應用在各式媒體上,同時向社會提案。主要的工作有NHKE電視台「2355/0655」ID影像、21_21DESIGN SHGHT「單位展」概念統籌、21_21DESIGN SHGHT「Athlete展」展覽總監。著作有《差分》(暫譯,共著,美術出版社,2009年)、《視線》(暫譯,Voyager,2014年)、《行動經濟學漫畫 人們的怪奇行為》(暫譯,共著,Magazine House,2017年)

主要得獎紀錄有D&AD 黃鉛筆獎等。

http://blog.syunichisuge.com/


譯者簡介

王淑儀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曾任報社編譯、出版社長工。以小說散文療養身心,兼與平假名、片假名馬拉松賽跑中。龜速啃書譯書;超速買書堆書。譯有《太宰治的人生筆記》、《裝釘考》、《器之手帖2 食器》、《想要一起生活的器物》等作品。





內容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從痕跡推斷

1-1 看似一路平坦的步道,其實……

1-2 無意識中走出的最短路徑

1-3 整齊排列的垃圾

1-4 盒子內的紀錄

1-5 以最低價買到的絕版珍品

1-6 靠自己預測下一步

1-7 現場檢證的極限



第二章 察覺先入為主的思考

2-1 早已看慣的色彩組合

2-2 醬汁描繪的軌跡

2-3 最短的路徑在店裡

2-4 胃內皮、腸膚、科科科

2-5 泡沫少的洗碗精

2-6 統一設計的按鈕讓人的不安

2-7 推翻預設條件



第三章 用新指標判斷

3-1 讓感測器感應的手指

3-2 美味的定義

3-3 聽聲辨長度

3-4 換個單位,秒懂

3-5 假裝是這樣吧!

3-6 將計就計躲過電腦搜尋的方法

3-7 後來加上的記號



第四章 適應當下環境

4-1 超薄垃圾筒的設計理念

4-2 從窗戶看到的招牌

4-3 最適合雪國的垃圾收集所

4-4 鐵捲門的內側是……

4-5 腳踏車停放處的使用方法

4-6 自我代言的T恤

4-7 一張包裝紙的三種標示



第五章 發掘世界的構造

5-1 一個動作,兩種功能

5-2 彌補不足的包裝外層

5-3 「歡迎光臨」潛藏的意思

5-4 雙色鉛筆的祕密

5-5 誤植是怎樣產生的

5-6 冬夜裡的鳴笛聲

5-7 包裝紙上的訊息



第六章 推測理解的速度

6-1 用顏文字拼成的電子郵件地址

6-2 搞不懂「普通」是什麼的時候

6-3 找零的順序

6-4 「禁止使用」的傳達方式

6-5 白線的內與外

6-6 直覺按下的按鈕

6-7 誰都能察覺異樣的形態



第七章 找出真實的根據

7-1 讓人誤認因果的時機

7-2 撫平皺紋的千圓鈔票

7-3 見到理想中的風的姿態

7-4 真實感的發生

7-5 記憶的線索

7-6 加強風勢的裝置

7-7 潛在的記憶



第八章 帶動訊息的溝通

8-1 流過地下的清澈液體

8-2 引起注意的新手法

8-3 穿過喧鬧的聲音

8-4 需要特別解釋的箭頭

8-5 慣用字句的涵義

8-6 菜單上的兩種標示法

8-7 捷足先登的警告標示





ISBN: 9789579199476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