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完大明史 | 拾書所

一口氣讀完大明史

$ 285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一口氣讀完大明史


內容簡介

還我河山

張士誠死後,形勢漸趨明朗:朱元璋占據了江南大片的富庶地區,中國北方廣袤的疆土仍屬元朝統治者。一場決鬥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是元朝畢竟是正統的統治者,如果和元朝作戰,勝了還好,一旦敗了,就是無盡的深淵,無一絲生機可言。所以朱元璋只有一個選擇:打敗元朝。要打敗一個統治多年的統治者,需要的是穩紮穩打。朱元璋決定,先進攻山東,打掉元朝面對江南的屏障,然後再一點一點吞掉它周圍的城市,直到元都成為一座孤島,再一舉拿下。因此,山東之戰至關重要。

擴大地盤和收復人心這兩件事,對朱元璋來說是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的。在大軍出發前,朱元璋給所有的士兵立下了嚴格的紀律,要求他們破城之後不要危害老百姓的利益。他還寫了一封檄文發給齊、魯、河、洛、燕、薊、秦、晉等地的人民,歷數了元朝的暴虐,然後表示自己起兵是不忍看生靈塗炭,不得已而為之。宣傳工作做得極其確實。

但是這樣一個重要的省份似乎沒有戰鬥力,沒經過幾場戰役,再加上勸降工作得力,山東就被「和平演變」成了朱元璋的地盤。元都也因此失去了最直接的一道屏障。
這些年,朱元璋的統治欲望在漸漸膨脹,但他與其他起義軍領導者有著很大的不同,他的內心十分沉鬱,城府極深,且有強大的忍耐力。皇帝誰都想做,但即使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他也沒有急於享受帝王的生活,因為,時機一直沒到。而此時,當他收復了山東,又攻下開封、平定河南、攻克潼關後,終於可以說勝利在望了。

西元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定應天為國都,年號洪武,國號大明。

當皇帝這事,還有個小插曲。從朱元璋內心講,他肯定想當皇帝想得要死,可是表面上故作清心寡欲,還要他的臣子再三請求,方才「勉強」答應,一副得了便宜又賣乖的模樣。

朱元璋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們家祖宗四代都追封了。第二件事,就是論功行賞。後來還想封官給一些外戚,但是被馬皇后讕言勸阻。

開國後的朱元璋,一面「無為而治」,一面廣招賢能,一邊制定各種律法,一邊設辦學校,忙得不亦樂乎。作為一個過過苦日子的人,朱元璋明白百姓要的是什麼;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能使天下太平、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那麼,就會有無數個李元璋、王元璋站起來反他。他不容許自己打來的天下,自己卻守不住。所以他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很勤政。朱元璋的勤奮,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當中實屬少見,甚至勤奮得有點過頭。無論大小事務,他必定親自過問,每天審閱奏摺不計其數,睡眠時間少得可憐,真正是日理萬機。而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居然把這種作風一直保持到駕崩之前。這樣的勤政,算得上是帝王的表率了。

而此時元政權還沒有完全土崩瓦解,朱元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應該說,自從拿下山東後,局勢對朱元璋極其有利。然而朱元璋並沒有因此而失去判斷力。他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那就是南方的士兵,是永遠也不可能在廣袤的北方平原和馬背上長大的民族以騎戰抗衡的。因此,必須制訂周密的進軍計畫。然而征戰的過程實在是乏善可陳,明朝大軍所到之處,元軍不是守將棄城而逃,就是率軍來降。這仗,打得一點懸念都沒有,順利得有些枯燥。當明軍進入通州這個消息傳入元都時,嚇壞了元主妥懽貼睦爾。

他竟然帶著老婆孩子連夜棄城,一口氣跑到了元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元帝放棄了首都,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國家的統治權。假如他能夠和京城共生死,或許史書上會對他有所褒揚。不過,在他看來,能夠活下去要比留名青史來得實在。

西元一三六八年八月二日,朱元璋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攻破了元大都。從此,他不再是草莽流寇,不再是亂臣賊子。從此,他可以名正言順地統治這片土地,統治他的天下。

此時的元朝,雖在名義上已不復存在,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元朝尚有一個最後的希望,就是王保保。而與此人的對決,就是朱元璋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的主要任務。
此時的元順帝,被明軍逼得只能躲在上都。做過皇帝的人自然忍受不了天天風吹日曬的生活,回想起曾經的宮廷享樂,元順帝心裏特別不舒服,他恨不得馬上就回到元都。而此時,他身邊還能用的就只剩下王保保了。於是,他把兵權和所有的希望都一併交給了王保保。

王保保得到了夢寐多時的兵權,自然會竭盡全力,挽救朝廷於危難。如果成功,元朝光復,他王保保也將會永載史冊。而朱元璋這邊當然也不會讓元順帝過得太舒服,他命令徐達、常遇春等人率大軍進攻山西,一舉殲滅王保保。戰場上的王保保確實驍勇善戰,為朱元璋的統一之路製造了很多坎坷,但是他制訂的作戰計畫一開始就錯了,因此他的敗局是早就註定了的。王保保率領自己幾乎所有的軍隊離開太原,然後直攻北平。

而北平城已有重兵把守,王保保此行不會有多大的收穫。但太原就不同了,元朝已經失勢,一座城池對他們的重要性遠高於明軍,如果失去太原,他們將失去進攻的依託,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而如果他們選擇撤軍回援,主動權也早已掌握在明軍手裏,那時候,元軍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事實上,後來戰爭的結果是王保保最後也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他最終棄十萬大軍不顧,自己逃跑了。元朝最後的希望也隨著這十萬大軍的繳械投降而破滅了。

王保保之後,世間再無強將抗衡明朝。就這樣,朱元璋統一了原本就屬於漢族的大好河山,也坐穩了江山。


【知識鏈結】
洪武,指洪大的武功,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年號,用以紀年。由於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不再依附於他人的標誌,所以洪武的產生,標誌著朱元璋正式脫離元朝的統治而另立中央政權的開端。洪武年間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奠定了明朝兩百多年的政治基礎。


本書特色

劉觀其說的歷史,就是好看!
明朝是繼漢唐盛世後又一個興盛的中原王朝,極盛時的明朝,其幅員之廣,不僅遠遠超過漢、唐,還被後來的清朝所繼承並發揚光大!

■給你不一樣的明朝歷史!
大明朝真的不堪一擊嗎?
袁崇煥真是民族英雄嗎?
武宗,一個想當將軍的皇帝,卻把命給玩丟了!
英宗拿戰爭當兒戲,結果一國之君居然當了俘虜!
為什麼由仁人志士組成的東林黨會受到兩代帝王的打擊?
為什麼屢次打敗倭寇的明軍會屢屢敗在女真人手裏?

■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的豐富內容。
明朝,自朱元璋起經過了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仁宗和宣宗在位時期,明朝國力達到了巔峰。在後人的印象中,漢唐盛世一直是中國王朝歷史的驕傲,但是我們真的不應該無視明朝曾經擁有的強大,它不只是存在了二七六年、擁有繁榮的社會經濟、創造了燦爛的社會文化,它還締造了巨大的國家版圖。極盛時的明朝,其幅員之廣,不僅遠遠超過漢唐,還被後來的清朝所繼承並發揚光大,就此奠定了中國今天的國家版圖。

翻開明朝十六位皇帝的簡歷,宣宗以後就難見一個正常的皇帝了。英宗皇帝拿戰爭當兒戲,被宦官糊弄到前線親自指揮,結果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做了俘虜;憲宗皇帝陷入深深的戀母情結中無法自拔,和比自己大十七歲的女人成就了一段畸形愛情,而置國家於不顧;武宗皇帝本來聰明絕頂,卻貪玩一生,不光玩出了花樣,還玩丟了自己的小命;世宗皇帝為了修煉成道,把大半輩子的經歷都用來鑽研煉丹之術,只可惜這是一條歪門邪道難成正果;神宗皇帝更是懶得出了名,白白浪費了一個皇帝的名額。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劉觀其

大學歷史系教授,從小熱愛中華文化精心研究歷史,主要專精於漢、唐、宋、明等朝代,尤其在人物、文化背景方面均有精闢的見解,並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歷史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常常以犀利的言辭、獨特的視角,潑辣的文風道古論今。

著有
《一口氣讀完大漢史》
《一口氣讀完大唐史》
《一口氣讀完大宋史》
《一口氣讀完大明史》
《一口氣讀完大清史》。






內容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千古勵志第一帝

第二章:開國後的屠殺與政治

第三章:強者居之

第四章:朱棣的文治武功

第五章:仁宣之治

第六章:都是太監惹的禍

第七章:「功臣」的下場

第八章: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第九章:弘治中興

第十章:極品皇帝

第十一章:心學創始人

第十二章:嘉靖和他的臺前小丑

第十三章:文武相濟的時代

第十四章:世間只有張居正

第十五章: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十六章:朱常洛的不幸

第十七章:最後一個太監

第十八章:力挽狂瀾孫承宗

第十九章:大廈傾頹,無力回天








ISBN: 9789863922759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