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般涅槃經精要,最惡的人也能成佛的智慧:開發每個人本有的覺性
內容簡介
《大般涅槃經》為您破解實修最難解的誤區:
1.入涅槃到底是什麼狀態?
2.佛陀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嗎?
3.涅槃是無常的還是永恆的?
4.為什麼無論世間人說有我、無我,都是顛倒?
5.為何一切顛倒都是苦?顛倒是真實嗎?
6.佛陀的金剛智,能治療眾生所有的病苦及消除所有的眾罪嗎?
7.無常之因會生出常的現象嗎?
8.內在的神通與外在的神通有何不同?
9.菩薩修行大涅槃所得的神通,是什麼樣的?
10.為什麼說一闡提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11.眾生的業報身千差萬別,怎麼會具有相同的一種佛性呢?
12.為何說佛性是恆常的,不在內也不在外?
13.顛倒就不是真實的,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14.要如何滅除不清淨的色,而獲得解脫而清淨的色?
15.是因煩惱才有身;還是因為有身,然後才有煩惱的呢?
《大般涅槃經》的核心即是「人人本具佛性」,也就是佛性潛藏在自己的心中。學佛不相信自己有佛性,這是人們不能成佛的重要原因。在本經的觀念中,可說只有不行善的人,沒有不具善心的人,這正是儒家常說的「人皆有惻隱之心」,行事殘暴惡劣的人,仍舊有慈悲的本質。眾生成佛的根本依據在於人人都有一個本性無瑕的淨心,即是清淨心性。
這個本淨之心是沒有形體的純精神存在。佛陀要我們去認知「佛性」,就是針對我們這個內在的心性。「佛性」不是神我、靈魂、梵,而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存在於內心的覺悟能力。只要頓悟佛性,我們就能大自在地生活在塵世之中。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純陀品第二:
佛接受了純陀的最後供養,而拒絕了純陀請佛久住,莫入般涅槃的請求。佛陀也說佛具常命、常力、常安樂、常無礙辯才等常住五果。說明平時供養和最後供養,同等果報與功德。
哀歎品第三:
大眾哀請住世,佛陀給以慰語,並告諸比丘不應思惟諸佛長壽短壽,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長存。有為有生滅,有變化的事物,其體性本來就是無常遷變的。涅槃就是恆常,如來法身恆常,不能把有常看成無常。一旦有生,則不能永住,直到煩惱生死盡了之時,即得涅槃寂滅,而超越生滅變化無常之法,才是真正的安穩快樂。
長壽品第四:
佛陀為諸比丘們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了知常、樂、我、淨,離四顛倒。更為迦葉菩薩說佛身長壽的菩薩因行,以平等心視諸眾生,如來常住不變易法,世出世間的差別,涅槃即法性義,佛法僧三歸依處等。
金剛身品第五:
佛為迦葉宣說如來法身常住、金剛不壞。
名字功德品第六:
佛宣說此《大般涅槃經》的名義和所具的功德。
四相品第七之上:
佛為迦葉說如來常住不變易義。又如來隨順世間神通變化,已於無量劫中成佛,更示現種種色相化眾。
四相品第七之下:
犯了重罪的人能不成佛道,是沒有道理的,一闡提如果盡滅的話,就不能再叫做一闡提了。
邪正品第九
佛為迦葉菩薩說明佛法非波旬所能破壞。佛陀流淚,一為憐憫魔王及其徒眾,必墮地獄,受無量苦。二為憐憫眾生愚癡,不辨正邪,斷送聞法機緣。
四諦品第十
佛為迦葉菩薩說明修習甚深四聖諦法。
本書特色
為什麼惡念多的人,也可以成佛!
如何從表面的惡,看見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
佛教的普世價值與精神,無非是從入世的修行開創理想的人生。而這只有從佛性入手才是根本,大般涅槃經正是佛性論的根本經典。透過本經,可以從一切有情身上看見他們與自己的佛性,讓您在成佛的路上,照見自心、頓悟佛性、成就生命的圓滿與大自在。
內容簡介
《大般涅槃經》為您破解實修最難解的誤區:
1.入涅槃到底是什麼狀態?
2.佛陀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嗎?
3.涅槃是無常的還是永恆的?
4.為什麼無論世間人說有我、無我,都是顛倒?
5.為何一切顛倒都是苦?顛倒是真實嗎?
6.佛陀的金剛智,能治療眾生所有的病苦及消除所有的眾罪嗎?
7.無常之因會生出常的現象嗎?
8.內在的神通與外在的神通有何不同?
9.菩薩修行大涅槃所得的神通,是什麼樣的?
10.為什麼說一闡提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11.眾生的業報身千差萬別,怎麼會具有相同的一種佛性呢?
12.為何說佛性是恆常的,不在內也不在外?
13.顛倒就不是真實的,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14.要如何滅除不清淨的色,而獲得解脫而清淨的色?
15.是因煩惱才有身;還是因為有身,然後才有煩惱的呢?
《大般涅槃經》的核心即是「人人本具佛性」,也就是佛性潛藏在自己的心中。學佛不相信自己有佛性,這是人們不能成佛的重要原因。在本經的觀念中,可說只有不行善的人,沒有不具善心的人,這正是儒家常說的「人皆有惻隱之心」,行事殘暴惡劣的人,仍舊有慈悲的本質。眾生成佛的根本依據在於人人都有一個本性無瑕的淨心,即是清淨心性。
這個本淨之心是沒有形體的純精神存在。佛陀要我們去認知「佛性」,就是針對我們這個內在的心性。「佛性」不是神我、靈魂、梵,而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存在於內心的覺悟能力。只要頓悟佛性,我們就能大自在地生活在塵世之中。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純陀品第二:
佛接受了純陀的最後供養,而拒絕了純陀請佛久住,莫入般涅槃的請求。佛陀也說佛具常命、常力、常安樂、常無礙辯才等常住五果。說明平時供養和最後供養,同等果報與功德。
哀歎品第三:
大眾哀請住世,佛陀給以慰語,並告諸比丘不應思惟諸佛長壽短壽,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長存。有為有生滅,有變化的事物,其體性本來就是無常遷變的。涅槃就是恆常,如來法身恆常,不能把有常看成無常。一旦有生,則不能永住,直到煩惱生死盡了之時,即得涅槃寂滅,而超越生滅變化無常之法,才是真正的安穩快樂。
長壽品第四:
佛陀為諸比丘們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了知常、樂、我、淨,離四顛倒。更為迦葉菩薩說佛身長壽的菩薩因行,以平等心視諸眾生,如來常住不變易法,世出世間的差別,涅槃即法性義,佛法僧三歸依處等。
金剛身品第五:
佛為迦葉宣說如來法身常住、金剛不壞。
名字功德品第六:
佛宣說此《大般涅槃經》的名義和所具的功德。
四相品第七之上:
佛為迦葉說如來常住不變易義。又如來隨順世間神通變化,已於無量劫中成佛,更示現種種色相化眾。
四相品第七之下:
犯了重罪的人能不成佛道,是沒有道理的,一闡提如果盡滅的話,就不能再叫做一闡提了。
邪正品第九
佛為迦葉菩薩說明佛法非波旬所能破壞。佛陀流淚,一為憐憫魔王及其徒眾,必墮地獄,受無量苦。二為憐憫眾生愚癡,不辨正邪,斷送聞法機緣。
四諦品第十
佛為迦葉菩薩說明修習甚深四聖諦法。
本書特色
為什麼惡念多的人,也可以成佛!
如何從表面的惡,看見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
佛教的普世價值與精神,無非是從入世的修行開創理想的人生。而這只有從佛性入手才是根本,大般涅槃經正是佛性論的根本經典。透過本經,可以從一切有情身上看見他們與自己的佛性,讓您在成佛的路上,照見自心、頓悟佛性、成就生命的圓滿與大自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梁崇明/編譯
台灣台中人,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長期從事佛學導讀,佛學書籍編撰出版工作。已發表作品有《心相知機》、《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佛事儀軌》、《不淨觀》、《不執著的幸福》、《轉運開心菩薩道》、《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表》、《我在山中遇見禪師》、《不要理他的智慧:看清真相、不再動怒的禪修原則》。
梁崇明/編譯
台灣台中人,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長期從事佛學導讀,佛學書籍編撰出版工作。已發表作品有《心相知機》、《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佛事儀軌》、《不淨觀》、《不執著的幸福》、《轉運開心菩薩道》、《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表》、《我在山中遇見禪師》、《不要理他的智慧:看清真相、不再動怒的禪修原則》。
內容目錄
目錄
序
導讀
本經
第01卷 序品第一
佛陀將進入涅槃是什麼狀態?
第02卷 純陀品第二 哀歎品第三
到達了有的彼岸,就能得到真正無上的快樂嗎?
世間的常樂我淨,與出世間的常樂我淨,有何不同?
第03卷 長壽品第四 金剛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
出世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如果佛就是常法的話,為何不經常顯現?
第04卷 四相品第七之上
為何凡夫煩惱滅後,又一再地生起煩惱;佛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
嗎?
第05卷 四相品第七之下
佛積聚了無量的妙法珍寶,佛還有秘密隱藏嗎?
第06卷 四依品第八
佛是無常變易的嗎?涅槃是無常的還是永恆的?
第07卷 邪正品第九 四諦品第十 四倒品第十一
世間人說有我,世間人說無我,為什麼都是顛倒?
第08卷 如來性品第十二 文字品第十三 鳥喻品第十四
如果我是常的話,應該住在何處?雖說有我又不知我的真性,能算是解脫
嗎?
第09卷 月喻品第十五 菩薩品第十六
如來的本性其實沒有涅槃,為何眾生說如來已經確實涅槃?如來的本性真實
沒有生滅,為何要示現生滅?
第10卷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 現病品第十八
斷善根的惡人一闡提,假如能生善心,還是叫做一闡提人嗎?
第11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上
為何一切眾生在下苦中,錯誤認為是快樂?什麼是菩薩真正的樂?
第12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中
為何一切顛倒都是苦?顛倒是真實嗎?
第13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下
心的性質是常還是無常的?外道的常樂我淨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
第14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一
菩薩的真實思惟是什麼樣子的?
第15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二
空有哪幾種?菩薩的空是哪一種?
第16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三
世間的疑惑是那些?這跟菩薩的所知、所見、所覺是一樣的嗎?
第17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四
佛陀世尊的金剛智,能治療眾生所有的病苦及消除所有的眾罪嗎?
第18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五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無常之因會生出常的現象嗎?
為什麼如來雖然為了一切眾生而演說諸法,但實際上並沒有說?
第19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一
菩薩執持大涅槃鏡會看見什麼樣的景象?
第20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二
為何修行大涅槃的人,能以一相觀察,不會生起眾生的差別相?
第21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三
為何貪愛有如偽善的仇敵?是如何欺騙迷惑眾生的?
第22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四
內在的神通與外在的神通有何不同?菩薩修行大涅槃所得的神通,是什麼樣的?
一闡提人、犯四重禁罪、誹謗大乘經等以及造作五逆罪的人,能證得涅槃嗎?
第23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五
涅槃之樂,是外受而樂嗎?諸佛的樂是哪二種樂?
第24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六
為什麼說一闡提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第25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
沒有依中道而行,能見到佛性嗎?無我的斷見,能見到佛性嗎?
第26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二
為何說一切現象皆都沒有真實的我存在,但是涅槃卻真實有我呢?
第27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三
為何眾生之身,其差別很大,都是不相同的,怎麼會說具有相同一種佛性呢?
第28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四
佛身是否有邊際?佛是否有形相?如果沒有,是怎麼能看見的?
第29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五
菩薩是修習哪兩種法,才不被四種顛倒的暴風吹動?
第30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六
外道與眾生所說的有我是什麼樣子的?與真實的我有何不同?
要怎麼樣才能明白非無我也非有我,既無我也既有我?
第31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
佛性是在過去,在未來,還是在現在呢?
第32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二
疑惑是執著嗎?什麼是斷了善根的人?
第33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三
為何說佛性是恆常的,不在內也不在外?
第34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四
一切有漏的現象,就是顛倒嗎?顛倒就不是真實的,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第35卷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上
要如何滅除無我的色,而獲得解脫的真我之色?要如何滅除不清淨的色,而獲得解脫而清淨的色?
第36卷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下
是因煩惱才有身;還是因為有身,然後才有煩惱的呢?
序
導讀
本經
第01卷 序品第一
佛陀將進入涅槃是什麼狀態?
第02卷 純陀品第二 哀歎品第三
到達了有的彼岸,就能得到真正無上的快樂嗎?
世間的常樂我淨,與出世間的常樂我淨,有何不同?
第03卷 長壽品第四 金剛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
出世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如果佛就是常法的話,為何不經常顯現?
第04卷 四相品第七之上
為何凡夫煩惱滅後,又一再地生起煩惱;佛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
嗎?
第05卷 四相品第七之下
佛積聚了無量的妙法珍寶,佛還有秘密隱藏嗎?
第06卷 四依品第八
佛是無常變易的嗎?涅槃是無常的還是永恆的?
第07卷 邪正品第九 四諦品第十 四倒品第十一
世間人說有我,世間人說無我,為什麼都是顛倒?
第08卷 如來性品第十二 文字品第十三 鳥喻品第十四
如果我是常的話,應該住在何處?雖說有我又不知我的真性,能算是解脫
嗎?
第09卷 月喻品第十五 菩薩品第十六
如來的本性其實沒有涅槃,為何眾生說如來已經確實涅槃?如來的本性真實
沒有生滅,為何要示現生滅?
第10卷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 現病品第十八
斷善根的惡人一闡提,假如能生善心,還是叫做一闡提人嗎?
第11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上
為何一切眾生在下苦中,錯誤認為是快樂?什麼是菩薩真正的樂?
第12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中
為何一切顛倒都是苦?顛倒是真實嗎?
第13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下
心的性質是常還是無常的?外道的常樂我淨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
第14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一
菩薩的真實思惟是什麼樣子的?
第15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二
空有哪幾種?菩薩的空是哪一種?
第16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三
世間的疑惑是那些?這跟菩薩的所知、所見、所覺是一樣的嗎?
第17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四
佛陀世尊的金剛智,能治療眾生所有的病苦及消除所有的眾罪嗎?
第18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五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無常之因會生出常的現象嗎?
為什麼如來雖然為了一切眾生而演說諸法,但實際上並沒有說?
第19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一
菩薩執持大涅槃鏡會看見什麼樣的景象?
第20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二
為何修行大涅槃的人,能以一相觀察,不會生起眾生的差別相?
第21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三
為何貪愛有如偽善的仇敵?是如何欺騙迷惑眾生的?
第22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四
內在的神通與外在的神通有何不同?菩薩修行大涅槃所得的神通,是什麼樣的?
一闡提人、犯四重禁罪、誹謗大乘經等以及造作五逆罪的人,能證得涅槃嗎?
第23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五
涅槃之樂,是外受而樂嗎?諸佛的樂是哪二種樂?
第24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六
為什麼說一闡提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第25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
沒有依中道而行,能見到佛性嗎?無我的斷見,能見到佛性嗎?
第26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二
為何說一切現象皆都沒有真實的我存在,但是涅槃卻真實有我呢?
第27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三
為何眾生之身,其差別很大,都是不相同的,怎麼會說具有相同一種佛性呢?
第28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四
佛身是否有邊際?佛是否有形相?如果沒有,是怎麼能看見的?
第29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五
菩薩是修習哪兩種法,才不被四種顛倒的暴風吹動?
第30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六
外道與眾生所說的有我是什麼樣子的?與真實的我有何不同?
要怎麼樣才能明白非無我也非有我,既無我也既有我?
第31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
佛性是在過去,在未來,還是在現在呢?
第32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二
疑惑是執著嗎?什麼是斷了善根的人?
第33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三
為何說佛性是恆常的,不在內也不在外?
第34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四
一切有漏的現象,就是顛倒嗎?顛倒就不是真實的,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第35卷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上
要如何滅除無我的色,而獲得解脫的真我之色?要如何滅除不清淨的色,而獲得解脫而清淨的色?
第36卷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下
是因煩惱才有身;還是因為有身,然後才有煩惱的呢?
ISBN: 978986975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