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原文書名:2025年 日本の農業ビジネス2025 農業關鍵字
中文書名:
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旗下的公共政策智庫——21世紀政策研究所主導的研究會「開創新型態農產業」的研究成果結晶。學者群將原本的報告的內容加以修正增補,再由講談社的現代新書系列出版成書。書中具體且翔實地探討了5年甚至10年後的日本農業樣貌。
長期仰賴農政單位、農協主導的日本農業,目前正逐漸脫胎換骨,農企業也陸續地在日本各地出現。研究會除了走訪日本國內各地實際發展「新型態農業」的農企業,實際走訪荷蘭及丹麥等農業出口大國,針對日本農業的未來,進行了多方的考察與評估。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作者群從農業政策及現行制度的觀點出發,勾勒出日本未來應邁向的「新型態農業」樣貌。
在少子高齡化趨勢急速深化之下,日本的經濟、社會都面臨了重大的變革,農業也不例外。日本國內飲食相關的市場需求前景看淡,農家因高齡化而無法再從事農務,農地則出現了廢耕地增加,或變更為住宅及太陽能發電用地的情況。這些現象,讓日本農業看似步步邁向夕陽產業,但其實它正一點一滴地在改變。
本書就以這些變革的萌芽為主軸,深入探討日本該如何茁壯成實力堅強的農業出口大國。
增田寬也的《地方消滅》裡描述:日本國內人口集中三大都市圈,其他地區高齡化、少子化加劇,預估2040年日本49.8%市區町村面臨滅絕。其中,日本農業區挑戰特別嚴峻,日本農業後繼無人。
臺灣「地方消滅」的速度也緊追日本。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年臺灣人口達高峰後,成長曲線就會反轉下滑。人口外流、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浪潮,加上極端氣候帶來的高溫與旱澇,對臺灣農業、農村、農民會帶來嚴峻挑戰。
「2025年,是臺灣農業轉型關鍵時刻。」轉型成功,臺灣農村將有望像歐洲適宜人居;轉型失敗,可能步上落後國家處境,基礎建設崩壞,垃圾與廢棄物橫流。因此,每一步都得謹慎踏穩。
「社會5.0」概念,將發展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可解決高齡化、少子化、環境與能源等社會課題,農業亦如是。農業隨附在新科技身邊,將華麗變臉,成為全新型態的明星產業。
本書特色
.一群關心日本農業學者,針對日本農業經過多年現地採訪所發表的論文集結。是關切農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
.臺灣的主客觀因素都與日本相仿,近年來一樣也受到人口萎縮與國際自由貿易的衝擊,臺灣農業與日本一樣仍有機會。本書即在探究「機會在哪?」
.「從心態到政策都要大刀闊斧地改變」,這是作者群的結論,日本經驗則是臺灣「已經發生的未來」。
.本書也收錄專章來討論臺灣農業目前的困境,缺工、極端氣候、人口結構改變已經出現在臺灣。
中文書名:
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旗下的公共政策智庫——21世紀政策研究所主導的研究會「開創新型態農產業」的研究成果結晶。學者群將原本的報告的內容加以修正增補,再由講談社的現代新書系列出版成書。書中具體且翔實地探討了5年甚至10年後的日本農業樣貌。
長期仰賴農政單位、農協主導的日本農業,目前正逐漸脫胎換骨,農企業也陸續地在日本各地出現。研究會除了走訪日本國內各地實際發展「新型態農業」的農企業,實際走訪荷蘭及丹麥等農業出口大國,針對日本農業的未來,進行了多方的考察與評估。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作者群從農業政策及現行制度的觀點出發,勾勒出日本未來應邁向的「新型態農業」樣貌。
在少子高齡化趨勢急速深化之下,日本的經濟、社會都面臨了重大的變革,農業也不例外。日本國內飲食相關的市場需求前景看淡,農家因高齡化而無法再從事農務,農地則出現了廢耕地增加,或變更為住宅及太陽能發電用地的情況。這些現象,讓日本農業看似步步邁向夕陽產業,但其實它正一點一滴地在改變。
本書就以這些變革的萌芽為主軸,深入探討日本該如何茁壯成實力堅強的農業出口大國。
增田寬也的《地方消滅》裡描述:日本國內人口集中三大都市圈,其他地區高齡化、少子化加劇,預估2040年日本49.8%市區町村面臨滅絕。其中,日本農業區挑戰特別嚴峻,日本農業後繼無人。
臺灣「地方消滅」的速度也緊追日本。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年臺灣人口達高峰後,成長曲線就會反轉下滑。人口外流、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浪潮,加上極端氣候帶來的高溫與旱澇,對臺灣農業、農村、農民會帶來嚴峻挑戰。
「2025年,是臺灣農業轉型關鍵時刻。」轉型成功,臺灣農村將有望像歐洲適宜人居;轉型失敗,可能步上落後國家處境,基礎建設崩壞,垃圾與廢棄物橫流。因此,每一步都得謹慎踏穩。
「社會5.0」概念,將發展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可解決高齡化、少子化、環境與能源等社會課題,農業亦如是。農業隨附在新科技身邊,將華麗變臉,成為全新型態的明星產業。
本書特色
.一群關心日本農業學者,針對日本農業經過多年現地採訪所發表的論文集結。是關切農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
.臺灣的主客觀因素都與日本相仿,近年來一樣也受到人口萎縮與國際自由貿易的衝擊,臺灣農業與日本一樣仍有機會。本書即在探究「機會在哪?」
.「從心態到政策都要大刀闊斧地改變」,這是作者群的結論,日本經驗則是臺灣「已經發生的未來」。
.本書也收錄專章來討論臺灣農業目前的困境,缺工、極端氣候、人口結構改變已經出現在臺灣。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旗下的公共政策智庫——21世紀政策研究所主導的研究會「開創新型態農產業」的研究成果結晶。學者群將原本的報告的內容加以修正增補,再由講談社的現代新書系列出版成書。書中具體且翔實地探討了5年甚至10年後的日本農業樣貌。
大泉一貫
1949年生,宮城大學榮譽教授、農業經營管理學者,著有《充滿希望的日本農業論》(希望の日本農業論)等書。
本間正義
1951年生,東京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農業經濟學者,著有《現代日本農業的政策形成過程》(現代日本農業の政策過程)等。
森川博之
1965年生,東京大學尖端科技研究中心教授,資訊網絡專家。
山下一仁
1955年生,佳能全球策略研究所研究主幹,農業政策分析專家,著有《是誰摧毀了日本農業?》(日本の農業を破壊したのは誰か)等書。
八田達夫
1943年生,亞洲成長研究所所長,經濟同友會政策分析中心所長,經濟學者,著有《日本的農林水產業》(日本の農林水産業)等書。
青山浩子
農業媒體工作者,著有《打造強而有力的農業》(強い農業をつくる)等書。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現為專職日文翻譯。
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經營管理等領域之口、筆譯。
興趣是在日本渡假務農。
譯稿指教:[email protected]
本書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旗下的公共政策智庫——21世紀政策研究所主導的研究會「開創新型態農產業」的研究成果結晶。學者群將原本的報告的內容加以修正增補,再由講談社的現代新書系列出版成書。書中具體且翔實地探討了5年甚至10年後的日本農業樣貌。
大泉一貫
1949年生,宮城大學榮譽教授、農業經營管理學者,著有《充滿希望的日本農業論》(希望の日本農業論)等書。
本間正義
1951年生,東京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農業經濟學者,著有《現代日本農業的政策形成過程》(現代日本農業の政策過程)等。
森川博之
1965年生,東京大學尖端科技研究中心教授,資訊網絡專家。
山下一仁
1955年生,佳能全球策略研究所研究主幹,農業政策分析專家,著有《是誰摧毀了日本農業?》(日本の農業を破壊したのは誰か)等書。
八田達夫
1943年生,亞洲成長研究所所長,經濟同友會政策分析中心所長,經濟學者,著有《日本的農林水產業》(日本の農林水産業)等書。
青山浩子
農業媒體工作者,著有《打造強而有力的農業》(強い農業をつくる)等書。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現為專職日文翻譯。
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經營管理等領域之口、筆譯。
興趣是在日本渡假務農。
譯稿指教:[email protected]
內容目錄
目錄
1 邁向農業出口大國之道
日本究竟欠缺什麼?
國土狹小一樣能成為「農業大國」
農業國家的三種類型
「食」與「農」已是密不可分的融合產業
批發市場消失的荷蘭
從「容易種植」到「市場需要」
資訊化是運銷革命的必備條件
丹麥的市場導向農業
最佳品類策略
以「產業聚落」推動農業革命
資訊產業化的園藝
支持農業與食品產業發展的「知識樞紐」
阻礙日本農業發展的因素
邁向農業出口大國之道
與歐洲大相逕庭的日本農協
必須擴增大型農家的理由
法國透過離農政策推動結構改革
日本農業應先以何為目標?
2 自由貿易是良機
國產品與進口品至少還能分庭抗禮的理由
「川普衝擊」殺死了自由貿易?
日本的農業並不弱
國產米和進口米,價差其實並不如關稅數字
日本米的價格約為美國米的2倍
即使零關稅,還是有農家能與外國米抗衡
不必「插秧」的劃時代技術
用ICT來管理整合後的農地
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小麥,有機會反敗為勝
足與世界抗衡的牛肉
養豬業也能自力救濟開創活路
酪農與乳製品面臨運銷模式重整
競爭力薄弱的甜味作物
確立「中級品牌」是農業起飛的關鍵
物力、人力、技術的整套外銷
將日本農業塑造成亞洲農業的典範
3 數位農業的時代
用大數據和雲端技術改變農業
數位農業的時代
運用數據提高生產力
運用ICT找出歉收原因
「健康與食物的關係」也更明確
築起預防糧食損失的防線
「農業共生型」智慧城市
化危機為商機
產官合作,公開所有數據
4 修正農業政策上的錯誤
日本農業必將成長
「日本農產品無法與全球競爭」的謊言
輸贏不是只看「規模」
日本的農地是優質沃土
日本農業保護政策上的重大謬誤
補貼政策的歷史脈絡
美國、歐盟廢除休耕政策的原因
日本也有「直接給付」制度
「高米價」政策究竟誰得利?
日本人飲食習慣的變化
生產者不喜加工和業務用農產品
業態一變,需求也跟著改變
從生產導向到市場導向
農業重大問題:農業與食品產業的關係疏遠
食品產業紛紛逃往海外
與紐西蘭合作,生乳外銷中國
5 在農業的岩層法規中開創新局
結構改革的關鍵在「國家戰略特區」
結構改革才是成長策略的基礎
日本農業結構改革的歷史脈絡
「岩層法規」為何不退場?
「中央主導」正是國家戰略特區的優勢
比「規制改革會議」時代更迅速
最早在特區鬆綁的法令
農業特區的開路先鋒是兩大都會圈
以「地方創生」為目標的特區來接棒
不向反對論調屈服,帶領農業躋身成長產業
6 日本農業將出現轉變
邁向新型態農業先進國家的發展進程
從「生產過剩→生產調節」轉為「生產過剩→出口外銷」
「新型態農產業」的9種類型
市場導向的機制與「食品鏈農業」
其實也有「先進的」產品導向農業
「食品鏈農業」的五種類型
蔬菜的契約耕作與供貨契約
稻米業界因業務用米供給量不足所產生的變化
稻米契作與食品鏈農業
福原農場的案例
營農銷售公司與食品鏈農業
「農商工」的合作型態
外食餐飲企業、食品加工業者跨足農業與6級產業化
仍在發展中的日本食品鏈農業
躋身成長產業,農業要從運銷改革開始
打造企業易於投入的農業環境
企業投入與農地持有
專欄|開啟嶄新農業 商務模式的先鋒
1 丹麥農業/小小農業大國的祕密
2 金子牧場/期以「健育牛」品牌進軍全球市場
3 inochio集團/提供「新農業」建議方案的綜合輔導業
4 伊賀之里mokumoku手作農場/農業主題樂園界之王
5 田中農場/不仰賴補助款的稻作生產
6 內田農場/「100%接單生產」的農業
PLUS|2025年,臺灣農業轉捩點
1 農業缺工主因?勞動人口減少才是隱憂
推動數位服務加乘農業
2 人口結構與膳食型態轉變影響糧食供需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避免蔬果過剩並提升雜糧自給率
3 經驗法則遇見「忽冷忽熱」
氣候不可逆,提升農業調適力
4 模擬未來氣候,考驗農業韌性
實測作物產量變化,順應自然為調適策略
5 資源開發,轉為生態調節
導入生態系統服務,檢視永續資源庫存
6 今日農業如何順應極端氣候?
「作物溫度逆境模擬試驗平台」體驗危機,篩選抗逆種原
1 邁向農業出口大國之道
日本究竟欠缺什麼?
國土狹小一樣能成為「農業大國」
農業國家的三種類型
「食」與「農」已是密不可分的融合產業
批發市場消失的荷蘭
從「容易種植」到「市場需要」
資訊化是運銷革命的必備條件
丹麥的市場導向農業
最佳品類策略
以「產業聚落」推動農業革命
資訊產業化的園藝
支持農業與食品產業發展的「知識樞紐」
阻礙日本農業發展的因素
邁向農業出口大國之道
與歐洲大相逕庭的日本農協
必須擴增大型農家的理由
法國透過離農政策推動結構改革
日本農業應先以何為目標?
2 自由貿易是良機
國產品與進口品至少還能分庭抗禮的理由
「川普衝擊」殺死了自由貿易?
日本的農業並不弱
國產米和進口米,價差其實並不如關稅數字
日本米的價格約為美國米的2倍
即使零關稅,還是有農家能與外國米抗衡
不必「插秧」的劃時代技術
用ICT來管理整合後的農地
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小麥,有機會反敗為勝
足與世界抗衡的牛肉
養豬業也能自力救濟開創活路
酪農與乳製品面臨運銷模式重整
競爭力薄弱的甜味作物
確立「中級品牌」是農業起飛的關鍵
物力、人力、技術的整套外銷
將日本農業塑造成亞洲農業的典範
3 數位農業的時代
用大數據和雲端技術改變農業
數位農業的時代
運用數據提高生產力
運用ICT找出歉收原因
「健康與食物的關係」也更明確
築起預防糧食損失的防線
「農業共生型」智慧城市
化危機為商機
產官合作,公開所有數據
4 修正農業政策上的錯誤
日本農業必將成長
「日本農產品無法與全球競爭」的謊言
輸贏不是只看「規模」
日本的農地是優質沃土
日本農業保護政策上的重大謬誤
補貼政策的歷史脈絡
美國、歐盟廢除休耕政策的原因
日本也有「直接給付」制度
「高米價」政策究竟誰得利?
日本人飲食習慣的變化
生產者不喜加工和業務用農產品
業態一變,需求也跟著改變
從生產導向到市場導向
農業重大問題:農業與食品產業的關係疏遠
食品產業紛紛逃往海外
與紐西蘭合作,生乳外銷中國
5 在農業的岩層法規中開創新局
結構改革的關鍵在「國家戰略特區」
結構改革才是成長策略的基礎
日本農業結構改革的歷史脈絡
「岩層法規」為何不退場?
「中央主導」正是國家戰略特區的優勢
比「規制改革會議」時代更迅速
最早在特區鬆綁的法令
農業特區的開路先鋒是兩大都會圈
以「地方創生」為目標的特區來接棒
不向反對論調屈服,帶領農業躋身成長產業
6 日本農業將出現轉變
邁向新型態農業先進國家的發展進程
從「生產過剩→生產調節」轉為「生產過剩→出口外銷」
「新型態農產業」的9種類型
市場導向的機制與「食品鏈農業」
其實也有「先進的」產品導向農業
「食品鏈農業」的五種類型
蔬菜的契約耕作與供貨契約
稻米業界因業務用米供給量不足所產生的變化
稻米契作與食品鏈農業
福原農場的案例
營農銷售公司與食品鏈農業
「農商工」的合作型態
外食餐飲企業、食品加工業者跨足農業與6級產業化
仍在發展中的日本食品鏈農業
躋身成長產業,農業要從運銷改革開始
打造企業易於投入的農業環境
企業投入與農地持有
專欄|開啟嶄新農業 商務模式的先鋒
1 丹麥農業/小小農業大國的祕密
2 金子牧場/期以「健育牛」品牌進軍全球市場
3 inochio集團/提供「新農業」建議方案的綜合輔導業
4 伊賀之里mokumoku手作農場/農業主題樂園界之王
5 田中農場/不仰賴補助款的稻作生產
6 內田農場/「100%接單生產」的農業
PLUS|2025年,臺灣農業轉捩點
1 農業缺工主因?勞動人口減少才是隱憂
推動數位服務加乘農業
2 人口結構與膳食型態轉變影響糧食供需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避免蔬果過剩並提升雜糧自給率
3 經驗法則遇見「忽冷忽熱」
氣候不可逆,提升農業調適力
4 模擬未來氣候,考驗農業韌性
實測作物產量變化,順應自然為調適策略
5 資源開發,轉為生態調節
導入生態系統服務,檢視永續資源庫存
6 今日農業如何順應極端氣候?
「作物溫度逆境模擬試驗平台」體驗危機,篩選抗逆種原
ISBN: 978957915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