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在這裡寫到昔日的青春同路人,想想當時都才十多歲,
額頭都是透明放光的。」──阿城
沒有雕琢、不帶陳腔,
當代白話小說之最。
全新編選版 加收10則阿城經典短篇
他以「三王」系列平地轟雷,驚動華語文壇;
藉「遍地風流」,把整個世俗萬象活生生攤開在我們面前。
「阿城的小說讀來如行雲流水,彷彿不著一力,細看則頗有講究。修辭遣字,是得實實在在造就出來的。」
──王德威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棋王、樹王、孩子王》橫空出世,震動中國台、港,和世界上所有能夠閱讀華文的華人地區,驚濤拍岸,阿城打到的高度至今還高懸在那裡。」──朱天文
「阿城不僅僅揭示了這個真實世界,還鑑賞了這個世界,這是阿城美好的價值所在,是阿城在我們這個世代之所以成為『稀有財』的所在。」──唐諾
◎關於本書
毛澤東寫詩點名「風流人物」,自我標榜政治雄心,阿城則將「風流」下放民間,寫農田山林間的生活,每個致力好好活著的人。《遍地風流》是阿城早期下鄉期間短篇作品的集結,篇幅幾乎都不過千字,卻極有力道。文章極洗鍊,幾近白描,沒有立意,不帶情緒,把世俗世界寫得情趣盎然,三言兩語即將不起眼的人事描繪得有滋有味。
輯一「遍地風流」,寫山川風景深刻有情;輯二,「彼時正年輕」以年輕作為底色,寫各種知青下鄉的遭遇和故事;輯三「雜色」,寫人生百態,尤其寫處在絕境之人。一把破提琴、一塊豆腐,一雙布鞋,一座茅房,阿城筆下的世俗風流隨時提醒我們,俗世無所不在的物質性。幾篇描寫文革下的人物,故事裡隱隱有悲哀,也有無奈荒誕可笑,卻沒有任何這類小說常見的對時代的批判,他對筆下一切是冷眼觀懷,不帶任何情感色彩,卻又寫盡了人情,寫出了昂昂生命力。
一九八四年以中篇小說〈棋王〉震驚華語文壇後,阿城陸續推出<樹王><孩子王>,以及遍地風流裡所收錄的短篇。這些描摹市井人間,短煉的有生命力的文字,旨趣在於世俗,語言澹然雋永,了無煙火氣,篇篇經典。在白話文小說裡幾乎難尋超越者。但是,三十五年來阿城願意公開發表的小說極少,人們便將其舊作一再拿出咀嚼細讀,《遍地風流》作為阿城唯一一本短篇小說集,亦可視為理解阿城、理解在文革災難後被作者珍視的倖存世俗生命力。
◎關於作者
一九四九年生的阿城,那一年共產黨軍隊解放北京城,故取名阿城為紀念。阿城這麼寫過自己:
「我叫阿城,姓鍾。今年開始寫東西,在《上海文學》等刊物上發了幾篇中短篇小說,署名就是阿城。為的是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出生於一九四九年清明節。中國人懷念死人的時候,我糊糊塗塗地來了。半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按傳統的說法,我也算是舊社會過來的人。這之後,是小學、中學。中學未完,文化「革命」了。於是去山西、內蒙古插隊,後來又去雲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與別人的孩子一樣可愛。這樣的經歷不超出任何中國人的想像力。大家怎麼活過,我就怎麼活過。大家怎麼活著,我也怎麼活著。有一點不同的是,我寫些字,投到能鉛印出來的地方,換一些錢來貼補家用。但這與一個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樣,也是手藝人。因此,我與大家一樣,沒有什麼不同。」──阿城,1984年
阿城出生剛好趕上共產主義新中國成立,其父鍾惦棐是著名電影評論家、共產黨資深黨員。阿城八歲那年,鍾惦棐先生因為主張藝術創作的自由,被打成右派,一家生活跌入谷底。出身問題使得阿城上學時期受盡奚落,他便自己流連古書店、琉璃工廠、玉器骨董店,自己從生活上求學,大量閱讀被扔棄的古書奠定他文字的基礎。
一九六六年碰上文革,他上山下鄉,插隊山西、內蒙、雲南,白天勞動餘暇讀書,特別喜歡講故事給其他知青夥伴聽,一九七九年,重返北京。
陳丹青說阿城是對文革世代看得清楚、對當代也看得透徹的人。梁文道說阿城是全中國最會聊天的人,什麼都能侃侃而談,明智風趣且有見地。朱天文說他上個世紀八零年代作品打到的高度,後來的華文作家都追不上。但備受文化界推崇的阿城,從不自稱作家,甚至不談作品。他畫畫、教琴、拍照、改骨董車、玩音響、修傢俱、鑑賞文物……,寫作只是其中一件事,他對自己的定位:不過個手藝人。
十幾歲下鄉插隊山西、內蒙、雲南,三十歲回到北京,這段外人看來的人生挫折對阿城來說是脫胎換骨的經歷。一九八四年阿城發表<棋王>後掀起軒然大波,後來的<樹王>、<孩子王>,成了八零年代最紅火的三王系列,爾後陸續發表「遍地風流」短篇系列、「新筆記」系列,文壇作家個個傾倒於阿城文字的精煉,富於哲思的故事,有論者稱:阿城是當今華語世界的白話文第一人。
阿城後來只有少量發表的電影劇本、雜文等諸多作品。近年則出手文化考古論著《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雲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兩本大作。
額頭都是透明放光的。」──阿城
沒有雕琢、不帶陳腔,
當代白話小說之最。
全新編選版 加收10則阿城經典短篇
他以「三王」系列平地轟雷,驚動華語文壇;
藉「遍地風流」,把整個世俗萬象活生生攤開在我們面前。
「阿城的小說讀來如行雲流水,彷彿不著一力,細看則頗有講究。修辭遣字,是得實實在在造就出來的。」
──王德威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棋王、樹王、孩子王》橫空出世,震動中國台、港,和世界上所有能夠閱讀華文的華人地區,驚濤拍岸,阿城打到的高度至今還高懸在那裡。」──朱天文
「阿城不僅僅揭示了這個真實世界,還鑑賞了這個世界,這是阿城美好的價值所在,是阿城在我們這個世代之所以成為『稀有財』的所在。」──唐諾
◎關於本書
毛澤東寫詩點名「風流人物」,自我標榜政治雄心,阿城則將「風流」下放民間,寫農田山林間的生活,每個致力好好活著的人。《遍地風流》是阿城早期下鄉期間短篇作品的集結,篇幅幾乎都不過千字,卻極有力道。文章極洗鍊,幾近白描,沒有立意,不帶情緒,把世俗世界寫得情趣盎然,三言兩語即將不起眼的人事描繪得有滋有味。
輯一「遍地風流」,寫山川風景深刻有情;輯二,「彼時正年輕」以年輕作為底色,寫各種知青下鄉的遭遇和故事;輯三「雜色」,寫人生百態,尤其寫處在絕境之人。一把破提琴、一塊豆腐,一雙布鞋,一座茅房,阿城筆下的世俗風流隨時提醒我們,俗世無所不在的物質性。幾篇描寫文革下的人物,故事裡隱隱有悲哀,也有無奈荒誕可笑,卻沒有任何這類小說常見的對時代的批判,他對筆下一切是冷眼觀懷,不帶任何情感色彩,卻又寫盡了人情,寫出了昂昂生命力。
一九八四年以中篇小說〈棋王〉震驚華語文壇後,阿城陸續推出<樹王><孩子王>,以及遍地風流裡所收錄的短篇。這些描摹市井人間,短煉的有生命力的文字,旨趣在於世俗,語言澹然雋永,了無煙火氣,篇篇經典。在白話文小說裡幾乎難尋超越者。但是,三十五年來阿城願意公開發表的小說極少,人們便將其舊作一再拿出咀嚼細讀,《遍地風流》作為阿城唯一一本短篇小說集,亦可視為理解阿城、理解在文革災難後被作者珍視的倖存世俗生命力。
◎關於作者
一九四九年生的阿城,那一年共產黨軍隊解放北京城,故取名阿城為紀念。阿城這麼寫過自己:
「我叫阿城,姓鍾。今年開始寫東西,在《上海文學》等刊物上發了幾篇中短篇小說,署名就是阿城。為的是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出生於一九四九年清明節。中國人懷念死人的時候,我糊糊塗塗地來了。半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按傳統的說法,我也算是舊社會過來的人。這之後,是小學、中學。中學未完,文化「革命」了。於是去山西、內蒙古插隊,後來又去雲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與別人的孩子一樣可愛。這樣的經歷不超出任何中國人的想像力。大家怎麼活過,我就怎麼活過。大家怎麼活著,我也怎麼活著。有一點不同的是,我寫些字,投到能鉛印出來的地方,換一些錢來貼補家用。但這與一個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樣,也是手藝人。因此,我與大家一樣,沒有什麼不同。」──阿城,1984年
阿城出生剛好趕上共產主義新中國成立,其父鍾惦棐是著名電影評論家、共產黨資深黨員。阿城八歲那年,鍾惦棐先生因為主張藝術創作的自由,被打成右派,一家生活跌入谷底。出身問題使得阿城上學時期受盡奚落,他便自己流連古書店、琉璃工廠、玉器骨董店,自己從生活上求學,大量閱讀被扔棄的古書奠定他文字的基礎。
一九六六年碰上文革,他上山下鄉,插隊山西、內蒙、雲南,白天勞動餘暇讀書,特別喜歡講故事給其他知青夥伴聽,一九七九年,重返北京。
陳丹青說阿城是對文革世代看得清楚、對當代也看得透徹的人。梁文道說阿城是全中國最會聊天的人,什麼都能侃侃而談,明智風趣且有見地。朱天文說他上個世紀八零年代作品打到的高度,後來的華文作家都追不上。但備受文化界推崇的阿城,從不自稱作家,甚至不談作品。他畫畫、教琴、拍照、改骨董車、玩音響、修傢俱、鑑賞文物……,寫作只是其中一件事,他對自己的定位:不過個手藝人。
十幾歲下鄉插隊山西、內蒙、雲南,三十歲回到北京,這段外人看來的人生挫折對阿城來說是脫胎換骨的經歷。一九八四年阿城發表<棋王>後掀起軒然大波,後來的<樹王>、<孩子王>,成了八零年代最紅火的三王系列,爾後陸續發表「遍地風流」短篇系列、「新筆記」系列,文壇作家個個傾倒於阿城文字的精煉,富於哲思的故事,有論者稱:阿城是當今華語世界的白話文第一人。
阿城後來只有少量發表的電影劇本、雜文等諸多作品。近年則出手文化考古論著《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雲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兩本大作。
作者簡介
阿城
本名鍾阿城,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
雜家,文字手藝人。
本名鍾阿城,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
雜家,文字手藝人。
內容目錄
自序
輯一:遍地風流
峽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
輯二:彼時正年輕
天罵/小玉/兔子/專業/秋天/夜路/火葬/打賭/春夢/大門/布鞋/接見/山溝/成長
輯三:雜色
舊書/抻麵/江湖/寵物/廁所/提琴/豆腐/寶楞/妻妾/大水/大胃/野豬/褲子/掃盲/結婚/平反/潔癖/大風/蛋白/西裝/定論/仇恨/觀察/色相/白紙/噩夢/回憶/補靪/椅子/覺悟/小雀/陰毛/南方/唱片/尋人/縱火/被子/家具
輯四:其他
故宮散韻/畫龍點睛/會餐/節日/炊煙/傻子/臥鋪/樹樁/周轉/迷路/茂林/你這個名字怎麼念
輯一:遍地風流
峽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
輯二:彼時正年輕
天罵/小玉/兔子/專業/秋天/夜路/火葬/打賭/春夢/大門/布鞋/接見/山溝/成長
輯三:雜色
舊書/抻麵/江湖/寵物/廁所/提琴/豆腐/寶楞/妻妾/大水/大胃/野豬/褲子/掃盲/結婚/平反/潔癖/大風/蛋白/西裝/定論/仇恨/觀察/色相/白紙/噩夢/回憶/補靪/椅子/覺悟/小雀/陰毛/南方/唱片/尋人/縱火/被子/家具
輯四:其他
故宮散韻/畫龍點睛/會餐/節日/炊煙/傻子/臥鋪/樹樁/周轉/迷路/茂林/你這個名字怎麼念
ISBN: 978986974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