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義理組織天台宗
深入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作者佛光山永本法師,長年深耕於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
此書《課堂上的摩訶止觀》以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摩訶止觀》的脈絡,分為「壹、貳、參」三冊講述,願讀者如同置身課堂的研究生,依著章節字句的延伸,而能更加了解《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台宗大師接心。
《摩訶止觀》不只是智顗大師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也不只是學識上的深入研究,終望能成為後人修行的導向指標。《課堂上的摩訶止觀》願為指月之指,引導我們進階閱讀研修,從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智者大師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永本法師
深入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作者佛光山永本法師,長年深耕於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
此書《課堂上的摩訶止觀》以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摩訶止觀》的脈絡,分為「壹、貳、參」三冊講述,願讀者如同置身課堂的研究生,依著章節字句的延伸,而能更加了解《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台宗大師接心。
《摩訶止觀》不只是智顗大師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也不只是學識上的深入研究,終望能成為後人修行的導向指標。《課堂上的摩訶止觀》願為指月之指,引導我們進階閱讀研修,從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智者大師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永本法師
作者簡介
本法師
一九八三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
一九九一年畢業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曾與慧嶽長老學習天台思想。長年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禪堂、人間大學等任教。
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主任。
現任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藝文藏主編、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從事於法華經、天台止觀、禪、佛教經典之研究。
一九八三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
一九九一年畢業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曾與慧嶽長老學習天台思想。長年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禪堂、人間大學等任教。
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主任。
現任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藝文藏主編、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從事於法華經、天台止觀、禪、佛教經典之研究。
內容目錄
前言‧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梗概
《摩訶止觀》緣起 付法傳承
三種止觀
圓頓止觀的輪廓
《摩訶止觀》章節大意
第一章 大意
◎發大心
十種濁心
感應道交的菩提心
菩提心與四種四諦
發心的形式
四弘誓願與四諦
六即說與菩提心
◎修大行
常坐三昧
常行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
非行非坐三昧
◎感大果
◎裂大網
◎歸大處
第二章 釋名
◎解釋止觀的名稱
第三章 體相
◎釋止觀體相
明教相
明眼智
明境界意
明智離合
明得失
第四章 攝法
◎止觀攝一切法
第五章 偏圓
◎偏圓之理
第六章 方便
◎二十五方便
總述二十五方便
具五緣──持戒清淨
具五緣──衣食具足
具五緣──閒居靜處
具五緣──息諸緣務
具五緣──善知識
呵五欲
棄五蓋
調五事
行五法
開十境
《摩訶止觀》梗概
《摩訶止觀》緣起 付法傳承
三種止觀
圓頓止觀的輪廓
《摩訶止觀》章節大意
第一章 大意
◎發大心
十種濁心
感應道交的菩提心
菩提心與四種四諦
發心的形式
四弘誓願與四諦
六即說與菩提心
◎修大行
常坐三昧
常行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
非行非坐三昧
◎感大果
◎裂大網
◎歸大處
第二章 釋名
◎解釋止觀的名稱
第三章 體相
◎釋止觀體相
明教相
明眼智
明境界意
明智離合
明得失
第四章 攝法
◎止觀攝一切法
第五章 偏圓
◎偏圓之理
第六章 方便
◎二十五方便
總述二十五方便
具五緣──持戒清淨
具五緣──衣食具足
具五緣──閒居靜處
具五緣──息諸緣務
具五緣──善知識
呵五欲
棄五蓋
調五事
行五法
開十境
ISBN: 978986972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