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
內容簡介
「愛是被棄者的幻覺。」她在他者的身體上尋找愛,最後卻落得支離破碎又欲望過剩的下場。無論在愛、性,還是書寫中,卡塔莉娜都在逼近現實,也就是自己被留在這裡等死的現實。
這裡叫作生命療養院,是活著的人不再被當作人時去的地方。
Vita,拉丁文中「生命」的意思。巴西的阿雷格里港市有一間療養院,名字叫作「vita」。
「生命療養院」創立於1987年,一開始是一間收容毒癮跟酒癮患者的康復中心,然而沒過多久就擴大了守備範圍,有愈來愈多被家人斷絕關係的人──包括精神病患、殘疾者、失業和無家者──被親戚、鄰居、醫院和警方直接「丟」到這裡。任何一個大城市的角落,可能都有一間像這樣的「生命療養院」。被丟進這裡的人無人聞問,沒有人權,也沒有人需要為他們的處境負責。他們本人往往也不清楚、或記得,自己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
卡塔莉娜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生命療養院的院民,但她跟其他院民有點不同,她總是寫個不停。她說她在寫自己的「字典」,她想把自己的故事記下來。
人類學家畢尤長期研究全球公衛議題,尤其關注社會邊緣人及窮人如何在既有的社會結構及醫療體制中得以存活。1995年3月,他進入生命療養院,開始和裡面的人,包括院民、志工、統籌者一起工作,他想找出城市裡這些許許多多的「Vita」是如何產生,以及那些發生在「卡塔莉娜」們身上的故事。
《卡塔莉娜》有兩條主軸,畢尤一方面探求「生命療養院」這類機構在90年代形成的原因,並將其納入拉丁美洲新自由主義、當代家庭關係崩解、精神病院去機構化、症狀及用藥爭議等脈絡,試圖從公衛及國家框架,為身處其中的每一位患者,還有患者家人、醫護人員、志工們,搭建一個合理且能容身的舞台。
另一條主軸則是撰寫卡塔莉娜的生命史。畢尤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訪談、追查各式機構的醫療紀錄,拼湊出卡塔莉娜的故事。她的家人為何丟下她?她被丟下的原因,到底是心理上的病、還是身體上的?而在重構卡塔莉娜身世之際,畢尤慢慢看懂了卡塔莉娜的「字典」,懂了她是如何被一個社會所殺,終致邁向真正死亡。
畢尤在序章提了一個很哲學,也很人類學的問題:什麼才是真實?
人類學者田野時念茲在茲的「在地觀點」,在生命療養院得到了最大挑戰:你該如何相信,甚至理解一群可能的瘋子說的話?
自始至終,他們的人生訴說的是一個規模更大的故事,也就是像生命療養院這樣的地方,是如何在貧窮家庭及城市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社會認同的過程是如何建構了一個人,或讓一個人死去。
「她向我們介紹了一個跟我們不一樣的世界,但仍能觸及痛處;而透過這個世界,我們有機會讀到她和我們面臨的不同社會性生活及人的境況。透過接觸她的人生及書寫,我們也是在處理自己的問題。『我寫是為了讓自己理解,但,當然,如果你們都理解了,我會非常滿足。』」
得獎紀錄
高等研究學院(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J. I. Staley Prize
應用人類學學會,瑪格麗特・米德獎(Margaret Mead Award)
都市、國家和跨國/全球人類學學會,利茲都市人類學獎(Leeds Award in Urban Anthropology)
Benjamin L. Hooks社會變遷研究所,傑出圖書獎
人文人類學學會,特納民族誌寫作獎(Victor Turner Prize for Ethnographic Writing)
心理人類學學會,斯特林獎(Stirling Prize for Best Published Work)
醫學人類學學會,艾琳巴斯克獎(Eileen Basker Memorial Prize)
內容簡介
「愛是被棄者的幻覺。」她在他者的身體上尋找愛,最後卻落得支離破碎又欲望過剩的下場。無論在愛、性,還是書寫中,卡塔莉娜都在逼近現實,也就是自己被留在這裡等死的現實。
這裡叫作生命療養院,是活著的人不再被當作人時去的地方。
Vita,拉丁文中「生命」的意思。巴西的阿雷格里港市有一間療養院,名字叫作「vita」。
「生命療養院」創立於1987年,一開始是一間收容毒癮跟酒癮患者的康復中心,然而沒過多久就擴大了守備範圍,有愈來愈多被家人斷絕關係的人──包括精神病患、殘疾者、失業和無家者──被親戚、鄰居、醫院和警方直接「丟」到這裡。任何一個大城市的角落,可能都有一間像這樣的「生命療養院」。被丟進這裡的人無人聞問,沒有人權,也沒有人需要為他們的處境負責。他們本人往往也不清楚、或記得,自己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
卡塔莉娜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生命療養院的院民,但她跟其他院民有點不同,她總是寫個不停。她說她在寫自己的「字典」,她想把自己的故事記下來。
人類學家畢尤長期研究全球公衛議題,尤其關注社會邊緣人及窮人如何在既有的社會結構及醫療體制中得以存活。1995年3月,他進入生命療養院,開始和裡面的人,包括院民、志工、統籌者一起工作,他想找出城市裡這些許許多多的「Vita」是如何產生,以及那些發生在「卡塔莉娜」們身上的故事。
《卡塔莉娜》有兩條主軸,畢尤一方面探求「生命療養院」這類機構在90年代形成的原因,並將其納入拉丁美洲新自由主義、當代家庭關係崩解、精神病院去機構化、症狀及用藥爭議等脈絡,試圖從公衛及國家框架,為身處其中的每一位患者,還有患者家人、醫護人員、志工們,搭建一個合理且能容身的舞台。
另一條主軸則是撰寫卡塔莉娜的生命史。畢尤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訪談、追查各式機構的醫療紀錄,拼湊出卡塔莉娜的故事。她的家人為何丟下她?她被丟下的原因,到底是心理上的病、還是身體上的?而在重構卡塔莉娜身世之際,畢尤慢慢看懂了卡塔莉娜的「字典」,懂了她是如何被一個社會所殺,終致邁向真正死亡。
畢尤在序章提了一個很哲學,也很人類學的問題:什麼才是真實?
人類學者田野時念茲在茲的「在地觀點」,在生命療養院得到了最大挑戰:你該如何相信,甚至理解一群可能的瘋子說的話?
自始至終,他們的人生訴說的是一個規模更大的故事,也就是像生命療養院這樣的地方,是如何在貧窮家庭及城市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社會認同的過程是如何建構了一個人,或讓一個人死去。
「她向我們介紹了一個跟我們不一樣的世界,但仍能觸及痛處;而透過這個世界,我們有機會讀到她和我們面臨的不同社會性生活及人的境況。透過接觸她的人生及書寫,我們也是在處理自己的問題。『我寫是為了讓自己理解,但,當然,如果你們都理解了,我會非常滿足。』」
得獎紀錄
高等研究學院(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J. I. Staley Prize
應用人類學學會,瑪格麗特・米德獎(Margaret Mead Award)
都市、國家和跨國/全球人類學學會,利茲都市人類學獎(Leeds Award in Urban Anthropology)
Benjamin L. Hooks社會變遷研究所,傑出圖書獎
人文人類學學會,特納民族誌寫作獎(Victor Turner Prize for Ethnographic Writing)
心理人類學學會,斯特林獎(Stirling Prize for Best Published Work)
醫學人類學學會,艾琳巴斯克獎(Eileen Basker Memorial Prize)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朱歐‧畢尤(João Biehl, 1961~)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全球健康與健康政策」計畫的共同主席。曾獲瑪格麗特‧米德獎。畢尤研究領域為醫療人類學、全球健康政策、民族誌與社會理論等,長期關注巴西社會問題、全球公衛局勢、醫療之政經結構變遷。畢尤目前的民族誌研究主題為大規模治療方案在資源貧乏環境中的社會影響、司法機構在公衛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巴西「病患公民」的出現。另著有《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Will to live : AIDS Therapies and the Politics of Survival)。
攝影者簡介
托本・埃斯可拉德(Torben Eskerod, 1960~)
畢業於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目前住在哥本哈根,為自由攝影師,以擅長拍攝系列人物聞名,如Equivalence(1995)、Cassadaga(2000)、Register-Life and Death Masks(2001)、Friends and Strangers(2006)和Campo Verano(2008)。
審訂者簡介
陳嘉新
台大醫學系醫學士、清大歷史所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社會學博士,精神科專科醫師,曾於臺大醫院、居善醫院與雙和醫院工作。現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興趣包括精神科學、神經科學與成癮科學的社會學與歷史學研究。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恐怖時代的哲學》、《憤怒的白人》、《絕望者之歌》、《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恐怖老年性愛》,及《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朱歐‧畢尤(João Biehl, 1961~)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全球健康與健康政策」計畫的共同主席。曾獲瑪格麗特‧米德獎。畢尤研究領域為醫療人類學、全球健康政策、民族誌與社會理論等,長期關注巴西社會問題、全球公衛局勢、醫療之政經結構變遷。畢尤目前的民族誌研究主題為大規模治療方案在資源貧乏環境中的社會影響、司法機構在公衛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巴西「病患公民」的出現。另著有《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Will to live : AIDS Therapies and the Politics of Survival)。
攝影者簡介
托本・埃斯可拉德(Torben Eskerod, 1960~)
畢業於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目前住在哥本哈根,為自由攝影師,以擅長拍攝系列人物聞名,如Equivalence(1995)、Cassadaga(2000)、Register-Life and Death Masks(2001)、Friends and Strangers(2006)和Campo Verano(2008)。
審訂者簡介
陳嘉新
台大醫學系醫學士、清大歷史所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社會學博士,精神科專科醫師,曾於臺大醫院、居善醫院與雙和醫院工作。現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興趣包括精神科學、神經科學與成癮科學的社會學與歷史學研究。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恐怖時代的哲學》、《憤怒的白人》、《絕望者之歌》、《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恐怖老年性愛》,及《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內容目錄
目錄
導讀/陳嘉新
序:「死一般地活著;外表死了,內裡活著。」
Introduction: “Dead Alive, Dead Outside, Alive Inside”
第一部 生命
PART ONE VITA
社會遺棄區 A Zone of Social Abandonment
巴西 Brazil
公民身分 Citizenship
第二部 卡塔莉娜及她的字母
PART TWO CATARINA AND THE ALPHABET
心智生命 The Life of the Mind
身體組成的社會 A Society of Bodies
不平等 Inequality
前人類 Ex-Human
屋子及動物 The House and the Animal
「愛是被棄者的幻覺」 “Love is the illusion of the abandoned”
社會性精神病 Social Psychosis
時間的病 An Illness of Time
上帝、性愛,及能動性 God, Sex, and Agency
第三部 醫療檔案
PART THREE THE MEDICAL ARCHIVE
公共精神病學 Public Psychiatry
她作為一名典型病患的人生 Her Life as a Typical Patient
民主化及健康權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ight to Health
經濟變動及心理苦難 Economic Change and Mental Suffering
醫療科學 Medical Science
一條生命的終結 End of a Life
聲音 Voices
照護與排除 Care and Exclusion
移居及示範性政策 Migration and Model Policies
女性、貧窮,及社會性死亡 Women, Poverty, and Social Death
「我是因為人生才變成這樣」 “I am like this because of life”
症狀感 The Sense of Symptoms
藥療性存有 Pharmaceutical Being
第四部 家庭
PART FOUR THE FAMILY
連繫 Ties
共濟失調 Ataxia
她的房子 Her House
弟弟們 Brothers
孩子、姻親,以及前夫 Children, In-Laws, and the Ex-Husband
養父母 Adoptive Parents
「想把我的身體當成一種藥,我的身體」 “To want my body as a medication, my body”
日常暴力 Everyday Violence
第五部 生物學及倫理
PART FIVE BIOLOGY AND ETHICS
痛 Pain
人權 Human Rights
價值體系 Value Systems
基因表現和社會遺棄 Gene Expression and Social Abandonment
家族樹 Family Tree
基因群體 A Genetic Population
一次錯失的機會 A Lost Chance
第六部 字典
PART SIX THE DICTIONARY
「底下潛藏的是這個,而我不打算為它命名」 “Underneath was this, which I do not attempt to name”
結論:「一條通往這些字句的路。」
Conclusion: “A way to the words”
附筆:「我屬於起源的一部分,不只是語言的起源,還是人的起源。」Postscript: “I am part of the origins, not just of language, but of people”
後記 Afterword
回到生命療養院 Return to Vita
致謝詞 Acknowledgments
註釋 Notes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譯名對照
導讀/陳嘉新
序:「死一般地活著;外表死了,內裡活著。」
Introduction: “Dead Alive, Dead Outside, Alive Inside”
第一部 生命
PART ONE VITA
社會遺棄區 A Zone of Social Abandonment
巴西 Brazil
公民身分 Citizenship
第二部 卡塔莉娜及她的字母
PART TWO CATARINA AND THE ALPHABET
心智生命 The Life of the Mind
身體組成的社會 A Society of Bodies
不平等 Inequality
前人類 Ex-Human
屋子及動物 The House and the Animal
「愛是被棄者的幻覺」 “Love is the illusion of the abandoned”
社會性精神病 Social Psychosis
時間的病 An Illness of Time
上帝、性愛,及能動性 God, Sex, and Agency
第三部 醫療檔案
PART THREE THE MEDICAL ARCHIVE
公共精神病學 Public Psychiatry
她作為一名典型病患的人生 Her Life as a Typical Patient
民主化及健康權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ight to Health
經濟變動及心理苦難 Economic Change and Mental Suffering
醫療科學 Medical Science
一條生命的終結 End of a Life
聲音 Voices
照護與排除 Care and Exclusion
移居及示範性政策 Migration and Model Policies
女性、貧窮,及社會性死亡 Women, Poverty, and Social Death
「我是因為人生才變成這樣」 “I am like this because of life”
症狀感 The Sense of Symptoms
藥療性存有 Pharmaceutical Being
第四部 家庭
PART FOUR THE FAMILY
連繫 Ties
共濟失調 Ataxia
她的房子 Her House
弟弟們 Brothers
孩子、姻親,以及前夫 Children, In-Laws, and the Ex-Husband
養父母 Adoptive Parents
「想把我的身體當成一種藥,我的身體」 “To want my body as a medication, my body”
日常暴力 Everyday Violence
第五部 生物學及倫理
PART FIVE BIOLOGY AND ETHICS
痛 Pain
人權 Human Rights
價值體系 Value Systems
基因表現和社會遺棄 Gene Expression and Social Abandonment
家族樹 Family Tree
基因群體 A Genetic Population
一次錯失的機會 A Lost Chance
第六部 字典
PART SIX THE DICTIONARY
「底下潛藏的是這個,而我不打算為它命名」 “Underneath was this, which I do not attempt to name”
結論:「一條通往這些字句的路。」
Conclusion: “A way to the words”
附筆:「我屬於起源的一部分,不只是語言的起源,還是人的起源。」Postscript: “I am part of the origins, not just of language, but of people”
後記 Afterword
回到生命療養院 Return to Vita
致謝詞 Acknowledgments
註釋 Notes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譯名對照
ISBN: 97898698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