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災害管理為現今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人類快速擴張環境下,重要的必修課程。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討此一橫跨自然與社會科學的新興學門,希望降低災害衝擊。透過全災害觀點,完整探討災害管理學理內涵,本書希望能提供讀者災害管理基礎但重要的理論論述,讓讀者得以對災害管理有清晰的概念與正確的基本認知。全書內容以緊急管理鏈的概念串聯,從事件發生前的風險管理階段,著重於災前減災與整備階段;災害發生時,如何危機管理,建立緊急應變方式與運作機制;到災害發生後的後果管理,進行災損調查評估,並建立以減災為目標之災前的災後重建計畫,以預防重複受災。實務工作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學術研究強調整體架構下的完整覆蓋。本書是災害管理學入門的基礎書目,希望能藉以延伸更多災害管理相關研究,提供正確知識並做為與災害防救實務工作對話的基礎。
作者簡介
王价巨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馬士元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
張賢龢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助理教授
單信瑜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姚大鈞
Eos Rhea Metis, Ltd. 首席總監
王文祿
時代法律事務所律師,嘉義大學教政所兼任助理教授
陳永芳
英國考文垂大學災害管理暨應急計畫助理教授
林志豪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急診部
吳豪哲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李旉昕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巨大防災研究中心特定研究員
洪士凱
美國阿拉巴馬州傑克森威爾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書籍推薦人
葉俊榮(前內政部部長,臺灣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
李鴻源(前內政部部長,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葉欣誠(前政務委員,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陳文龍(內政部消防署署長)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馬士元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
張賢龢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助理教授
單信瑜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姚大鈞
Eos Rhea Metis, Ltd. 首席總監
王文祿
時代法律事務所律師,嘉義大學教政所兼任助理教授
陳永芳
英國考文垂大學災害管理暨應急計畫助理教授
林志豪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急診部
吳豪哲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李旉昕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巨大防災研究中心特定研究員
洪士凱
美國阿拉巴馬州傑克森威爾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書籍推薦人
葉俊榮(前內政部部長,臺灣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
李鴻源(前內政部部長,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葉欣誠(前政務委員,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陳文龍(內政部消防署署長)
內容目錄
Part I 總 論
第一章 災害管理內涵與重要觀念
1.1 災害的定義
1.2 災害管理的內涵
1.3 災害管理的四個階
1.4 災害管理的重要觀念
1.5 未來災害管理學的趨勢
Part II 風險管理階段
第二章 災害風險管理
2.1 災害與風險
2.2 災害風險管理
2.3 災害風險管理實務
第三章 社區韌性與災害管理
3.1 前言
3.2 社區災害管理的角色定位
3.3 社區災害韌性的發展
3.4 韌性社區災害管理的重點
3.5 民眾參與
3.6 討論
3.7 結論
第四章 防災教育之反思—沒有標準答案的防災遊戲「十字路口」
4.1 前言
4.2 防災教育的課題
4.3 防災遊戲十字路口
4.4 討論
4.5 結論—臺灣防災教育之觀察與建言
第五章 災害保險
5.1 災害保險的意義與形式
5.2 天然災害保險制度
5.3 巨災保險一詞的由來與發展近況
第六章 演習演練的規劃
6.1 導論
6.2 災害管理演習的方式和類別
6.3 演習的設計方式
6.4 災害管理演習之挑戰
6.5 如何有效演習訓練
6.6 結論
Part III 危機管理階段
第七章 緊急應變理論
7.1 災害應變僅是災害管理四階段之一
7.2 災害應變的兩種需求
7.3 災害應變的三大目的與通則
7.4 結論
第八章 群眾之大規模避難行為
8.1 避難意願之人類行為模式
8.2 風險區劃定
8.3 疏散避難計畫及運籌
8.4 交通管理策略
8.5 預報、警報和疏散
8.6 避難撤離的返家計畫
8.7 結論
第九章 災害應變中心規劃設計與運作
9.1 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的目的
9.2 災害應變中心的成立與運作
9.3 設立災害應變中心的考量
第十章 事故現場指揮體系
10.1 事故現場指揮體系介紹
10.2 結論
Part IV 後果管理階段
第十一章 快速損害調查評估之操作與應用
11.1 「災害調查與評估」背景分析
11.2 以美國公共設施災後災害調查評估機制為例
11.3 結論
第十二章 災前的災後復原重建計畫
12.1 導論
12.2 災後復原重建的終極目的
12.3 評估重建計畫
12.4 住宅復原重建與安置方案
12.5 NGO與公部門在災後重建的關係
12.6 決策模式: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
12.7 重建計畫列入災前應急計畫之趨勢
12.8 結論
第十三章 災害報導之光與影—臺灣的「明星災區」與「明星社區」
13.1 前言
13.2 「明星災區」的社會背景以及理論
13.3 研究對象與方法
13.4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案例
13.5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
13.6 討論:媒體報導之光與影
13.7 結論
第一章 災害管理內涵與重要觀念
1.1 災害的定義
1.2 災害管理的內涵
1.3 災害管理的四個階
1.4 災害管理的重要觀念
1.5 未來災害管理學的趨勢
Part II 風險管理階段
第二章 災害風險管理
2.1 災害與風險
2.2 災害風險管理
2.3 災害風險管理實務
第三章 社區韌性與災害管理
3.1 前言
3.2 社區災害管理的角色定位
3.3 社區災害韌性的發展
3.4 韌性社區災害管理的重點
3.5 民眾參與
3.6 討論
3.7 結論
第四章 防災教育之反思—沒有標準答案的防災遊戲「十字路口」
4.1 前言
4.2 防災教育的課題
4.3 防災遊戲十字路口
4.4 討論
4.5 結論—臺灣防災教育之觀察與建言
第五章 災害保險
5.1 災害保險的意義與形式
5.2 天然災害保險制度
5.3 巨災保險一詞的由來與發展近況
第六章 演習演練的規劃
6.1 導論
6.2 災害管理演習的方式和類別
6.3 演習的設計方式
6.4 災害管理演習之挑戰
6.5 如何有效演習訓練
6.6 結論
Part III 危機管理階段
第七章 緊急應變理論
7.1 災害應變僅是災害管理四階段之一
7.2 災害應變的兩種需求
7.3 災害應變的三大目的與通則
7.4 結論
第八章 群眾之大規模避難行為
8.1 避難意願之人類行為模式
8.2 風險區劃定
8.3 疏散避難計畫及運籌
8.4 交通管理策略
8.5 預報、警報和疏散
8.6 避難撤離的返家計畫
8.7 結論
第九章 災害應變中心規劃設計與運作
9.1 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的目的
9.2 災害應變中心的成立與運作
9.3 設立災害應變中心的考量
第十章 事故現場指揮體系
10.1 事故現場指揮體系介紹
10.2 結論
Part IV 後果管理階段
第十一章 快速損害調查評估之操作與應用
11.1 「災害調查與評估」背景分析
11.2 以美國公共設施災後災害調查評估機制為例
11.3 結論
第十二章 災前的災後復原重建計畫
12.1 導論
12.2 災後復原重建的終極目的
12.3 評估重建計畫
12.4 住宅復原重建與安置方案
12.5 NGO與公部門在災後重建的關係
12.6 決策模式: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
12.7 重建計畫列入災前應急計畫之趨勢
12.8 結論
第十三章 災害報導之光與影—臺灣的「明星災區」與「明星社區」
13.1 前言
13.2 「明星災區」的社會背景以及理論
13.3 研究對象與方法
13.4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案例
13.5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
13.6 討論:媒體報導之光與影
13.7 結論
ISBN: 9789577636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