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 培養出健康自信的孩子。
你在尋找能教養出對世界有貢獻的優秀子女的方法嗎?
神經科學家暨身為人母的愛琳·柯拉博告訴我們,為了成為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乃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自制力。幾乎我們所面對的一切教養難題的根源,都來自於缺乏這些緊密相關技能中的某一項。
好消息是,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從襁褓到成年,家長都可以為孩子培養這些能力。現在,運用大腦發展研究的關鍵真知灼見,你會知道該怎麼做。
愛琳用深入的科學知識與簡明的語言,讓你理解神經科學發現的最新趨勢,理解這些新知如何能夠幫助你優化教養。練習這些技能需要新的思維,然而《孩子的第二天性》教養方法只要些許努力,就會產生很大的功效。每天只需花幾分鐘來培養孩子所需的技能,只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每天的日常生活。 身為一名社會人,我們需要更努力傳授這些技能,而不是過多關注學校應付得不錯的學術能力。在這本書中,提出這些開創性的理念以及實用可行的技巧,而不是倡導天生的才能。
這本書從實務中探討:
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三種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能,有益孩子的決策、情緒調節、快樂、獨立。
自我調整–整合上述三種技能,讓孩子有力量另闢蹊徑,朝個人目標前進,同時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於神經科學原則的各種教養方法–從「適用各種場合」的遊戲到長程的策略–以建立永續的正向習慣。
如何更瞭解孩子鬧脾氣、衝動、缺乏注意力、吵架、霸凌、與其它常見的教養難題。
深入指導如何培養孩子的動力,增進批判性思考技能、鼓勵承擔責任、創造遊戲與反省的空間、培養同情心、解決問題以及更多其它能力。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 培養出健康自信的孩子。
你在尋找能教養出對世界有貢獻的優秀子女的方法嗎?
神經科學家暨身為人母的愛琳·柯拉博告訴我們,為了成為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乃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自制力。幾乎我們所面對的一切教養難題的根源,都來自於缺乏這些緊密相關技能中的某一項。
好消息是,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從襁褓到成年,家長都可以為孩子培養這些能力。現在,運用大腦發展研究的關鍵真知灼見,你會知道該怎麼做。
愛琳用深入的科學知識與簡明的語言,讓你理解神經科學發現的最新趨勢,理解這些新知如何能夠幫助你優化教養。練習這些技能需要新的思維,然而《孩子的第二天性》教養方法只要些許努力,就會產生很大的功效。每天只需花幾分鐘來培養孩子所需的技能,只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每天的日常生活。 身為一名社會人,我們需要更努力傳授這些技能,而不是過多關注學校應付得不錯的學術能力。在這本書中,提出這些開創性的理念以及實用可行的技巧,而不是倡導天生的才能。
這本書從實務中探討:
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三種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能,有益孩子的決策、情緒調節、快樂、獨立。
自我調整–整合上述三種技能,讓孩子有力量另闢蹊徑,朝個人目標前進,同時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於神經科學原則的各種教養方法–從「適用各種場合」的遊戲到長程的策略–以建立永續的正向習慣。
如何更瞭解孩子鬧脾氣、衝動、缺乏注意力、吵架、霸凌、與其它常見的教養難題。
深入指導如何培養孩子的動力,增進批判性思考技能、鼓勵承擔責任、創造遊戲與反省的空間、培養同情心、解決問題以及更多其它能力。
作者簡介
Erin Clabough愛琳·柯拉博,是一位教授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的教授,同時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她擁有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並為《Psychology Today》、《Mind Body Green》和《Today Parenting》等知名報章雜誌撰稿。
她在大腦功能與發展方面的科學研究,發表過多篇經同儕審核的期刊論文。她主張的育兒法多受大其神經科學教育背景的影響。她負責領頭一個活躍的研究專案,致力於研究大腦功能的問題,包括諸如胎兒乙醇綜合症的發育區域和諸如神經病性疾病的有關壽命的課題。
游綉雯
台大哲學學士,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學前兒童教育碩士、兒童發展博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培養會思考的小孩》、《我家孩子愛上學》(新手父母初版) 與《憂鬱症重生之歌》等。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在1950年代,醫學的進步速度,大約相隔五十年才會增加一倍的知識量。換句話說,老醫生執業生涯五十年,就算他從來不進修,到了退休時,仍有一半的知識量,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醫學進步的速度,是每隔七十三天,知識就會增加一倍!以這樣的速度推算,別說不進修了,就算天天焚膏繼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機會像古人一樣,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因此,當世界上的知識量是如此龐大,教育界也開始擔憂,孩子每天在學校,究竟該優先學習哪些技能呢?是背誦古詩詞,強記歷史年代,或是解決數理難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與其反覆爭執甚麼內容應該放入課綱的同時,家長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在這谷歌 (Google) 可查詢任何資料的現實世界,學習現存的知識內容,或許已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能培養出應付未來知識爆炸時代,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
在這本《孩子的第二天性》的書中,作者神經科學博士愛琳‧柯拉博 (Erin Clabough) 博士,提出當今兒童最急迫需要的三大能力: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她認為這三項能力,正是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未來世界,人類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事實上,這三項能力彼此間息息相關,比如說:擁有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啟發人類強烈的創造力;又比如說:一個浸泡在同理心環境下養育的孩子,自然而然自制力也會相對的提升。書中引用了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來佐證以培養「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不僅簡單可行,而且迫在眉梢。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才獨有的創造力。
過去人類學家所指的第二天性,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如今在愛琳‧柯拉博的詮釋之下,第二天性不只要有異於其他動物,甚至還要有異於電腦、人工智能等等非生物體。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大腦因為擁有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因此可以藉由不斷修改與完善這些神經連結,順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永無止境的調整與學習,而這乃是電腦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未來的人類需要良好生存,並且以超越電腦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人類所獨有的特質,而且事不宜遲,天天練習。
教養的致勝之道: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我是一位老師,曾經擔任特教班和普通班老師;同時,我也是一位母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將學校教我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我孩子身上。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當我看到書名《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長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真的好像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完全同意作者所言:如果現代父母能夠更瞭解神經科學,便能掌握獨特不同的育兒法――充滿自信、耐心,且方向明確。所以,我想向您介紹這本從神經科學觀點來談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名成功而優秀的人。這是有方法的!本書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傳授父母一種新的教養觀。
我們身處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回想我自己成長的歲月,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但是,現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一出生便註定和數位結緣,所以作者說:想要成為一位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就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作者直白地指出:家長們面對的一切教養的難題,都來自於缺乏「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其中的某一項。這點對於第一線的老師而言是無庸置疑的。
作者是一位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從事的是大腦如何發育、神經元如何連結,以及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如何改變我們……的基礎研究。她也一直思考自己研究的神經科學能不能幫助她教養自己的四個孩子?因此她揭露了神經科學的運作歷程,揭開了「創造力」和「同理心」的神祕面紗,並且把它們解構成可以教導的各個細節,同時讓家長知道大腦的運作也是遵循相同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自己所啟動的神經網絡的控管。儘管每個人的行為方式是如此的不同,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但是在神經科學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卻令人吃驚。而且透過實驗,告訴我們―父母在教養上的努力,的確會永久改變大腦的結構,特別是在孩子發育的初期。
台灣目前正在推動12年國教新課綱,強調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對家長而言,本書作者也恰好提出跟核心素養相近的理念:在〈教養的致勝之道〉中她提到想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父母必須先讓孩子相信,且支持孩子自我調整。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讓自我調整顯得有吸引力、可預測,並且值得一直做。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符合「自主行動」;應用「賽局理論」教孩子「溝通互動」作出好選擇;用服務學習培養「社會參與」……。
當我們理解大腦的「深度學習」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那麼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學習如何在細胞的運作中產生,也讓我們能夠一窺大腦的奧祕。對於父母的成功教養而言,值得您讀一讀並立刻試試用用神經科學發展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專文推薦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邢小萍|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真摯推薦
田耐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小劉醫師(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專科醫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導讀:
小時建立好習慣,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洪蘭
天性是生而有之,不必教的,但是教養不同,它必須透過學習,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因反覆活化聯結成習慣。當習慣成自然後,它就像天性一樣,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教養的重要,卻覺得它太抽象了,不知從何著手。其實,教養和品德一樣,它就是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一個人的說話習慣、做事習慣、衛生習慣……加在一起時,就是這個人的教養了。
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是每天不斷的在連接形成新迴路,每一次行為的發生都會使這條神經迴路聯結的更緊密。所以《顏氏家訓》中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壞習慣一旦形成了,要改正它比建立一個好習慣辛苦十倍以上,因為神經迴路的形成有「競爭性」,新的好習慣必須和舊的壞習慣競爭大腦的空間和資源。一條迴路形成後,會因為持續不斷的使用而變得更綿密,使新的迴路插不進來,就好像一塊稻田如果先長了野草,稻子就沒有空間去生長了。壞習慣好比地方的角頭,勢力已經形成了,要動搖它不容易,這時要靠毅力,一直去強化好的習慣,使它的迴路夠強壯,能與壞習慣的迴路競爭同一塊資源。我剛從同一棟大樓的11樓搬到9樓時,回家進電梯常常就不自覺的去按11樓的鍵,二個禮拜以後才不按錯。所以小時候建立好習慣很重要,它使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所討論的教養觀念很先進,例如前一陣子,有個新的實驗出來反駁發展心理學上頗為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認為「延宕的滿足」可能有新的解釋。他們認為四歲兒童是不是馬上吃這顆棉花糖跟他的社經地位有關係:環境優沃的孩子可能不稀罕這顆糖,但是家裡沒糖吃的孩子可能就會按捺不住,想要趕快放進嘴裡了。這本書有把新的實驗結果包括進來討論它,表示作者是跟得上新的研究報告的。
書中對很多坊間流行的迷思都有所指正,雖然國內也有學者指出沒有所謂的「左腦人、右腦人」等等,但是報章雜誌還是在談某名人是左腦的、某歌星又是右腦的。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把這些迷思去除,不再讓父母送孩子去特別發展他的左腦或右腦。
一個觀念的改變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改變的才會澈底。這本書最可取的地方是它從大腦的機制來解釋幼兒大腦的發展和學習,例如創造力會活化多巴胺通路,所以孩子做出一個東西來時,都會很高興等不及要拿給大人看。又因多巴胺強化學習效能,所以一個人處在創造發明的喜悅時,常會廢寢忘食。
從1990年布希總統說「這是大腦的十年」匆匆又已經過了三十年了,大腦研究的發現每天都讓我們睜大了眼睛,充滿了驚喜。對於自己擁有的腦,我們要了解它,對孩子的大腦我們更要好好的保護它,使它能正常的發展,造就孩子的一生。
專文推薦: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在1950年代,醫學的進步速度,大約相隔五十年才會增加一倍的知識量。換句話說,老醫生執業生涯五十年,就算他從來不進修,到了退休時,仍有一半的知識量,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醫學進步的速度,是每隔七十三天,知識就會增加一倍!以這樣的速度推算,別說不進修了,就算天天焚膏繼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機會像古人一樣,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因此,當世界上的知識量是如此龐大,教育界也開始擔憂,孩子每天在學校,究竟該優先學習哪些技能呢?是背誦古詩詞,強記歷史年代,或是解決數理難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與其反覆爭執甚麼內容應該放入課綱的同時,家長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在這谷歌 (Google) 可查詢任何資料的現實世界,學習現存的知識內容,或許已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能培養出應付未來知識爆炸時代,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
在這本《孩子的第二天性》的書中,作者神經科學博士愛琳‧柯拉博 (Erin Clabough) 博士,提出當今兒童最急迫需要的三大能力: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她認為這三項能力,正是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未來世界,人類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事實上,這三項能力彼此間息息相關,比如說:擁有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啟發人類強烈的創造力;又比如說:一個浸泡在同理心環境下養育的孩子,自然而然自制力也會相對的提升。書中引用了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來佐證以培養「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不僅簡單可行,而且迫在眉梢。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才獨有的創造力。
過去人類學家所指的第二天性,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如今在愛琳‧柯拉博的詮釋之下,第二天性不只要有異於其他動物,甚至還要有異於電腦、人工智能等等非生物體。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大腦因為擁有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因此可以藉由不斷修改與完善這些神經連結,順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永無止境的調整與學習,而這乃是電腦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未來的人類需要良好生存,並且以超越電腦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人類所獨有的特質,而且事不宜遲,天天練習。
教養的致勝之道: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我是一位老師,曾經擔任特教班和普通班老師;同時,我也是一位母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將學校教我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我孩子身上。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當我看到書名《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長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真的好像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完全同意作者所言:如果現代父母能夠更瞭解神經科學,便能掌握獨特不同的育兒法——充滿自信、耐心,且方向明確。所以,我想向您介紹這本從神經科學觀點來談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名成功而優秀的人。這是有方法的!本書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傳授父母一種新的教養觀。
我們身處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回想我自己成長的歲月,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但是,現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一出生便註定和數位結緣,所以作者說:想要成為一位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就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奠基於「同理心」、「
她在大腦功能與發展方面的科學研究,發表過多篇經同儕審核的期刊論文。她主張的育兒法多受大其神經科學教育背景的影響。她負責領頭一個活躍的研究專案,致力於研究大腦功能的問題,包括諸如胎兒乙醇綜合症的發育區域和諸如神經病性疾病的有關壽命的課題。
游綉雯
台大哲學學士,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學前兒童教育碩士、兒童發展博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培養會思考的小孩》、《我家孩子愛上學》(新手父母初版) 與《憂鬱症重生之歌》等。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在1950年代,醫學的進步速度,大約相隔五十年才會增加一倍的知識量。換句話說,老醫生執業生涯五十年,就算他從來不進修,到了退休時,仍有一半的知識量,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醫學進步的速度,是每隔七十三天,知識就會增加一倍!以這樣的速度推算,別說不進修了,就算天天焚膏繼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機會像古人一樣,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因此,當世界上的知識量是如此龐大,教育界也開始擔憂,孩子每天在學校,究竟該優先學習哪些技能呢?是背誦古詩詞,強記歷史年代,或是解決數理難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與其反覆爭執甚麼內容應該放入課綱的同時,家長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在這谷歌 (Google) 可查詢任何資料的現實世界,學習現存的知識內容,或許已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能培養出應付未來知識爆炸時代,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
在這本《孩子的第二天性》的書中,作者神經科學博士愛琳‧柯拉博 (Erin Clabough) 博士,提出當今兒童最急迫需要的三大能力: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她認為這三項能力,正是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未來世界,人類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事實上,這三項能力彼此間息息相關,比如說:擁有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啟發人類強烈的創造力;又比如說:一個浸泡在同理心環境下養育的孩子,自然而然自制力也會相對的提升。書中引用了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來佐證以培養「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不僅簡單可行,而且迫在眉梢。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才獨有的創造力。
過去人類學家所指的第二天性,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如今在愛琳‧柯拉博的詮釋之下,第二天性不只要有異於其他動物,甚至還要有異於電腦、人工智能等等非生物體。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大腦因為擁有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因此可以藉由不斷修改與完善這些神經連結,順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永無止境的調整與學習,而這乃是電腦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未來的人類需要良好生存,並且以超越電腦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人類所獨有的特質,而且事不宜遲,天天練習。
教養的致勝之道: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我是一位老師,曾經擔任特教班和普通班老師;同時,我也是一位母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將學校教我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我孩子身上。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當我看到書名《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長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真的好像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完全同意作者所言:如果現代父母能夠更瞭解神經科學,便能掌握獨特不同的育兒法――充滿自信、耐心,且方向明確。所以,我想向您介紹這本從神經科學觀點來談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名成功而優秀的人。這是有方法的!本書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傳授父母一種新的教養觀。
我們身處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回想我自己成長的歲月,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但是,現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一出生便註定和數位結緣,所以作者說:想要成為一位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就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作者直白地指出:家長們面對的一切教養的難題,都來自於缺乏「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其中的某一項。這點對於第一線的老師而言是無庸置疑的。
作者是一位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從事的是大腦如何發育、神經元如何連結,以及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如何改變我們……的基礎研究。她也一直思考自己研究的神經科學能不能幫助她教養自己的四個孩子?因此她揭露了神經科學的運作歷程,揭開了「創造力」和「同理心」的神祕面紗,並且把它們解構成可以教導的各個細節,同時讓家長知道大腦的運作也是遵循相同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自己所啟動的神經網絡的控管。儘管每個人的行為方式是如此的不同,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但是在神經科學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卻令人吃驚。而且透過實驗,告訴我們―父母在教養上的努力,的確會永久改變大腦的結構,特別是在孩子發育的初期。
台灣目前正在推動12年國教新課綱,強調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對家長而言,本書作者也恰好提出跟核心素養相近的理念:在〈教養的致勝之道〉中她提到想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父母必須先讓孩子相信,且支持孩子自我調整。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讓自我調整顯得有吸引力、可預測,並且值得一直做。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符合「自主行動」;應用「賽局理論」教孩子「溝通互動」作出好選擇;用服務學習培養「社會參與」……。
當我們理解大腦的「深度學習」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那麼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學習如何在細胞的運作中產生,也讓我們能夠一窺大腦的奧祕。對於父母的成功教養而言,值得您讀一讀並立刻試試用用神經科學發展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專文推薦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邢小萍|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真摯推薦
田耐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小劉醫師(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專科醫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導讀:
小時建立好習慣,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洪蘭
天性是生而有之,不必教的,但是教養不同,它必須透過學習,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因反覆活化聯結成習慣。當習慣成自然後,它就像天性一樣,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教養的重要,卻覺得它太抽象了,不知從何著手。其實,教養和品德一樣,它就是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一個人的說話習慣、做事習慣、衛生習慣……加在一起時,就是這個人的教養了。
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是每天不斷的在連接形成新迴路,每一次行為的發生都會使這條神經迴路聯結的更緊密。所以《顏氏家訓》中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壞習慣一旦形成了,要改正它比建立一個好習慣辛苦十倍以上,因為神經迴路的形成有「競爭性」,新的好習慣必須和舊的壞習慣競爭大腦的空間和資源。一條迴路形成後,會因為持續不斷的使用而變得更綿密,使新的迴路插不進來,就好像一塊稻田如果先長了野草,稻子就沒有空間去生長了。壞習慣好比地方的角頭,勢力已經形成了,要動搖它不容易,這時要靠毅力,一直去強化好的習慣,使它的迴路夠強壯,能與壞習慣的迴路競爭同一塊資源。我剛從同一棟大樓的11樓搬到9樓時,回家進電梯常常就不自覺的去按11樓的鍵,二個禮拜以後才不按錯。所以小時候建立好習慣很重要,它使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所討論的教養觀念很先進,例如前一陣子,有個新的實驗出來反駁發展心理學上頗為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認為「延宕的滿足」可能有新的解釋。他們認為四歲兒童是不是馬上吃這顆棉花糖跟他的社經地位有關係:環境優沃的孩子可能不稀罕這顆糖,但是家裡沒糖吃的孩子可能就會按捺不住,想要趕快放進嘴裡了。這本書有把新的實驗結果包括進來討論它,表示作者是跟得上新的研究報告的。
書中對很多坊間流行的迷思都有所指正,雖然國內也有學者指出沒有所謂的「左腦人、右腦人」等等,但是報章雜誌還是在談某名人是左腦的、某歌星又是右腦的。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把這些迷思去除,不再讓父母送孩子去特別發展他的左腦或右腦。
一個觀念的改變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改變的才會澈底。這本書最可取的地方是它從大腦的機制來解釋幼兒大腦的發展和學習,例如創造力會活化多巴胺通路,所以孩子做出一個東西來時,都會很高興等不及要拿給大人看。又因多巴胺強化學習效能,所以一個人處在創造發明的喜悅時,常會廢寢忘食。
從1990年布希總統說「這是大腦的十年」匆匆又已經過了三十年了,大腦研究的發現每天都讓我們睜大了眼睛,充滿了驚喜。對於自己擁有的腦,我們要了解它,對孩子的大腦我們更要好好的保護它,使它能正常的發展,造就孩子的一生。
專文推薦: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在1950年代,醫學的進步速度,大約相隔五十年才會增加一倍的知識量。換句話說,老醫生執業生涯五十年,就算他從來不進修,到了退休時,仍有一半的知識量,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醫學進步的速度,是每隔七十三天,知識就會增加一倍!以這樣的速度推算,別說不進修了,就算天天焚膏繼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機會像古人一樣,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因此,當世界上的知識量是如此龐大,教育界也開始擔憂,孩子每天在學校,究竟該優先學習哪些技能呢?是背誦古詩詞,強記歷史年代,或是解決數理難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與其反覆爭執甚麼內容應該放入課綱的同時,家長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在這谷歌 (Google) 可查詢任何資料的現實世界,學習現存的知識內容,或許已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能培養出應付未來知識爆炸時代,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
在這本《孩子的第二天性》的書中,作者神經科學博士愛琳‧柯拉博 (Erin Clabough) 博士,提出當今兒童最急迫需要的三大能力: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她認為這三項能力,正是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未來世界,人類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事實上,這三項能力彼此間息息相關,比如說:擁有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啟發人類強烈的創造力;又比如說:一個浸泡在同理心環境下養育的孩子,自然而然自制力也會相對的提升。書中引用了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來佐證以培養「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不僅簡單可行,而且迫在眉梢。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才獨有的創造力。
過去人類學家所指的第二天性,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如今在愛琳‧柯拉博的詮釋之下,第二天性不只要有異於其他動物,甚至還要有異於電腦、人工智能等等非生物體。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大腦因為擁有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因此可以藉由不斷修改與完善這些神經連結,順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永無止境的調整與學習,而這乃是電腦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未來的人類需要良好生存,並且以超越電腦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人類所獨有的特質,而且事不宜遲,天天練習。
教養的致勝之道: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我是一位老師,曾經擔任特教班和普通班老師;同時,我也是一位母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將學校教我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我孩子身上。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當我看到書名《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長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真的好像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完全同意作者所言:如果現代父母能夠更瞭解神經科學,便能掌握獨特不同的育兒法——充滿自信、耐心,且方向明確。所以,我想向您介紹這本從神經科學觀點來談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名成功而優秀的人。這是有方法的!本書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傳授父母一種新的教養觀。
我們身處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回想我自己成長的歲月,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但是,現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一出生便註定和數位結緣,所以作者說:想要成為一位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就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奠基於「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