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與宗教經驗有關的心理動力是複雜的,可能作為面對焦慮的因應機制,可能與中介現實的象徵創造有關,也可能來自於尋求意義或是自我超越的動力。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以幾位重要心理學者的著作與理論為基礎,討論人文詮釋取向之宗教心理學的開展,尤其是針對宗教經驗的探討。宗教經驗作為人文經驗的一部分,雖然不是所有人的普遍經驗,但卻指出人性經驗之可能性。與宗教經驗有關的心理動力是複雜的,可能作為面對焦慮的因應機制,可能與中介現實的象徵創造有關,也可能來自於尋求意義或是自我超越的動力。宗教經驗除了作為人文經驗之可能性,也是探索人類經驗各種光譜的重要通道。本書所討論的種種理論對宗教心理學的後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除此之外,本書也討論了這些理論所延伸的幾個核心議題,包括「宗教經驗是幻覺嗎?」、「宗教與無意識」,「宗教經驗與轉化的關係」,「跨文化議題」,以及「科學理解與宗教理解的對話」。希望藉著對這些理論與議題的討論,能夠為宗教研究的理論取徑以及心理學的跨領域探究提出進一步思考的基礎。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以幾位重要心理學者的著作與理論為基礎,討論人文詮釋取向之宗教心理學的開展,尤其是針對宗教經驗的探討。宗教經驗作為人文經驗的一部分,雖然不是所有人的普遍經驗,但卻指出人性經驗之可能性。與宗教經驗有關的心理動力是複雜的,可能作為面對焦慮的因應機制,可能與中介現實的象徵創造有關,也可能來自於尋求意義或是自我超越的動力。宗教經驗除了作為人文經驗之可能性,也是探索人類經驗各種光譜的重要通道。本書所討論的種種理論對宗教心理學的後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除此之外,本書也討論了這些理論所延伸的幾個核心議題,包括「宗教經驗是幻覺嗎?」、「宗教與無意識」,「宗教經驗與轉化的關係」,「跨文化議題」,以及「科學理解與宗教理解的對話」。希望藉著對這些理論與議題的討論,能夠為宗教研究的理論取徑以及心理學的跨領域探究提出進一步思考的基礎。
作者簡介
蔡怡佳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宗教研究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專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宗教心理學、宗教人類學、宗教與障礙研究。譯注有《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聯經出版,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榮耀之殿:上帝的科學和宇宙》、《宗教經驗之種種》,另有專書論文、期刊論文數十篇。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宗教研究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專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宗教心理學、宗教人類學、宗教與障礙研究。譯注有《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聯經出版,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榮耀之殿:上帝的科學和宇宙》、《宗教經驗之種種》,另有專書論文、期刊論文數十篇。
內容目錄
序言
緒論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的開展
第一章 宗教經驗的描述、分析與判斷: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
第二章 宗教的心理起源:精神分析的「太初有為」及其超越
第三章 精神分析、文化與療癒:印度教民間宗教療癒與精神分析的對話
第四章 佛洛依德之後:過渡客體與神的心理意象
第五章 邁向心靈整體的朝聖行: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心靈與宗教
第六章 天心與人心在祈禱中的會遇:動力心理學的觀點
第七章 與佛相應、與神相契:從修行心理學談台灣佛教徒與基督徒的祈禱經驗
結論 回顧、議題與後續發展
參考文獻
緒論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的開展
第一章 宗教經驗的描述、分析與判斷: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
第二章 宗教的心理起源:精神分析的「太初有為」及其超越
第三章 精神分析、文化與療癒:印度教民間宗教療癒與精神分析的對話
第四章 佛洛依德之後:過渡客體與神的心理意象
第五章 邁向心靈整體的朝聖行: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心靈與宗教
第六章 天心與人心在祈禱中的會遇:動力心理學的觀點
第七章 與佛相應、與神相契:從修行心理學談台灣佛教徒與基督徒的祈禱經驗
結論 回顧、議題與後續發展
參考文獻
ISBN: 978957085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