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爭點地圖(3版) | 拾書所

刑法爭點地圖(3版)

$ 340 元 原價 340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本書透過兩百多個爭點的說明,將刑法的重點一網打盡,非常適合讀者考前最後衝刺階段使用。有了本書相伴,您的國考準備之路將不再孤單,因為周易和法夫子會是您最堅實的後盾,直至您金榜題名時。

三版序
上次改版是兩年前的事,這段期間筆者的人生有許多改變,刑法似乎也是如此,頻頻修正,大法官解釋更是不斷冒出,要記的東西愈來愈多;同時,因應大法庭制度上路,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於今年7月開始施行,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的判例一律停止適用。以上眾多的變革,促使本書提前改版,能讓讀者早點買到書,以利讀書計畫的安排。
這陣子很愛聽青峰的〈巴別塔慶典〉。在戲謔的歌詞和輕快的曲風裡,我瞭解到,透過踐踏別人來彰顯自己,其實是自以為的高貴。學習法律的過程,似乎就在蓋一座座隱形的巴別塔。不同學派站在不同的塔上相互叫囂、對罵,贏了就能衝到塔頂,直達天聽;然而,夾在縫裡的考生們,似乎只能在兩塔之間俯拾掉落的隻字片語,再自行復刻成一段段「學說」和「實務」。這本小藍書就是幫大家蒐集這些見解,因為考試就在考拆解題目、洞悉爭點的能力(司律二試甚至還要你選邊站,表達個人意見)。爭點書的存在,恰如其分地呈現考卷上該有的答案組合。也許這就是本書能三版的原因吧!
感謝總編蘋姐一直以來鼎力相助,也謝謝美編布萊恩排版、責編西西細心校對,讓小藍書能順利交付。筆者深切期盼,這本書能為同學帶來的不只是分數,更多的是思考刑法問題的批判基礎,勿忘來時路。
2019/9/22 周易 於桃園

今年刑法變革甚多,請要準備考試的讀者務必多加注意修法內容,同時感謝各位讀者一直以來對於本書的支持。
此外,facebook粉絲專頁「法鳴天智」,仍持續每年舉辦贈書的「寒士贈書活動」,有需要的讀者可多多利用。
2019/9/21 法夫子 於法鳴法律事務所


作者簡介


周易
政大法研所刑法組碩士
補教名師
(刑法相關著作10餘本)

擇我所愛,愛我所擇,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只願我愛的人安好,愛我的人幸福,這樣就夠了。

法夫子
北大法研所刑法組碩士
律師高考及格


內容目錄


一、本書特色 1
二、司律考試最新命題大綱—刑法 2
A刑法總則
一、時之效力 A-1-1
 於民國95年7月1日後,刑法第2條修正為「拘束人身自由」
 與「非拘束人身自由」處分★★☆☆☆ A-1-1
 「法律變更」有哪些類型?哪些情形並非法律變更?★★★★☆ A-1-2
二、地之效力 A-1-2
 在「大陸地區」犯罪,是否屬於在我國領域內犯罪?★★☆☆☆ A-1-2
 「駐外使領館」是否屬於我國領域?★★☆☆☆ A-1-3
三、外國裁判之效力 A-1-3
四、人之效力 A-1-3
 「免責權」與「免訴權」應如何區分?★★☆☆☆ A-1-3
刑法之立法解釋—以公務員為例 A-1-4
三、委託公務員(刑§10Ⅱ②) A-1-5
Chapter 2犯罪三階層審查體系 A-2-1
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階層 A-2-2
一、作為犯與不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A-2-2
 「作為犯」與「不作為犯」應如何區分?★★★☆☆ A-2-2
二、構成要件錯誤 A-2-17
一、阻卻違法事由 A-2-21
1正當防衛 A-2-21
2緊急避難 A-2-28
3依法令之行為(刑§21Ⅰ) A-2-33
4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刑§21Ⅱ) A-2-33
5業務上正當行為 A-2-34
二、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A-2-35
1意義 A-2-35
2理論依據 A-2-35
一、責任能力 A-2-37
1意義 A-2-37
2內涵 A-2-37
3種類 A-2-37
二、原因自由行為 A-2-37
1學說理論 A-2-37
2類型 A-2-38
三、寬恕罪責事由 A-2-41
1概說 A-2-41
2防衛過當 A-2-41
3避難過當 A-2-43
四、禁止錯誤 A-2-43
1意義 A-2-43
2類型 A-2-43
3法律效果 A-2-43
一、客觀處罰條件 A-2-44
1意義 A-2-44
2學說之例 A-2-44
二、個人阻卻或解除刑罰事由 A-2-45
1個人阻卻刑罰事由 A-2-45
2個人解除刑罰事由 A-2-45
Chapter 3犯罪行為階段 A-3-1
預備犯 A-3-2
一、預備行為 A-3-2
1實務見解 A-3-2
2學說見解 A-3-2
二、形式預備犯vs.實質預備犯 A-3-2
1形式預備犯 A-3-2
2實質預備犯 A-3-2
一、普通未遂 A-3-3
1處罰基礎:印象理論(主客觀混合理論) A-3-3
2著手 A-3-3
二、不能未遂(不能犯) A-3-5
1意義 A-3-5
2分析 A-3-5
3種類 A-3-5
4迷信犯 A-3-6
5幻覺犯 A-3-6
三、中止未遂(中止犯)、準中止未遂(準中止犯) A-3-7
1中止未遂 A-3-7
2準中止未遂 A-3-12
Chapter 4正犯與共犯 A-4-1
正犯論 A-4-1
一、正犯與共犯之區別 A-4-1
1實務:主客觀擇一標準說 A-4-1
2學說:犯罪支配理論—劃定正犯之類型 A-4-2
二、間接正犯 A-4-2
1意義 A-4-2
2存在原因—填補處罰漏洞 A-4-3
3主、客觀要件 A-4-3
4成立態樣 A-4-4
5間接正犯與錯誤 A-4-4
三、共同正犯 A-4-6
1意義 A-4-6
2成立要件 A-4-6
3基本類型 A-4-8
4既、未遂 A-4-11
5中止未遂 A-4-14
6共同正犯之逾越與錯誤 A-4-14
7特殊類型—加重結果犯與共同正犯 A-4-15
8不成立共同正犯之情形 A-4-18
共犯論 A-4-20
一、共犯從屬性 A-4-20
二、教唆犯 A-4-21
1成立前提—被教唆人已實行犯罪(即正犯之行為已違法) A-4-22
2客觀要件 A-4-22
3主觀要件—教唆之雙重故意 A-4-23
4既、未遂 A-4-23
5教唆犯之過剩與錯誤 A-4-24
三、幫助犯 A-4-27
1客觀要件 A-4-27
2主觀要件 A-4-31
四、連鎖共犯 A-4-33
正犯、共犯與身分 A-4-34
一、刑法第31條第1項—純正身分犯(不法身分) A-4-35
1意義 A-4-35
2案例與分析 A-4-35
二、刑法第31條第2項—不純正身分犯(罪責身分) A-4-36
1意義 A-4-36
2案例與分析 A-4-36
Chapter 5競合論 A-5-1
行為單數與行為複數 A-5-2
一、行為單數之思考面向 A-5-2
1自然意義的一行為 A-5-2
2自然的行為單數 A-5-2
3法的行為單數 A-5-2
二、行為複數之思考面向 A-5-3
行為單數與行為複數之法律效果 A-5-4
一、行為單數之法律效果 A-5-4
1法條(規)競合 A-5-4
2想像競合(刑§55) A-5-4
二、行為複數之法律效果 A-5-6
1與罰前、後行為 A-5-6
2數罪併罰 A-5-6
Chapter 6刑罰論 A-6-1
刑罰的種類 A-6-2
刑罰之加重與減輕 A-6-9
一、刑罰加重之事由 A-6-9
二、刑罰減輕或免除之事由 A-6-10
累犯之加重 A-6-11
自首之減輕 A-6-12
刑罰之執行 A-6-13
一、易刑處分 A-6-13
1易科罰金(刑§41Ⅰ) A-6-13
2易服社會勞動(刑§41Ⅱ~Ⅶ) A-6-13
二、緩刑 A-6-15
三、假釋 A-6-16
時效 A-6-17
保安處分 A-6-18
一、分類 A-6-18
二、執行 A-6-18
1應於刑罰「前」執行 A-6-18
2應於刑罰「後」執行 A-6-18
三、應執行之日 A-6-18
1保安處分於刑罰執行「前」為之 A-6-18
2保安處分於刑罰執行或赦免「後」始執行  A-6-18
B刑法分則
Chapter 1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 B-1-1
瀆職罪章(含貪污治罪條例、賄賂、圖利相關犯罪) B-1-1
一、概說 B-1-1
二、條文細說 B-1-3
1 要求、期約或收受—刑法第121條、貪污治罪條例第5條第1項第3
 款不違背職務賄賂罪及同條例第10條財務追繳與沒收之對照&刑法第
 122條第1、2項、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5款違背職務賄賂
 罪及同條例第10條財物追繳與沒收之對照 B-1-3
2 行求、期約或交付—刑法第122條第3項、貪污治罪條例第11條第
 1、3~6項違背職務行賄罪&貪污治罪條例第11條第2、5項不違
 背職務行賄罪之對照 B-1-11
3刑法第131條圖利罪、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5款
4刑法第132條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 B-1-18
5刑法第134條不純正瀆職罪 B-1-18
妨害公務罪章 B-1-19
一、概說 B-1-19
二、條文細說 B-1-19
1刑法第135條妨害公務罪 B-1-19
2刑法第136條公然聚眾妨害公務罪 B-1-20
3刑法第138條侵害公務上掌管文書物品罪 B-1-21
4刑法第140條侮辱公務員、公署罪 B-1-22
妨害投票罪章 B-1-23
條文細說 B-1-23
1刑法第143條投票受賄罪、第144條投票行賄罪 B-1-23
2刑法第146條第2項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 B-1-23
妨害秩序罪章 B-1-26
一、概說 B-1-26
二、條文細說 B-1-26
1刑法第149條聚眾不解散罪、第150條聚眾施強暴脅迫罪 B-1-26
 主管公務員已下達解散命令3次以後,未立即從事本罪之刑事
 追訴,而仍繼續下達解散命令;其後,聚集之群眾真遵守命令
2刑法第154條參與犯罪結社罪 B-1-27
 何謂「以犯罪為宗旨之結社」?★★☆☆☆ B-1-27
3刑法第159條冒用公務員服章官銜罪 B-1-28
 公然冒用公務員「已作廢」之服飾、徽章或官銜,是否成立
脫逃罪章 B-1-28
一、概說 B-1-28
1刑法對於國家刑事司法權行使之保護 B-1-28
2脫逃罪章之成罪結構 B-1-29
二、條文細說 B-1-29
1刑法第161條普通脫逃罪 B-1-29
2刑法第162條縱放或便利脫逃罪 B-1-30
3刑法第163條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 B-1-31







































&l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