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 拾書所

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 332 元 原價 420
內容簡介


揭發醜聞、針砭時弊的韓國王牌主播
走過MBC罷工,帶領JTBC崛起
孫石熙實現新聞公正的自由之路

◆韓國「最具影響力媒體人」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韓國絕版超過10年經典,首度以繁體中文版重現

他曾是MBC當紅主播,卻因領導、參與罷工而被捕入獄
他帶領JTBC揭發朴槿惠閨密干政、文在寅接班人性侵等重大事件
孫石熙何以成為韓國最具公信力的新聞人?
他親筆寫下一路走來,如何對抗威權、堅守初心。

◎關於新聞公正性與自由──
若真相在媒體足以揭露的範圍之外,至少也該提出質疑。
我們真正該羞愧的是,媒體已經超越了應聲蟲的程度,
就算有機會提出質疑,仍選擇沉默。

◎談到民主之於人的價值──
人們會去關注這個國家的政治是否只換湯不換藥,
我們必須守護自己,守護實現民主社會的價值,
這與誰做了總統無關。
擁有這樣的標準,才足以證明我們堅信的並非愚昧,而是明智的選擇。

◎回想參與罷工、禁錮鐵窗的日子──
「力爭公正報導」的50日罷工,以手銬強制終結。
不論結果如何,勝利都是屬於我們的,
因為我們是對的,這就是事實,
真相既單純又美好,唯一需要的是堅守住它的勇氣。

【關於本書】

在媒體競爭的戰場上,若只注重收視率,
只會徹底斷送批判監督、重視公共性的理念,
因此,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把我們的歌唱下去。

本書在韓國出版於1993年,書名正是以蟋蟀嘹亮、不停歇的叫聲,比喻新聞人當無畏權勢、勇不放棄、傳達真相的理念。這是孫石熙目前唯一一本親筆撰寫的著作,2004年後即在韓國絕版超過10年以上,今首度以繁體中文版形式重新問世。
孫石熙寫下此書時,正值1992年MBC工會罷工落幕之後,當時孫石熙37歲,他以青年的熱血與對堅持媒體公正性的熱忱,寫下走過的動盪年代及啟發,包括許多韓國歷史上重大新聞事件,以及參與罷工的經歷,堪稱一本韓國近現代史與韓國媒體發展史。
無論是過去或現在,臺灣或韓國,媒體受財團、政黨箝制,新聞娛樂化、假新聞等問題幾乎到了每況愈下的地步。藉由了解孫石熙對新聞一路走來的堅持與理想,做為臺灣讀者思考媒體處境與未來的借鏡。


名人推薦
深度導讀──
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專文推薦──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齊聲讚譽──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李惠仁(調查記者暨紀錄片導演)
林麗雲(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馬欣(作家)
陳信聰(公共電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張正(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暨共同創辦人)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依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孫石熙손석희

1956年生於首爾,國民大學國語國文系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媒體交流學科教授。

1984年進入MBC電視臺擔任新聞部社會記者,主跑市政廳。1989年成為主播,因播報主要時段而家喻戶曉。1992年,他參與MBC罷工並擔任工會幹部,最後遭警方羈押,引發社會關注。

他在MBC主持的廣播節目《視線集中》與政論節目《100分鐘討論》均膾炙人口,訪問政要、辯論時事,沉著犀利的主持風格,常讓準備不足的受訪者招架不住。

2013年,孫石熙離開MBC,加入《中央日報》旗下電視臺JTBC,擔任新聞部社長與晚間新聞主播,2018年成為代表理事社長。他主持的《JTBC新聞室》報導過多起重大事件,如揭發朴槿惠與崔順實洩密案,追蹤報導世越號沉船事件,訪問遭政要性侵的女性,掀起一股韓國政界的MeToo浪潮等,開拓新聞報導的全新視野,也讓他成為最受大眾信賴的媒體人,在「最具影響力媒體人」調查中,自2005年開始經常榮登榜首。
譯者簡介
胡椒筒|hoochootong

專職譯者,帶著「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翻譯的世界。
譯有《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那些美好的人啊》、《被提1992》、《信號Signal:原著劇本》等。

敬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hoochootong.translator

內容目錄


導讀
新聞須引領公眾思考,讓世界得以轉變(駐韓獨立記者/楊虔豪)

推薦序 
足以拉下總統、撼動社會的媒體人力量(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
真假難辨的社會,需要一個對自己誠實的新聞人(「轉角國際」專欄作者/阿潑)

各界讚譽

臺灣版序 歷史長河中,我曾經歷的短暫瞬間
前言 寫這本書

第一章 一路上,我所收穫的
關於陽光的記憶
一路上,我所收穫的
我的社會史時光之旅
咖啡瓶和女老師
臥室裡的秋日天空
父親的法,父親的小歷史
反重視形式論
我的病反而成為我的藥
業的法則,人世間的法則
告知女性
妻子,生命中可以承受之重
民主啊,求之於民
孩子不等人
後天性雜誌恐懼症患者
巧克力、糖果、部隊鍋
誰殺死了文森?
民族歷史研究會

第二章 再看一眼熄滅的火吧
一日不作,一日三食
選擇!星期六──美好嗎?
哈佛留學生與朝鮮族學生
節目終歸於「人」
報新聞都要背起來嗎?
正門前的臺上
文化中心可以成為超市
全能主播的薄命時代
乙淑島的故事
五大洋事件是他殺?
再看一眼熄滅的火吧
被墨水淹沒的63大廈
被真由美更改的開場白

第三章 蟋蟀之歌
世界上最沉重的絲帶
摯愛之歌,歌之舍廊
人心的軟體啊,正直的活吧
一九九二年秋,一季熾熱的抉擇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日
拘留所說明會
手銬遊戲
高尺洞的那些人
為了真正的「都大木」
蟋蟀之歌
保母詩人李幸子
開在哪裡都是花

第四章 布條下的希望
我們是無罪的
那臺美製食物處理機
正午的警報
內務整理的所思所想
布條下的希望
這個時代的神話──不勞而獲
九一一和一一九
必須抹去的紅字
今時今日的「燈明寺」
塞內卡的後裔──橘子族

ISBN: 9789571379692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