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明清之際的史家與明史學
內容簡介
本書超越清代官修《明史》框架,上溯明末清初史家對明代史的建構與論述,拓展微觀檢視和宏觀評價明史學的視野。書中取擇八位具代表性史家,一一探析他們著史的真知灼見和偏見盲點,進而提出釐清史實和均衡史論的建議。
內容簡介
本書超越清代官修《明史》框架,上溯明末清初史家對明代史的建構與論述,拓展微觀檢視和宏觀評價明史學的視野。書中取擇八位具代表性史家,一一探析他們著史的真知灼見和偏見盲點,進而提出釐清史實和均衡史論的建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吳振漢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作者專研明清至現代史,已在此領域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遍及政治、經濟、文化、學術各方面,有志於深入淺出、科技整合的教研工作。
吳振漢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作者專研明清至現代史,已在此領域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遍及政治、經濟、文化、學術各方面,有志於深入淺出、科技整合的教研工作。
內容目錄
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翰林史學
第一節 錢謙益所撰碑誌史事考辨
一、前言
二、撰述動機與筆法
三、國變前案例解析
四、入清後案例辨析
五、餘論
第二節 翰林史家黃景昉的明史學
一、前言
二、交遊、仕途與學術
三、國變前的史論
四、入清後的反思
五、餘論
第二章 縉紳史學
第一節 夏允彝的師友與史學
一、前言
二、生平與師友交遊
三、師友間的理念交流
四、史識與史學
五、餘論
第二節 清初遺臣李清之明史學
一、前言
二、生平與閱世
三、考史學之建構
四、論史之核心價值
五、餘論
第三章 補官史學
第一節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一、前言
二、經史之學的特性
三、南明史著之史源結構
四、疑議史實辨證
五、餘論
第二節 錢澄之晚年境遇與史識傳佈
一、前言
二、垂老際遇與史識內涵
三、困境突破與人際網絡建構
四、史識的傳承與實踐
五、餘論
第四章 布衣史學
第一節 書生論政——許重熙《五陵注略》事件之探討
一、前言
二、生平與《五陵注略》之特色
三、《五陵注略》被禁之原委和影響
四、文禁後的調適與更新
五、餘論
第二節 清初遺民文秉之史著與史學
一、前言
二、生平與閱歷
三、史著的撰寫次序和史料結構
四、史學的特色
五、餘論
總論
附錄
徵引書目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翰林史學
第一節 錢謙益所撰碑誌史事考辨
一、前言
二、撰述動機與筆法
三、國變前案例解析
四、入清後案例辨析
五、餘論
第二節 翰林史家黃景昉的明史學
一、前言
二、交遊、仕途與學術
三、國變前的史論
四、入清後的反思
五、餘論
第二章 縉紳史學
第一節 夏允彝的師友與史學
一、前言
二、生平與師友交遊
三、師友間的理念交流
四、史識與史學
五、餘論
第二節 清初遺臣李清之明史學
一、前言
二、生平與閱世
三、考史學之建構
四、論史之核心價值
五、餘論
第三章 補官史學
第一節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一、前言
二、經史之學的特性
三、南明史著之史源結構
四、疑議史實辨證
五、餘論
第二節 錢澄之晚年境遇與史識傳佈
一、前言
二、垂老際遇與史識內涵
三、困境突破與人際網絡建構
四、史識的傳承與實踐
五、餘論
第四章 布衣史學
第一節 書生論政——許重熙《五陵注略》事件之探討
一、前言
二、生平與《五陵注略》之特色
三、《五陵注略》被禁之原委和影響
四、文禁後的調適與更新
五、餘論
第二節 清初遺民文秉之史著與史學
一、前言
二、生平與閱歷
三、史著的撰寫次序和史料結構
四、史學的特色
五、餘論
總論
附錄
徵引書目
ISBN: 978986565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