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 拾書所

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 308 元 原價 390
內容簡介


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內容簡介

作者自 16 歲起離開了臺南後壁的安溪寮老家,開始在外地求學、成家、立業,迄今已整整超過了半個世紀,之後就未曾再能有過年少以前的鄉居生活。隨著年歲的增長,對自己家鄉的情懷卻是愈來愈深。
本書紀錄了作者的親情與鄉情、歷史與人物所交織而成的澎拜思緒。內容孕育了豐富的家鄉情感, 也同時側面紀錄並呈現了臺灣臺南這個歷史古城的發展風貌。


本書特色

紀錄了作者的親情與鄉情、歷史與人物所交織而成的澎拜思緒。
內容孕育了豐富的家鄉情感,
同時側面紀錄並呈現了臺灣臺南這個歷史古城的發展風貌。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陳添壽(筆名陳天授)
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

簡歷
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研究委員
國家發展研究院諮詢委員
中華民國企業發展研究學會理事長
中華國土安全管理學會常務監事
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理事
臺灣日報、臺灣新生報專欄撰述
中央廣播電台知識寶庫節目主持人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董事
先後任教於臺北商業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空中大學、警察大學等校

現任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著作
《為有源頭活水來》
《臺灣政經發展策略》
《臺灣經濟發展史略》
《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
《臺灣經濟發展史》
《臺灣創意產業與策略管理》
《臺灣治安制度史──警察與政治經濟的對話》
《臺灣治安史研究──警察與政經體制關係的演變》《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
《警察與國家發展──臺灣治安史的結構與變遷》
《文學、文獻與文創──陳天授65作品自選集》
《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
《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近代名人文化紀事》(電子書)
《文創漫談》(電子書)
《生活隨筆》(電子書)
《生命筆記》(電子書)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資本主義與市場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二):威權主義與警政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三):自由主義與民主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
《臺灣治安史略》




內容目錄


目錄

自 序
卷首語

第一部分 鄉居記憶
夏日草蓆的妙用
中元普渡與安溪福安宮
《輔大圖書館學刊》創刊號
我構思撰寫《近代學人著作書目提要》
無米樂與池上米
荷蘭海盜舞
科學資料中心的實習經歷
余光中、漢寶德、齊邦媛的連環想
新年、新書與新運
烏樹林糖廠日式宿舍印象記
從鍾肇政得獎的感言談起
崑濱伯無米樂的省思
學甲虱目魚記憶
後壁安溪寮派出所印象記
割稻仔飯的回味
世界書香日與文化休閒
怎忍家鄉變故鄉
曬書、書櫥與送書
一串香蕉串起的回味
遯齋主人蘇雪林的啟發
嘉南平原的綠豆特產
《東京家族》電影觀後感
史提芬史匹柏的幸運符
參加「永遠的異鄉人」活動有感
後壁老家祖厝的滄桑歲月
我的文學夢裡夢外
施金輝與林志玲的藝文之光
羅蘭的廣播文學

第二部分 地方文誌
兩岸的中華文化底蘊
喜見李榮春文學館
臺南縣長的贈書
蟾蜍山的文化願景
百年城牆百年希望
臺南市與丹東市的聯想
余阿勳的《日本文壇散記》
大師風範難尋
關渡平原的臺北夜景
余英時的文化風雅
記結緣媽祖關渡宮
《農村曲》與在地文化產業
洪炎秋的《廢人廢話》
「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
嘉南平原的米糖文化情感
鐵道文化
蔣經國圖書館的在地化
臺南天仁工商職校的盛與衰
媽祖文化節的彰顯臺灣工藝
古建築的鄉土文化價值
微型城市的文化園區
舊居、故居、紀念館的歷史變遷
文學家楊逵的故居地
林語堂故居的潤餅文化節
《後壁鄉志》補遺
《南瀛文獻》與《臺南縣志稿》
文學家吳新榮與臺南縣參議員
讀〈記小雅園琑琅山房主人〉有感
葉石濤的《從府城到舊城》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聯想
楊逵的土地之愛
《嘉中青年》與我的書寫啟蒙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遇刺?
林豪的《東瀛紀事》
下茄苳與劉却的起事考
下茄苳堡張丙與沈知起事的反思
店仔口吳志高與白水溪教案事件
安溪寮陂、嘉南大圳、白河水庫
嘉南平原大地震話白河記憶
林獻堂與黃朝琴的家族史
《KANO》與「噍吧哖事件」
下茄苳泰安宮與吳志高的卒年考
讀《臺南縣志》筆記(一)
讀《臺南縣志》筆記(二)
讀《臺南縣志》筆記(三)
讀《臺南縣志》筆記(四)
讀《臺南縣志》筆記(五)
讀《臺南縣志》筆記(六)
朱一貴夜遁下茄苳與徐朱家族考
吳球是東山區聖賢里人?
下茄苳堡媽祖文創園區之芻議
陂圳文化與白河木棉道景觀
獨好下茄苳堡
古城遺跡的滄桑與悲歌
輔大學園一隅記述
我的下茄苳堡書寫
陳立勳墾業與下茄苳開發
陳政三與《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
《金水嬸》與臺灣鄉土文學
臺南市東山區吉貝耍踏查
「鹽水港廳哆囉嘓西堡番社街」釋疑
古城與府城的歷史記憶

第三部分 文創新意
城市治理與地方產業
變了色的臺灣長白山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申遺
沈從文與金城武的產業效應
煙火美景不美
明華園與童聲合唱團
土溝里藝術農村的生活美學
鼓藝社與民俗藝術
《雨夜花》與流行音樂學程
試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新解
簡樸孫運璿故居
圖書館的文創角色
研討會與「文創產業學」
也談《文化與文創》
文資保存與文創產業
兩岸的媽祖信俗文化
文化部的第一里路
城市區域化的文創思維
村上春樹的小確幸生活觀
文化的經濟因素之外
建構臺灣生活一日圈
借鏡韓國影視產業
繁體漢字的鮮明視覺特色
創意創業與文創
中影文化城的電影產業
倪再沁的臺灣美術主體性
郎靜山攝影藝術
木村拓哉的《華麗一族》影集
福建行的安溪側記
後壁長安社區的創意鄉村旅遊
後壁區的從茄芷袋到台客包

第四部分 歷史檔案
記《輔大新聞》被改組的切身事
《蔣中正日記》在臺灣
「牡丹社事件」釋疑
《臺灣新生報》與臺灣新生
張道藩與蔣碧薇
西川滿的皇民文學
監獄文學與臺北刑務所
《博物館法》與蚊子館之譏
《文訊》史料數位化的歷史意義
設置城市檔案館芻議
成立總統圖書館之我見
《昭和天皇實錄》與《康熙朝實錄》
曹永和的臺灣海島史觀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讀後
張學良幽禁歲月
張羣故居與蔣中正圖書館
《文獻人生》與文創產業
檔案公開化的呼籲
兩岸百年的百位大師典範
殖民史觀的國家檔案館省思
文學題材的電影文創
故宮南院的在地化範例
書法藝術的文字視覺之美
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
白先勇紀錄片的歷史意義
《藝術家》雜誌的歷史文化長河
李友邦蘆洲家族的歷史記憶

卷尾語




ISBN: 9789864712656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