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 | 拾書所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

$ 435 元 原價 435
內容簡介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隨書附贈《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內容簡介

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香港人,返來了。一國兩制的快速崩解,讓游離在無力和沮喪的香港人,重新找到自我定義的方法。這場仗,跨世代發出對強權的怒吼,不只是香港這塊土地的存亡之戰,也是世代浪潮在絕望中的奮力掙扎。不舍晝夜,綿延不絕。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28篇專文+38張彩色照片+23個關鍵詞+反送中大事記
 ★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17000字重磅訪談〈致一場未完的革命〉
 ★隨書附贈62*42CM 香港漫畫家柳廣成《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在2019年夏天尚未結束前,沒有人會想到:一個貌似單純的逃犯條例修訂案居然可以成為延燒半年的反送中運動。百萬香港人在沒有大台的領導下,穿著黑衣、戴著口罩上街頭和理非,要求特首林鄭撤回修例草案。但林鄭態度強硬,堅持不修。港人於是加大力道、每個週末都上街頭: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過程中有反抗者絕望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林鄭雖在龐大壓力下宣布撤回修例,但港警獲得中國官方的支持,反制抗爭者的行動愈趨暴力,逼使抗爭者從和理非快速轉向勇武派。以full-gear的年輕人為主的勇武派,被設備精良的港警丟催淚彈、用警棍打、用實彈射擊、逮捕、群毆、性侵、疑似被自殺。原本Be water的游擊策略到了11月,甚至演變成進入中大、理大、浸大、城市大的陣地戰。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區以及支持民主派的黃區,雙方在1124的區議會選舉決一勝負,民主派在超高投票率之下囊括了85%的議席,無疑給定性香港抗爭者為「暴民」的林鄭、建制派和中國政府丟了一枚震撼彈。

從回歸前出於文化差異和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優越感,到近年對中的憎惡感,這樣的差異讓香港人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傘運和2015年的魚蛋革命中,不斷地重新界定自己的身分,要區別自己與中國。這場運動在香港本地是建制與民主的對抗,區議會的選舉只是中場,中國與香港的認同之爭,才正要開始。






作者簡介


主要作者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與影視中心總製作人。加拿大McGill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台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SOPA)獎、香港人權新聞獎得主。著有《血淚漁場》、《廢墟少年》。以記者為志業。


楊智強

《報導者》記者,主要負責國際、人權與能源等相關議題。長期關注羅興亞難民、緬甸內部族群衝突以及韓國社會等題目。第43屆金鼎獎專題報導獎得主。著有《最陌生的鄰居:韓國》一書。


陳怡靜

新聞工作十餘年,曾任職《鏡週刊》人物組、《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等媒體。目前為獨立撰稿人、《報導者》特約記者。不敢奢望以文字改變世界,只希望,那是安靜的傾聽、貼近的觀察,而不是獵奇的書寫。


主要攝影

余志偉

「跟攝影一起死去。」投身新聞攝影工作十七餘年,拿下臺灣新聞攝影大賽2015及2018年度最佳攝影記者,現任《報導者》攝影主任,拓展新聞攝影邊界和教育,嘗試建立新時代影像敘事的論述和實踐,進而改變產業生態和運作模式。


陳朗熹

《報導者》駐香港特約攝影記者。大學時期修讀社會政策,畢業後成為攝影記者,並為不同海外媒體工作,曾獲多個香港及國際攝影獎項。現為獨立攝影師,專注記錄社會現況並開展個人攝影計劃。


劉貳龍

《報導者》駐香港特約攝影記者,過去曾作為學生組織成員,積極參與雨傘運動。大學時期接觸新聞和紀實攝影,現在致力記錄香港社會及政治運動,希望以影像關注社會問題。





內容目錄


目錄

主編序 獻給在絕望中抵抗的人們──李雪莉
導讀 致一場未完的革命──吳叡人

CHAPTER1水火相交──跨世代示威者群像
一、中學生、水電工、劏房戶──三代港人反送中群像
二、十八歲就迎來「我城終局之戰」,香港少年少女的絕望與希望
三、反送中的騷動之夏,香港年輕人如何返校?
四、走入遊行的「港漂」──參與運動承擔的恐懼,是你們無法想像的
五、當暴力無限循環,中大、理大的年輕勇武者在守什麼?
六、從接管食堂、校巴到校內設備管理──記錄香港中大校園七十二小時的獨立自治
七、反抗者何韻詩──有些事情逼到身邊,由不得你不去發聲
八、佔中運動發起人戴耀廷──香港在打一場世界級抗爭

CHAPTER2全城烽火──從反修例到反中,香港移交後劇變
一、香港反送中,揭開共產黨直接治港新模式
二、從律師靜默遊行,看民主派困境與親中派進化
三、警察、黑幫、藍絲全方位圍城,香港已成孤島
四、離職港警──在警察學院裡教的是,當你武力可以控制那人時,就要停止!
五、民調反映的港獨、攬炒、移民趨勢——專訪香港中大教授李立峯
六、在瘋掉的時代,更要報導事實——專訪香港反送中前線記者譚蕙芸

CHAPTER3我們反抗,我們存在——香港人集體意識的誕生
一、大狀、教師、紀錄片工作者──傾城之際,他們目睹的香港變貌
二、銀幕內外映照的香港未來──這些影片,為逆權黑夜帶來抒發與啟發
三、「反送中」遍地開花的視覺進化──藝術家如何記錄和影響運動?
四、從爆眼少女到太子警暴,柳廣成用漫畫提問:二〇二八年會是什麼模樣?
五、消費就是價值選擇──反送中運動如何改變香港人日常生活?
六、區議會選舉──政治素人與社運者加入,首度無「白區」
七、區議會選舉──遇襲、被捕、電話騷擾,他們為何堅持選到底?
八、區議會選舉結果──寫下歷史紀錄也向國際傳達港人意志

CHAPTER4等待黎明——成為一個新香港人
一、香港歷史分水嶺——街頭路線到議會路線
二、「香港人」是誰值得擁有的身分?專訪中國新移民、香港教育大學講師黎明
三、台港同盟——從平行到共享命運
四、大後方撐故鄉的在台港人──他們在台灣反送中
五、失根的在台「旅行者」──他們為香港而戰,卻回不了香港
六、城市戰爭體感的政治犯世代──香港年輕人未來何去何從?

主編跋 兩場選舉,一個意志

◎反送中大事記
◎香港反送中,你需要知道的23個關鍵詞
◎圖片故事







ISBN: 9789869865609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