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我們正活在一個「敘事時代」。社會科學為了回應這一趨勢,許多學科都開始使用生命史和敘事方法。當我們從強調客觀性的現代主義時代轉向以主體性的後現代主義時,這種對敘事的訴求在學術界可能變得更加明顯和清楚,這樣的情形也同樣出現在社會和商業論述中。
這種敘事形式其中一個常被忽視的面向是教育學交會(pedagogic encounter),這樣的現象存在所有敘事和傳記研究裡。這本書從根本問題上反思和檢驗了我們學習過程中的生命敘事,這為我們稱之為「敘事教育學」提供了一系列研究和指引,它為這些敘事過程提供了資源和探索,以使我們可以學習環境並在生命中學習。聚焦在生命史使我們能夠在學習者的敘事地景中學習,並透過這些教育學交會,允許我們辨認學習的途徑並得到支持。
這種敘事形式其中一個常被忽視的面向是教育學交會(pedagogic encounter),這樣的現象存在所有敘事和傳記研究裡。這本書從根本問題上反思和檢驗了我們學習過程中的生命敘事,這為我們稱之為「敘事教育學」提供了一系列研究和指引,它為這些敘事過程提供了資源和探索,以使我們可以學習環境並在生命中學習。聚焦在生命史使我們能夠在學習者的敘事地景中學習,並透過這些教育學交會,允許我們辨認學習的途徑並得到支持。
作者簡介
Ivor. F. Goodson
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學習理論的教授,同時也是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Joss Owen講座的訪問教授。他是《教育政策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的主要編輯,格蘭德愛馬仕和平基金會(Guerrand-Hermès Foundation for Peace)的研究員。
Scherto R. Gill
格蘭德愛馬仕和平基金會(Guerrand-Hermès Foundation for Peace)的研究員,她也是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訪問研究員,在這裡指導碩士和博士生。
丁奇芳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
現職: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講師
王勇智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廈門市集美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
洪慧真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
現職: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助理教授兼教務主任
張慈宜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陳永祥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電機碩士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蔡仲庭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碩士
現職:道埕跨專業心理健康促進協會秘書長
鄧明宇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賴誠斌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學習理論的教授,同時也是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Joss Owen講座的訪問教授。他是《教育政策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的主要編輯,格蘭德愛馬仕和平基金會(Guerrand-Hermès Foundation for Peace)的研究員。
Scherto R. Gill
格蘭德愛馬仕和平基金會(Guerrand-Hermès Foundation for Peace)的研究員,她也是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訪問研究員,在這裡指導碩士和博士生。
丁奇芳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
現職: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講師
王勇智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廈門市集美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
洪慧真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
現職: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助理教授兼教務主任
張慈宜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陳永祥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電機碩士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蔡仲庭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碩士
現職:道埕跨專業心理健康促進協會秘書長
鄧明宇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賴誠斌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內容目錄
致謝
前言
推薦序:是方法也是行動實踐
第一篇 敘事作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敘事的概念 賴誠斌、丁奇芳譯
一、生命和敘事
二、從敘事角度來看認同概念
三、對敘說認同論點的挑戰
第二章 社會研究的敘事轉向 賴誠斌、丁奇芳譯
一、社會研究的敘事轉向
二、社會研究中的敘事
三、進行生活史研究所要面對的挑戰
四、生命敘事在不同學科中的運用
第三章 認識生命史的研究歷程 王勇智譯
一、生命史完整的研究過程
二、生活史研究作為敘事建構的場所
三、敘事作為研究的介入
四、「籠中之鳥」—潔絲米的故事
五、對話與反思
第四章 敘事建構及敘說能力 陳永祥、蔡仲庭譯
一、敘說特性
二、克里斯多福的敘事──他在生命中的學習
三、透過敘事的自我理解和轉變
四、對話和反思
第二篇 敘事作為教育學
第五章 敘說交會的本質 鄧明宇譯
一、敘事理解(narrative understanding)—一種詮釋學的計畫
二、敘說交會中的情緒
三、敘說交會的階段
四、互惠教育學(reciprocal pedagogy)—敘事的交換
第六章 敘說交會:人類能動性和社會行動 鄧明宇譯
一、敘事與自我性(selfhood)
二、生命敘事是種「傳記幻像」(biographical illusion)嗎?
三、仔細探究生命故事和敘事結構
四、敘說交會的重要性
第七章 學習與敘事教育學 張慈宜譯
一、透過敘說學習朝向及鞏固及轉化之可能性
二、敘說學習的螺旋歷程
三、敘事教育學的開拓
四、催化敘說學習的歷程
五、珍妮─敘事歷程的一則個案研究
六、對話與反映
第八章 敘事:在社群中學習及生活 洪慧真譯
一、敘事性理解、個體能動性及社會行動
二、傳記在師資培育的應用—在社群中學習
三、敘事的力量—活在社群當中
四、敘事教育學—旅程回顧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及索引
前言
推薦序:是方法也是行動實踐
第一篇 敘事作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敘事的概念 賴誠斌、丁奇芳譯
一、生命和敘事
二、從敘事角度來看認同概念
三、對敘說認同論點的挑戰
第二章 社會研究的敘事轉向 賴誠斌、丁奇芳譯
一、社會研究的敘事轉向
二、社會研究中的敘事
三、進行生活史研究所要面對的挑戰
四、生命敘事在不同學科中的運用
第三章 認識生命史的研究歷程 王勇智譯
一、生命史完整的研究過程
二、生活史研究作為敘事建構的場所
三、敘事作為研究的介入
四、「籠中之鳥」—潔絲米的故事
五、對話與反思
第四章 敘事建構及敘說能力 陳永祥、蔡仲庭譯
一、敘說特性
二、克里斯多福的敘事──他在生命中的學習
三、透過敘事的自我理解和轉變
四、對話和反思
第二篇 敘事作為教育學
第五章 敘說交會的本質 鄧明宇譯
一、敘事理解(narrative understanding)—一種詮釋學的計畫
二、敘說交會中的情緒
三、敘說交會的階段
四、互惠教育學(reciprocal pedagogy)—敘事的交換
第六章 敘說交會:人類能動性和社會行動 鄧明宇譯
一、敘事與自我性(selfhood)
二、生命敘事是種「傳記幻像」(biographical illusion)嗎?
三、仔細探究生命故事和敘事結構
四、敘說交會的重要性
第七章 學習與敘事教育學 張慈宜譯
一、透過敘說學習朝向及鞏固及轉化之可能性
二、敘說學習的螺旋歷程
三、敘事教育學的開拓
四、催化敘說學習的歷程
五、珍妮─敘事歷程的一則個案研究
六、對話與反映
第八章 敘事:在社群中學習及生活 洪慧真譯
一、敘事性理解、個體能動性及社會行動
二、傳記在師資培育的應用—在社群中學習
三、敘事的力量—活在社群當中
四、敘事教育學—旅程回顧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及索引
ISBN: 978957763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