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注譯天工開物 | 拾書所

白話注譯天工開物

$ 379 元 原價 379
內容簡介


白話注譯天工開物


內容簡介

《天工開物》初刊於明崇禎十年(西元一六三七年),全書共分三編十八卷,內容詳述中國古代農業、礦業、製造業之生產技術與經驗,舉凡飲食、衣物、陶器、冶煉、礦產、染料、兵器、紙墨等,無不具備。堪稱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及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譽為「十七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除了對中國古代生產力發展提供極寶貴的參考資料外,更有助於讀者知新應古。

本書上編包括穀類、棉麻栽培、養蠶製絲、食品加工等。中編盡述磚瓦、陶瓷、銅鐵器具之冶鑄、舟車構造及採煉石灰、煤炭、硫黃、煉油、造紙技術。下編則包括五金開採及冶煉、兵器、火藥、朱墨、顏料的製造及珠玉採琢。

此書於十七世紀後,海外陸續出版日文、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等多國譯本,法國漢學家儒蓮稱此書為「科技百科全書」,達爾文稱為「權威著作」,而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則稱譽宋應星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中國的狄德羅」。


本書特色

1.宋明時期,士人追求性理,虛談玄學,不問民生,而宋應星獨闢蹊徑,窮究農工等應用技術之本源。本書始自〈乃粒〉,終於〈珠玉〉,乃貴五穀而賤金玉之意,更體現出作者重視農業民生的思想。

2.書中事物皆為作者所見所聞,實地觀察,為有系統之紀錄,而非援引他書所作。遇有疑異之處則順記於末,以便讀者參閱。

3.重視蒐集、整理、歸納、分析等科學性統計方式,對於生產各產品所需之人力、時間、原料、產量,工具的規格、尺寸,火器的配製比例,兵器的射程與殺害力等,亦以實際數據加以說明,此法於三百多年前實屬罕見。

4.以科學與事實角度辨正世傳迷信之說,如〈乃
粒〉篇中論及鬼火非鬼,〈珠玉〉篇中則言:「珍珠必產蚌腹,其云蛇腹、龍頜、鮫皮有珠者,妄也。」

5.附百餘幅插圖,隨文參詳,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的翔實樣貌。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宋應星(1587-1666)

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北鄉人。宋氏為奉新望族,其曾祖宋景,字以賢,明嘉靖年間都察院左都御史。萬曆四十三年,宋應星與兄應昇同舉於鄉,時人稱為「奉新二宋」,崇禎七年任分宜教諭,十一年陞任汀州府推官,十四年遷亳州知州,明亡後不仕。



ISBN: 9789570605792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