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聖解脫軍(Ārya-Vimuktiṣeṇa,五、六世紀)的《現觀莊嚴論釋》是現存《現觀莊嚴論》注釋書中最早的一部論書,然而這部注釋書在西藏似乎不太受到重視。相反地,師子賢(Haribhadra,八世紀)的注釋書則特別受到愛戴,可能因為師子賢是寂護(Śāntarakṣita,725-788 CE)――西藏有名的論師――的弟子。因此,從古至今,對於聖解脫軍的生平以及思想記載的並不多。本書即是以梵語《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進行譯注,並以此為基礎,探討聖解脫軍對菩薩道的建構及他對大乘空性的看法。菩薩道和大乘空性這兩者在《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中是不能分開的思想主軸。
《現觀莊嚴論》的偈頌大體上可說是《兩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經》重點的濃縮,並模擬說一切有部的聲聞修行道來建構菩薩道,然後將這些要點組成菩薩的修行道次地。聖解脫軍在這部釋論中引經據典,酌古斟今地解釋菩薩道的架構與經文空性內容的關係。他根據中觀派的立場,並在各種聲聞阿毗達摩以及大乘經典的基礎上,以般若空性為觀修內容,呈現與聲聞道非常不一樣的菩薩道特點。
除此之外,本書提供《現觀莊嚴論釋》完整第一現觀之梵語寫本校勘、藏譯以及筆者中譯的三種文本對照,方便讀者比對與閱讀。
《現觀莊嚴論》的偈頌大體上可說是《兩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經》重點的濃縮,並模擬說一切有部的聲聞修行道來建構菩薩道,然後將這些要點組成菩薩的修行道次地。聖解脫軍在這部釋論中引經據典,酌古斟今地解釋菩薩道的架構與經文空性內容的關係。他根據中觀派的立場,並在各種聲聞阿毗達摩以及大乘經典的基礎上,以般若空性為觀修內容,呈現與聲聞道非常不一樣的菩薩道特點。
除此之外,本書提供《現觀莊嚴論釋》完整第一現觀之梵語寫本校勘、藏譯以及筆者中譯的三種文本對照,方便讀者比對與閱讀。
作者簡介
宗玉媺
馬來西亞人,1989年來台就讀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赴德國漢堡大學專攻印度與西藏佛教。2000年獲得印度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06年獲博士學位(PhD)。畢業後,一直在台灣從事教學和研究,主要教授課程為印度佛教及佛教經典語言,尤其是梵語。曾在法鼓佛教研修學院兼課,擔任圓光佛學研究所專任研究人員。2009年起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專任。
馬來西亞人,1989年來台就讀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赴德國漢堡大學專攻印度與西藏佛教。2000年獲得印度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06年獲博士學位(PhD)。畢業後,一直在台灣從事教學和研究,主要教授課程為印度佛教及佛教經典語言,尤其是梵語。曾在法鼓佛教研修學院兼課,擔任圓光佛學研究所專任研究人員。2009年起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專任。
內容目錄
內容
通序/i
自序/v
1. 前言/1
1.1 《兩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經》與《現觀莊嚴論》/1
1.2 《現觀莊嚴論》的注釋/2
1.3 聖解脫軍著《現觀莊嚴論釋》/3
1.4 《現觀莊嚴論釋》的綱目/4
1.5 本書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的討論與翻譯/10
2. 《現觀莊嚴論》的菩薩道階位/13
2.1 菩薩道的建構/16
2.1.1 菩薩進入如來的家族/17
2.1.2 第八地模擬見道位/19
2.1.3 菩薩的四決擇分/24
2.1.4 菩薩的見道位/26
2.1.5 菩薩的修道位以及僧眾/28
2.2 漸次的修行道/34
2.3 聲聞與菩薩的取證/35
2.4 菩薩道與世間道/43
2.4.1 「斷煩惱」的新定義/43
2.4.2 不證涅槃/46
2.5 菩薩的智慧/53
2.5.1 菩薩擁有二乘的智慧/54
2.5.2 不領受/56
2.6 無上圓滿覺悟的證悟/59
2.7 聲聞乘的大乘化/62
2.7.1 見道和修道的大乘化/62
2.7.2 四諦的大乘化/64
2.7.3 聲聞術語的大乘化/65
2.7.4 對涅槃觀修的轉變/67
2.7.5 對聲聞教法的批評/68
2.8 菩薩道與聲聞道/69
2.9 方便/70
2.9.1 廣大無量的行持/70
2.9.2 願力是方便/72
2.9.3 智慧是方便/75
2.10 菩薩的欲求/76
2.11 結語/77
3. 聖解脫軍的佛教學養以及思想/79
3.1 引用的經文/81
3.2 繼承《般若波羅蜜經》的意趣/88
3.3 引用經文的態度/91
3.4 傳統的繼承與批判/92
3.4.1 對《俱舍論》以及瑜伽行派的批判/92
3.4.2 對瑜伽行派的批判/98
3.5 大乘名相的解釋/100
3.5.1 一切樣貌智/100
3.5.2 沒有作用/108
3.5.3 無諍/111
3.5.4 無相/113
3.6 聖解脫軍對空性的詮釋/114
3.6.1 不存在與自性/114
3.6.2 不存在與純粹沒有 /116
3.6.3 不存在與不領受/124
3.6.4 沒有概念分別(nirvikalpa)/125
3.7 結語/128
4. 聖解脫軍身為印度論師的涵養/131
4.1 特殊的梵語語詞以及文法/131
4.1.1 吠陀文法/132
4.1.2 語詞/133
4.1.3 文法/136
4.1.3.1 分析表達與合成表達的混合使用/137
4.1.3.2 動詞語尾/138
4.1.3.3 代名詞的詞性/138
4.1.3.4 片語/140
4.1.3.4.1名詞片語/140
4.1.3.4.2 複合詞/141
4.1.3.5 間接引述/141
4.1.3.6 佛教梵語現象/146
4.2 巴尼尼文法/148
4.3 詞源分析/149
4.4 梵語雙關語的用法/151
4.5 善用譬喻/154
4.5.1建築的譬喻/154
4.5.2 射箭的譬喻/160
4.5.3 文法的譬喻/161
4.6 印度論書的形式/161
4.6.1 將經文內容系統化/161
4.6.2 在定義以及經文之間的抉擇/163
4.6.3 不同定義之間的論辯/165
4.7 結語/168
5. 聖解脫軍著《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梵語翻譯以及傳本之比對略說/169
5.1 寫本的描述/171
5.2 比對與校勘/175
5.3 Pensa校勘本/176
5.4 李榮振LYj的校勘/177
5.4.1 修訂李榮振(LYj)的校勘/177
5.4.2 修訂LYj對A寫本的辨識/182
5.5 藏譯與梵語本的差異/183
5.6 藏譯不常見的詞彙/192
5.7 Sparham的翻譯討論/194
5.7.1 依據 Pensa校勘之誤/194
5.7.2 翻譯不符梵本以及藏譯/194
5.7.3 以藏譯代梵本/195
5.7.4 梵語語法之誤/196
5.7.5 譯文缺乏文本根據/197
5.7.6 翻譯不符釋文/198
5.7.7 漏譯/198
5.8 結語/199
6. 梵語聖解脫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 譯注以及傳本之比對/201
6.1 翻譯是詮釋/201
6.2 直譯與義譯/202
6.3 漢譯術語與白話翻譯/203
6.4 被動與直接的表達/205
6.5 校勘與翻譯的體例/205
6.6 譯注以及傳本比對/206
第一章:建立八句涵義的支柱/207
第二章:發心/225
死屍的觀想/255
八種大丈夫的思念/260
第三章:教誡/289
第三章第一節:關於正行的教誡/291
第三章第二節:關於實諦的教誡/304
第三章第三節:關於三寶的教誡/309
第三章第四節:關於不執著的教誡/347
第三章第五節:關於不苦惱的教誡/348
第三章第六節:關於菩薩道完全獲得的教誡/349
第三章第七節:關於五眼的教誡/350
第三章第八節:關於六通慧的教誡/353
第三章第九節:關於見道的教誡/359
第三章第十節:關於修道的教誡/370
第四章:四決擇分/373
第四章第一節:煖位/376
第四章第二節:頂位/393
第四章第三節:忍位/408
第四章第四節:〔世〕 第一法/414
第四章第五節:完全接受的特殊性/421
第四章第五節之一:第一種所執的概念分別/423
第四章第五節之二:第二種所執的概念分別/428
第四章第五節之三:第一種執取者的概念分別/432
第四章第五節之四:第二種執取者的概念分別/437
第四章第六節:完全接受的差別/447
第五章:正修/454
第五章第一節:正修的基礎/454
第五章第二節:正修的所取境/475
第五章第三節:正修的目標/486
第五章第四節:正修/501
第五章第四節之一:披盔甲的正修/503
第五章第四節之二:出發的正修/508
第五章第四節之三:資糧的正修/525
第五章第四節之四:出離的正修/602
引用書目/663
第一手資料以及簡寫/663
第二手資料/668
索引/679
中文索引/679
梵語索引/683
通序/i
自序/v
1. 前言/1
1.1 《兩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經》與《現觀莊嚴論》/1
1.2 《現觀莊嚴論》的注釋/2
1.3 聖解脫軍著《現觀莊嚴論釋》/3
1.4 《現觀莊嚴論釋》的綱目/4
1.5 本書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的討論與翻譯/10
2. 《現觀莊嚴論》的菩薩道階位/13
2.1 菩薩道的建構/16
2.1.1 菩薩進入如來的家族/17
2.1.2 第八地模擬見道位/19
2.1.3 菩薩的四決擇分/24
2.1.4 菩薩的見道位/26
2.1.5 菩薩的修道位以及僧眾/28
2.2 漸次的修行道/34
2.3 聲聞與菩薩的取證/35
2.4 菩薩道與世間道/43
2.4.1 「斷煩惱」的新定義/43
2.4.2 不證涅槃/46
2.5 菩薩的智慧/53
2.5.1 菩薩擁有二乘的智慧/54
2.5.2 不領受/56
2.6 無上圓滿覺悟的證悟/59
2.7 聲聞乘的大乘化/62
2.7.1 見道和修道的大乘化/62
2.7.2 四諦的大乘化/64
2.7.3 聲聞術語的大乘化/65
2.7.4 對涅槃觀修的轉變/67
2.7.5 對聲聞教法的批評/68
2.8 菩薩道與聲聞道/69
2.9 方便/70
2.9.1 廣大無量的行持/70
2.9.2 願力是方便/72
2.9.3 智慧是方便/75
2.10 菩薩的欲求/76
2.11 結語/77
3. 聖解脫軍的佛教學養以及思想/79
3.1 引用的經文/81
3.2 繼承《般若波羅蜜經》的意趣/88
3.3 引用經文的態度/91
3.4 傳統的繼承與批判/92
3.4.1 對《俱舍論》以及瑜伽行派的批判/92
3.4.2 對瑜伽行派的批判/98
3.5 大乘名相的解釋/100
3.5.1 一切樣貌智/100
3.5.2 沒有作用/108
3.5.3 無諍/111
3.5.4 無相/113
3.6 聖解脫軍對空性的詮釋/114
3.6.1 不存在與自性/114
3.6.2 不存在與純粹沒有 /116
3.6.3 不存在與不領受/124
3.6.4 沒有概念分別(nirvikalpa)/125
3.7 結語/128
4. 聖解脫軍身為印度論師的涵養/131
4.1 特殊的梵語語詞以及文法/131
4.1.1 吠陀文法/132
4.1.2 語詞/133
4.1.3 文法/136
4.1.3.1 分析表達與合成表達的混合使用/137
4.1.3.2 動詞語尾/138
4.1.3.3 代名詞的詞性/138
4.1.3.4 片語/140
4.1.3.4.1名詞片語/140
4.1.3.4.2 複合詞/141
4.1.3.5 間接引述/141
4.1.3.6 佛教梵語現象/146
4.2 巴尼尼文法/148
4.3 詞源分析/149
4.4 梵語雙關語的用法/151
4.5 善用譬喻/154
4.5.1建築的譬喻/154
4.5.2 射箭的譬喻/160
4.5.3 文法的譬喻/161
4.6 印度論書的形式/161
4.6.1 將經文內容系統化/161
4.6.2 在定義以及經文之間的抉擇/163
4.6.3 不同定義之間的論辯/165
4.7 結語/168
5. 聖解脫軍著《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梵語翻譯以及傳本之比對略說/169
5.1 寫本的描述/171
5.2 比對與校勘/175
5.3 Pensa校勘本/176
5.4 李榮振LYj的校勘/177
5.4.1 修訂李榮振(LYj)的校勘/177
5.4.2 修訂LYj對A寫本的辨識/182
5.5 藏譯與梵語本的差異/183
5.6 藏譯不常見的詞彙/192
5.7 Sparham的翻譯討論/194
5.7.1 依據 Pensa校勘之誤/194
5.7.2 翻譯不符梵本以及藏譯/194
5.7.3 以藏譯代梵本/195
5.7.4 梵語語法之誤/196
5.7.5 譯文缺乏文本根據/197
5.7.6 翻譯不符釋文/198
5.7.7 漏譯/198
5.8 結語/199
6. 梵語聖解脫軍《現觀莊嚴論釋.第一現觀》 譯注以及傳本之比對/201
6.1 翻譯是詮釋/201
6.2 直譯與義譯/202
6.3 漢譯術語與白話翻譯/203
6.4 被動與直接的表達/205
6.5 校勘與翻譯的體例/205
6.6 譯注以及傳本比對/206
第一章:建立八句涵義的支柱/207
第二章:發心/225
死屍的觀想/255
八種大丈夫的思念/260
第三章:教誡/289
第三章第一節:關於正行的教誡/291
第三章第二節:關於實諦的教誡/304
第三章第三節:關於三寶的教誡/309
第三章第四節:關於不執著的教誡/347
第三章第五節:關於不苦惱的教誡/348
第三章第六節:關於菩薩道完全獲得的教誡/349
第三章第七節:關於五眼的教誡/350
第三章第八節:關於六通慧的教誡/353
第三章第九節:關於見道的教誡/359
第三章第十節:關於修道的教誡/370
第四章:四決擇分/373
第四章第一節:煖位/376
第四章第二節:頂位/393
第四章第三節:忍位/408
第四章第四節:〔世〕 第一法/414
第四章第五節:完全接受的特殊性/421
第四章第五節之一:第一種所執的概念分別/423
第四章第五節之二:第二種所執的概念分別/428
第四章第五節之三:第一種執取者的概念分別/432
第四章第五節之四:第二種執取者的概念分別/437
第四章第六節:完全接受的差別/447
第五章:正修/454
第五章第一節:正修的基礎/454
第五章第二節:正修的所取境/475
第五章第三節:正修的目標/486
第五章第四節:正修/501
第五章第四節之一:披盔甲的正修/503
第五章第四節之二:出發的正修/508
第五章第四節之三:資糧的正修/525
第五章第四節之四:出離的正修/602
引用書目/663
第一手資料以及簡寫/663
第二手資料/668
索引/679
中文索引/679
梵語索引/683
ISBN: 978986952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