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 | 拾書所

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

$ 522 元 原價 522
內容簡介


以2000年初至2015年的時間跨度,
從文化政治與感覺結構的分析框架,
探討新的中港台發展敘事如何在都會空間中生成,
尤其關注此一過程對於新興社會主體的形塑。

  《發展夢裡百樣情:中港跨境流動的情感政治》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中國,在「中國崛起」以及此後「中國夢」的論述脈絡之下,探究發展的大敘事孕育了怎樣的感覺結構,又再生產了何種文化想像與社會新主體。第二部分以香港為主軸,聚焦中港矛盾與港台連結現象,試圖論證香港如何回應如北進或區域整合這類主流發展論述,同時分析香港近年出現的新城市發展連結與主體性的建構方式。新的發展敘事是以本土爲訴求、反中爲內在結構、情感政治爲依託;在此情感結構下,台灣成為香港重要的參照與連結的新對象。透過分析文化文本與論述,本書試圖建構跨地域視野的可能性,亦即打開封閉在國族或本土中的局限與盲點。

作者簡介


黃宗儀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2014-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 (2014-2016),著有Walking Between Slums and Skyscrapers: Illusions of Open Space in Hong Kong, Tokyo, and Shanghai,以及《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

內容目錄


致謝辭
導 論 中港的發展敘事、「文化感覺」與地緣政治
一、發展敘事
二、研究方法與概念
三、章節概述
第一章 中國南方「新流動女性」
女性發達史敘事與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想像
一、女性企業家張茵的成功模式與珠三角區域發展
二、女職員變鳳凰:《杜拉拉升職記》與廣州的世界城市化
三、結論
第二章 從「小城青年」到「新上海人」
《小時代》與大都會「新中產」之自我想像
一、「小城」:「鄉土中國」與「城市中國」
二、「小城青年」的身分認同:由「故鄉」到「都會」
三、郭敬明:大都會想像與「外省人」敘事
四、文學上海:《小時代》的「上海性」悖論
五、「新上海人」的《小時代》:「貴族」與中產的辯證
六、結論:小城青年、中產階級與都會神話
第三章 「富二代」與「父親之名」
重構「後社會主義」中國的城市與階級敘事
一、「後社會主義」駁雜的電影圖景
二、從「後社會主義」到「中國建構的資本主義」
三、後社會主義新階段的地方與世界感覺:富二代作為敘事符號
四、《老炮兒》:藉外省「官╱富二代」重構老北京「江湖」
五、《山河故人》:無父無母的國際化之子
六、結論
第四章 想像跨界社群
晚近香港電影中的中國移動女性
一、從蛇蠍美人到靈魂救贖者:「北姑」的轉變
二、從妓女到母親:在城市中重新想像移民
三、人人都愛「杜拉拉」?專業白領成為新的慾望客體
四、結論
第五章 「襟兄弟」與「自己友」
從親密性談《低俗喜劇》的本土主義與中港合拍片想像
一、前言:後CEPA時期的合拍片與流行文化的地緣政治
二、親密性╱低俗╱本土
三、親密他者:定義香港本土身分之中國想像
四、斷片:香港面對合拍片的兩難?
五、宣傳行銷與謝票活動:《低俗喜劇》戲外的(extradiegetic)親密經濟與本土主義
六、結論
第六章 出生公民權的文化政治
內地孕婦與女性主義的人道敘事
一、女性主義地緣政治的批判取徑
二、香港出生公民權的脈絡
三、內地孕婦:非符合資格人士與生育觀光消費者
四、看見單非孕婦╱港人內地配偶
五、提升能見度及其挑戰
六、結論
第七章 為愛走他方
晚近香港「哈台」敘事中情感的地緣政治
一、從冷戰到回歸:近代台港關係歷史
二、台灣是個好地方?生活方式型移民的選擇與他者化的集體地緣想像
三、愛台、愛港與反中:「小確幸」與情感政治
四、化「無用」為「有用」:「小確幸」與新企業人主體
五、結論
結 論 告別「大中華」?建構跨地域視野的可能性
中文書目
英文書目

ISBN: 9789570855784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