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共享經濟如何讓人變幸福?:利他.分享.在地化,我們已進入第四消費時代
內容簡介
後Covid-19的經濟發展必然趨勢──共享的新世代消費模式
利他.分享.在地化,我們已進入第四消費社會
《下流社會》作者三浦展提出「第四消費社會」,倡議「共享經濟」
◤21世紀大趨勢──簡樸生活、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真正能帶來幸福的不是物質,而是「聯繫」——人和自我、他人、社會、自然的聯繫。在三浦展看來,進入第四消費時代的日本社會,告別購物使人幸福,重新思考消費的意義,人們關心的不再是消費什麼,而是和誰一起消費。
◤「第四消費社會」的五大趨勢
趨勢1:從個人意識到社會意識,從利己主義到利他主義。趨勢2:從私有主義到分享意識。趨勢3:從追求名牌到追求簡單、休閒。趨勢4:從崇尚歐美、嚮往都市到在地化意識的社會。趨勢5:「由物質到服務」的真正實現,對人更為重視。
◤消費行為成為尋找自我、思考生命意義的媒介
被譽為日本消費社會研究第一人的三浦展,經三十年觀察提出讓人變幸福的趨勢報告:想在第四消費社會生存下去,我們必須如何轉變思維,企業應該做什麼?我們不再是單純購買商品、滿足自我的利己消費者,消費行為成為尋找自我、思考生命意義的媒介。
◤生活方式、真正的服務、人際關係的充實感
我們不再追求經濟快速發展和效益最大化,而是享受簡約生活;不再終日奔波、蝸居在大都市,而是重新發現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拚命工作賺錢,為了名利汲汲營營,而是為了幫助他人、共享快樂、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年輕人不再是單純的物質主義,而是越來越強烈地在意生活方式、真正的服務、人際關係的充實感。他們選擇租借而不是占有,或者是那些隨著時間的流逝,反而會帶來更多的滿足感的物品。
(*本書為《第4消費時代》改版書)
專文推薦
陳美伶 共享經濟協會顧問、前國發會主委
共享推薦
王文靜 前商周集團執行長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明璁 社會學家、作家
沈雲驄 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畢恆達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蕭新煌 前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內容簡介
後Covid-19的經濟發展必然趨勢──共享的新世代消費模式
利他.分享.在地化,我們已進入第四消費社會
《下流社會》作者三浦展提出「第四消費社會」,倡議「共享經濟」
◤21世紀大趨勢──簡樸生活、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真正能帶來幸福的不是物質,而是「聯繫」——人和自我、他人、社會、自然的聯繫。在三浦展看來,進入第四消費時代的日本社會,告別購物使人幸福,重新思考消費的意義,人們關心的不再是消費什麼,而是和誰一起消費。
◤「第四消費社會」的五大趨勢
趨勢1:從個人意識到社會意識,從利己主義到利他主義。趨勢2:從私有主義到分享意識。趨勢3:從追求名牌到追求簡單、休閒。趨勢4:從崇尚歐美、嚮往都市到在地化意識的社會。趨勢5:「由物質到服務」的真正實現,對人更為重視。
◤消費行為成為尋找自我、思考生命意義的媒介
被譽為日本消費社會研究第一人的三浦展,經三十年觀察提出讓人變幸福的趨勢報告:想在第四消費社會生存下去,我們必須如何轉變思維,企業應該做什麼?我們不再是單純購買商品、滿足自我的利己消費者,消費行為成為尋找自我、思考生命意義的媒介。
◤生活方式、真正的服務、人際關係的充實感
我們不再追求經濟快速發展和效益最大化,而是享受簡約生活;不再終日奔波、蝸居在大都市,而是重新發現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拚命工作賺錢,為了名利汲汲營營,而是為了幫助他人、共享快樂、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年輕人不再是單純的物質主義,而是越來越強烈地在意生活方式、真正的服務、人際關係的充實感。他們選擇租借而不是占有,或者是那些隨著時間的流逝,反而會帶來更多的滿足感的物品。
(*本書為《第4消費時代》改版書)
專文推薦
陳美伶 共享經濟協會顧問、前國發會主委
共享推薦
王文靜 前商周集團執行長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明璁 社會學家、作家
沈雲驄 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畢恆達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蕭新煌 前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三浦 展(Miura Atsushi)
1958年生於日本新潟縣,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學系。1982年進入PARCO公司擔任行銷雜誌《穿越》(ACROSS)總編輯,1990年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1999年創立CULTURESTUDIES研究所,研究家庭、年輕人、消費、都市與階級社會現象。著有《下流社會》、《東京正從郊區開始消失》、《「家庭」與「幸福」的戰後史》、《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
譯者簡介
馬奈
1988年生,文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中日語言對比研究。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另譯:野口悠紀雄《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東方出版社,2013年)。
三浦 展(Miura Atsushi)
1958年生於日本新潟縣,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學系。1982年進入PARCO公司擔任行銷雜誌《穿越》(ACROSS)總編輯,1990年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1999年創立CULTURESTUDIES研究所,研究家庭、年輕人、消費、都市與階級社會現象。著有《下流社會》、《東京正從郊區開始消失》、《「家庭」與「幸福」的戰後史》、《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
譯者簡介
馬奈
1988年生,文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中日語言對比研究。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另譯:野口悠紀雄《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東方出版社,2013年)。
內容目錄
目錄
推 薦 序 創造共享的新世代消費模式──後Covid-19的經濟發展必然趨勢/共享經濟協會顧問、前國發會主委 陳美伶
中文版序言 年輕人引領第四消費時代
前 言 除了物質,什麼才能讓人變幸福?
第一章 發現消費新價值
第一消費社會(一九一二~一九四一年)∕第二消費社會(一九四五~一九七四年)∕第三消費社會(一九七五~二○○四年)∕第四消費社會(二○○五~二○三四年)
第二章 告別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
1 第二消費社會與第三消費社會的區別
五個變化∕越大越好∕均質消費者∕第二消費社會的矛盾和嬰兒潮一代的「個性」∕從政治到消費:新人類一代的興起∕天生的消費者
2 消費的過度化、個人化
單身寄生者∕從家電到個人電器∕從「消費」到「創費」∕從超市到便利店∕從物質到服務:餐飲業的發展∕追求名牌∕產品目錄文化的興起∕速食麵高級化,高檔車裡約會
3 消費者的心理變化
洗練的消費∕崇尚健康∕從物到事:有樂町西武∕「從猛烈到美」與「重新發現日本」∕無法描繪幸福的世界∕經濟成長的矛盾與太陽塔∕生存本身的價值與進化的價值
4 大眾的分裂與差距社會的預兆
從大眾到小眾∕走向感性與適合自我的時代∕《金魂卷》∕「分眾」的誕生∕階層消費∕差距論因泡沫經濟而煙消雲散
5 不知道想要什麼的時代
從需要到想要∕be時代的大型專賣店∕東急手工與普通人的創造性∕半成品思想的日式特徵:無印良品∕雜貨的時代
6 高度消費社會的飽和
差異化消費的噩夢∕成為消費社會病理的自我探尋∕永恆傾向與自我改造傾向∕「多重自我」帶來的熱銷∕欲求的整合=無法自我整合∕從差別化到優衣庫
第三章 讓人變幸福的大趨勢
1 第四消費社會及共享意識
資訊社會和利他意識∕消費的分工∕環保意識、日本意識、地方意識,以及「從金錢到人」∕對消費的影響∕有個人主義才有利他性
2 生活方式的共享
合租公寓受歡迎的理由∕去私有的價值觀∕真的是消費嗎?∕「共費」時代∕不炫耀的消費∕幸福觀念的變化∕各年齡段單身化∕非正規雇用帶來的影響
3 追求簡約、日本意識、地方意識
從「更高檔」到「簡約」∕對日本文化的熱愛∕追求簡約和日本意識∕近代化的終結和地方的重新掌權∕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手工製作」的地方特色∕從設計看日本∕地區的「驕傲」將人聯繫在一起∕分散的相互聯繫
4 消費社會的終極形態是什麼?
根本問題在「消費是什麼」∕Consumption和Consummatory∕自我充實的消費∕靈活的個人主義∕從物質到人
案例分析 無印良品:第三消費社會向第四消費社會過渡的典型商品
採 訪 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鄉村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消費社會的變遷和世代的對應∕面向第五消費社會的準備∕三個老年人支撐一個年輕人的生活∕朝向第四消費社會∕從共享房到共享城:打開心扉、開放房屋∕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企業應該做什麼∕從「快感」到「愉悅感」∕發揚地方特有的歷史文化∕共享型的工作形式
採訪 通過公開「私」來創造「公」
採訪 建立在災區「新型公共」咖啡館
採訪 通過空地的「草坪」化,增強城區活力
尾聲特別訪談:「無印良事」的時代
消費者的第一次解放:一九六○年前後∕消費者第二次解放:二十世紀七○年代後期∕了解時代的方式∕小小共同體成為核心
後記
消費社會一百六十年表
推 薦 序 創造共享的新世代消費模式──後Covid-19的經濟發展必然趨勢/共享經濟協會顧問、前國發會主委 陳美伶
中文版序言 年輕人引領第四消費時代
前 言 除了物質,什麼才能讓人變幸福?
第一章 發現消費新價值
第一消費社會(一九一二~一九四一年)∕第二消費社會(一九四五~一九七四年)∕第三消費社會(一九七五~二○○四年)∕第四消費社會(二○○五~二○三四年)
第二章 告別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
1 第二消費社會與第三消費社會的區別
五個變化∕越大越好∕均質消費者∕第二消費社會的矛盾和嬰兒潮一代的「個性」∕從政治到消費:新人類一代的興起∕天生的消費者
2 消費的過度化、個人化
單身寄生者∕從家電到個人電器∕從「消費」到「創費」∕從超市到便利店∕從物質到服務:餐飲業的發展∕追求名牌∕產品目錄文化的興起∕速食麵高級化,高檔車裡約會
3 消費者的心理變化
洗練的消費∕崇尚健康∕從物到事:有樂町西武∕「從猛烈到美」與「重新發現日本」∕無法描繪幸福的世界∕經濟成長的矛盾與太陽塔∕生存本身的價值與進化的價值
4 大眾的分裂與差距社會的預兆
從大眾到小眾∕走向感性與適合自我的時代∕《金魂卷》∕「分眾」的誕生∕階層消費∕差距論因泡沫經濟而煙消雲散
5 不知道想要什麼的時代
從需要到想要∕be時代的大型專賣店∕東急手工與普通人的創造性∕半成品思想的日式特徵:無印良品∕雜貨的時代
6 高度消費社會的飽和
差異化消費的噩夢∕成為消費社會病理的自我探尋∕永恆傾向與自我改造傾向∕「多重自我」帶來的熱銷∕欲求的整合=無法自我整合∕從差別化到優衣庫
第三章 讓人變幸福的大趨勢
1 第四消費社會及共享意識
資訊社會和利他意識∕消費的分工∕環保意識、日本意識、地方意識,以及「從金錢到人」∕對消費的影響∕有個人主義才有利他性
2 生活方式的共享
合租公寓受歡迎的理由∕去私有的價值觀∕真的是消費嗎?∕「共費」時代∕不炫耀的消費∕幸福觀念的變化∕各年齡段單身化∕非正規雇用帶來的影響
3 追求簡約、日本意識、地方意識
從「更高檔」到「簡約」∕對日本文化的熱愛∕追求簡約和日本意識∕近代化的終結和地方的重新掌權∕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手工製作」的地方特色∕從設計看日本∕地區的「驕傲」將人聯繫在一起∕分散的相互聯繫
4 消費社會的終極形態是什麼?
根本問題在「消費是什麼」∕Consumption和Consummatory∕自我充實的消費∕靈活的個人主義∕從物質到人
案例分析 無印良品:第三消費社會向第四消費社會過渡的典型商品
採 訪 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鄉村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消費社會的變遷和世代的對應∕面向第五消費社會的準備∕三個老年人支撐一個年輕人的生活∕朝向第四消費社會∕從共享房到共享城:打開心扉、開放房屋∕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企業應該做什麼∕從「快感」到「愉悅感」∕發揚地方特有的歷史文化∕共享型的工作形式
採訪 通過公開「私」來創造「公」
採訪 建立在災區「新型公共」咖啡館
採訪 通過空地的「草坪」化,增強城區活力
尾聲特別訪談:「無印良事」的時代
消費者的第一次解放:一九六○年前後∕消費者第二次解放:二十世紀七○年代後期∕了解時代的方式∕小小共同體成為核心
後記
消費社會一百六十年表
ISBN: 978957138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