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每個事件都與中國、世界歷史對照
一目瞭然,給記憶一個重要的位置
■ 乾乾脆脆的,把韓國歷史一次給理清楚
本書以歷史故事的形式為基礎,以時間為序,精選重大事件、風雲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使讀者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深化並且拓展人生閱歷。
「朝鮮」這個國名,意思是「朝日之鮮」,因為半島位於大陸東部,可以提早看到太陽,故有此美名。這個名字出現在箕子時代,後來又被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為李氏王朝的國名。「韓國」的「韓」源自於半島南部的三韓部落,根據考究,是東亞通古語系「廣大」、「寬闊」的意思。朝鮮半島的「漢江」,以及蒙古、鮮卑等部族首領「可汗」,也是同源詞彙。
■ 韓西年表對照,不錯過每一個重要的事件
本書採用編年體制,按照歷史順序編寫,以時間為序,精選重大事件、風雲人物、輝煌成就等內容,讓讀者可以輕鬆讀好歷史。
內文版面兩側附上西方簡易大事紀年表,讓讀者在讀韓國歷史的同時,可以清楚明白的知道當時國際上發生的事情。
■ 瞭解亞洲歷史,離不開對韓國的理解與認識
朝鮮半島與中國的關係,可謂相當密切。不必說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往來,也不必說數十年前抗美援朝的浴血奮戰,只看近來韓國歌星、影星在兩岸三地的風靡,遍及各地的韓國餐館,便也足見兩地剪不斷的緣分,韓國的歷史劇也逐漸引起人們的興趣。
韓(國)朝(鮮),其歷史綿延數千年,出現過許多有趣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
首先,它的歷史與中國關係密切。在多數時候,朝鮮半島的政權名義上作為中國古代中央王朝的藩屬。二者之間這種關係有時候是中國封建王朝用武力來維繫,有時候是對方心甘情願。不管如何,這一點註定雙方在各個方面的交流和聯絡,以及彼此影響。
其次,由於小國寡民在統治管理上更容易,朝鮮半島的朝代更替少於中國。在朝鮮半島數千年歷史上,很多朝代的延續時間超過他們的中國宗主。
【內容簡介】
河南來的朝鮮國王
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僅僅隔了條鴨綠江。在很長時間裡,朝鮮文明與中國文明水乳交融,朝鮮對中國也是處於藩屬的地位。
事實上,撇開神話中的檀君,在朝鮮半島上的先民,多數被看做中國古代東夷部族的一支。而半島上最早的文明國家,更是一位中原人士建立的。
開拓朝鮮文明的中國人,史稱箕子,籍貫在今河南。「箕」是他的封地,「子」是他的爵位,他的名字叫胥餘——中國古代的姓、氏、封、號就是這麼複雜,大家不用記這麼多,記得他叫箕子就行。
這老伯地位很高,是商朝王室的子弟。更嚴格地說,他是中國著名暴君商紂王的叔叔。
幾千年來,商紂王被醜化成一個暴虐到變態的惡魔。不但他的老百姓痛恨他,他的王室親戚也都對他不滿。紂王的哥哥微子看不慣弟弟的暴行,就跑去投奔了西周,這屬於聰明人;商紂王的叔叔比干因為多次勸諫紂王,竟然被剖腹殺害,這屬於耿直人。
而箕子呢,他比比干聰明,比微子耿直。微子逃到周國的時候勸他一起,他說:身為大臣,要是因為君主昏庸,就逃到外國,這豈不是在自曝家醜嗎?不妥不妥!——殷商的人都比較不知變通,箕子就是如此。
但是,他又不像比干那樣玩命,於是披散頭髮,裝瘋賣傻。商紂王哪裡會被他騙過。不過想想:這位叔父知道裝瘋,也算識趣,那就不殺你了,關起來吧,隨你在監獄裡裝瘋。
微子跑了,比干死了,箕子既沒有跑,也沒有死——這微子、比干和箕子三位,被後世的孔夫子尊為殷商的「仁人志士三巨頭」。
等到周武王打進朝歌城,滅了商紂王,為了表現自己的英明偉大,對待前朝的這三巨頭,也要做足姿態。於是死去的比干,被封為「國神」;順應歷史潮流的微子,被封到商丘,當了宋國君主。箕子也被釋放了出來。周武王聽說箕子的賢明之名,就召他來詢問治理國家的大事。
箕子當初積累了一肚子的話,可惜紂王不聽,如今好容易遇上個「明主」,當然要說個痛快。
從頭到尾講下去,洋洋灑灑一大篇,唬得周武王一愣一愣的:「哎喲,表叔(箕子的爹商王太丁是周武王他爹周文王的岳父),您真是太厲害了,說得出這麼一大套理論。要不來輔佐我治理江山吧。」
然而箕子不願意。雖然商紂王把他囚禁起來,畢竟是他的姪兒;雖然周武王救了他,祖先創下的商王朝卻已經被人滅了。這滋味當然不好受。
於是,箕子決定去海外開創自己的王道樂土,延續商朝的社稷。他選中了東北方向的朝鮮,就帶著幾千商朝的移民,向朝鮮半島跋涉而去。
從河南到朝鮮半島,需要越過當時還是森林密佈的華北平原,沿著遼西走廊,深入遼東,穿過北方少數民族游獵的崇山峻嶺。在當時,這是一條艱險的道路。箕子和他帶領的商朝移民並沒有退縮,他一心要離開國破家亡的傷心之地,在海外尋求一個寄託希望與思念的地方。
經過幾個月的跋涉,箕子一行渡過鴨綠江,進入了朝鮮半島北部。
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有了不少的部族。但與鼎盛時期的殷商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箕子本人是很善於說教的,又有先進的生產力和軍事制度作為後盾。這一小群殷商人在朝鮮半島定居下來,幫助當地人開墾農田、養蠶織布、冶煉金屬,同時箕子親自進行文化教育。
很快,當地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了箕子這位國王。箕子在平壤建立了自己的都城,並且把商朝的一些政治、經濟、文化制度都搬到了朝鮮。
周武王看箕子這麼堅決,也無可奈何。他就正式冊封箕子為朝鮮的君主,並且申明,這位朝鮮國君,不算是周朝的直屬臣下。
這是發生在西元前一千餘年的事。
每個事件都與中國、世界歷史對照
一目瞭然,給記憶一個重要的位置
■ 乾乾脆脆的,把韓國歷史一次給理清楚
本書以歷史故事的形式為基礎,以時間為序,精選重大事件、風雲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使讀者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深化並且拓展人生閱歷。
「朝鮮」這個國名,意思是「朝日之鮮」,因為半島位於大陸東部,可以提早看到太陽,故有此美名。這個名字出現在箕子時代,後來又被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為李氏王朝的國名。「韓國」的「韓」源自於半島南部的三韓部落,根據考究,是東亞通古語系「廣大」、「寬闊」的意思。朝鮮半島的「漢江」,以及蒙古、鮮卑等部族首領「可汗」,也是同源詞彙。
■ 韓西年表對照,不錯過每一個重要的事件
本書採用編年體制,按照歷史順序編寫,以時間為序,精選重大事件、風雲人物、輝煌成就等內容,讓讀者可以輕鬆讀好歷史。
內文版面兩側附上西方簡易大事紀年表,讓讀者在讀韓國歷史的同時,可以清楚明白的知道當時國際上發生的事情。
■ 瞭解亞洲歷史,離不開對韓國的理解與認識
朝鮮半島與中國的關係,可謂相當密切。不必說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往來,也不必說數十年前抗美援朝的浴血奮戰,只看近來韓國歌星、影星在兩岸三地的風靡,遍及各地的韓國餐館,便也足見兩地剪不斷的緣分,韓國的歷史劇也逐漸引起人們的興趣。
韓(國)朝(鮮),其歷史綿延數千年,出現過許多有趣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
首先,它的歷史與中國關係密切。在多數時候,朝鮮半島的政權名義上作為中國古代中央王朝的藩屬。二者之間這種關係有時候是中國封建王朝用武力來維繫,有時候是對方心甘情願。不管如何,這一點註定雙方在各個方面的交流和聯絡,以及彼此影響。
其次,由於小國寡民在統治管理上更容易,朝鮮半島的朝代更替少於中國。在朝鮮半島數千年歷史上,很多朝代的延續時間超過他們的中國宗主。
【內容簡介】
河南來的朝鮮國王
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僅僅隔了條鴨綠江。在很長時間裡,朝鮮文明與中國文明水乳交融,朝鮮對中國也是處於藩屬的地位。
事實上,撇開神話中的檀君,在朝鮮半島上的先民,多數被看做中國古代東夷部族的一支。而半島上最早的文明國家,更是一位中原人士建立的。
開拓朝鮮文明的中國人,史稱箕子,籍貫在今河南。「箕」是他的封地,「子」是他的爵位,他的名字叫胥餘——中國古代的姓、氏、封、號就是這麼複雜,大家不用記這麼多,記得他叫箕子就行。
這老伯地位很高,是商朝王室的子弟。更嚴格地說,他是中國著名暴君商紂王的叔叔。
幾千年來,商紂王被醜化成一個暴虐到變態的惡魔。不但他的老百姓痛恨他,他的王室親戚也都對他不滿。紂王的哥哥微子看不慣弟弟的暴行,就跑去投奔了西周,這屬於聰明人;商紂王的叔叔比干因為多次勸諫紂王,竟然被剖腹殺害,這屬於耿直人。
而箕子呢,他比比干聰明,比微子耿直。微子逃到周國的時候勸他一起,他說:身為大臣,要是因為君主昏庸,就逃到外國,這豈不是在自曝家醜嗎?不妥不妥!——殷商的人都比較不知變通,箕子就是如此。
但是,他又不像比干那樣玩命,於是披散頭髮,裝瘋賣傻。商紂王哪裡會被他騙過。不過想想:這位叔父知道裝瘋,也算識趣,那就不殺你了,關起來吧,隨你在監獄裡裝瘋。
微子跑了,比干死了,箕子既沒有跑,也沒有死——這微子、比干和箕子三位,被後世的孔夫子尊為殷商的「仁人志士三巨頭」。
等到周武王打進朝歌城,滅了商紂王,為了表現自己的英明偉大,對待前朝的這三巨頭,也要做足姿態。於是死去的比干,被封為「國神」;順應歷史潮流的微子,被封到商丘,當了宋國君主。箕子也被釋放了出來。周武王聽說箕子的賢明之名,就召他來詢問治理國家的大事。
箕子當初積累了一肚子的話,可惜紂王不聽,如今好容易遇上個「明主」,當然要說個痛快。
從頭到尾講下去,洋洋灑灑一大篇,唬得周武王一愣一愣的:「哎喲,表叔(箕子的爹商王太丁是周武王他爹周文王的岳父),您真是太厲害了,說得出這麼一大套理論。要不來輔佐我治理江山吧。」
然而箕子不願意。雖然商紂王把他囚禁起來,畢竟是他的姪兒;雖然周武王救了他,祖先創下的商王朝卻已經被人滅了。這滋味當然不好受。
於是,箕子決定去海外開創自己的王道樂土,延續商朝的社稷。他選中了東北方向的朝鮮,就帶著幾千商朝的移民,向朝鮮半島跋涉而去。
從河南到朝鮮半島,需要越過當時還是森林密佈的華北平原,沿著遼西走廊,深入遼東,穿過北方少數民族游獵的崇山峻嶺。在當時,這是一條艱險的道路。箕子和他帶領的商朝移民並沒有退縮,他一心要離開國破家亡的傷心之地,在海外尋求一個寄託希望與思念的地方。
經過幾個月的跋涉,箕子一行渡過鴨綠江,進入了朝鮮半島北部。
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有了不少的部族。但與鼎盛時期的殷商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箕子本人是很善於說教的,又有先進的生產力和軍事制度作為後盾。這一小群殷商人在朝鮮半島定居下來,幫助當地人開墾農田、養蠶織布、冶煉金屬,同時箕子親自進行文化教育。
很快,當地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了箕子這位國王。箕子在平壤建立了自己的都城,並且把商朝的一些政治、經濟、文化制度都搬到了朝鮮。
周武王看箕子這麼堅決,也無可奈何。他就正式冊封箕子為朝鮮的君主,並且申明,這位朝鮮國君,不算是周朝的直屬臣下。
這是發生在西元前一千餘年的事。
作者簡介
楊益,曾經從事過高中教師、漫畫文字編輯、網站編輯、IT產品設計等工作,兼任廣播電台頻道嘉賓和晚報專欄撰稿人,已出版《張居正全傳》、《那些三國的女人們》、《成功銷售要讀三國》、《不可不知的朝韓史》、《諸葛亮全傳》、《張騫出使西域》、《人類社會的神經系統》、《通信原理》、《宋國的故事》。
鄭嘉偉,喜歡翻看各種歷史書,閱讀先賢們流傳下來的故事,沉溺於書中的世界而不能自拔,目前從事與圖書相關的工作,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與更多人分享閱讀的樂趣。
鄭嘉偉,喜歡翻看各種歷史書,閱讀先賢們流傳下來的故事,沉溺於書中的世界而不能自拔,目前從事與圖書相關的工作,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與更多人分享閱讀的樂趣。
內容目錄
前言
楔子:韓國國王活了1900歲(檀君朝鮮)
∣第一章∣韓國國王是中國人
箕子東遷,朝日之鮮有樂土
引狼入室,忘恩衛滿霸朝鮮
夜郎自大,懷怨殺官惹漢皇
一怒興師,漢武揚鞭滅衛朝
∣第二章∣半島版「三國演義」
天賦奇緣,高句麗東亞立國
兄弟分家,百濟興邦半島南
六部聯盟,新羅國政歸三姓
烽煙迭起,高句麗南攻北守
復興的艱難,百濟國舉步維艱
集賢政治,新羅國順勢崛起
招惹隋唐,高句麗兵連褵結
驅虎吞狼,新羅三分歸一統
∣第三章∣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欲壑難平,新羅啟釁逐唐師
王者更替,你方唱罷我登場
手足相殘,骨血何及權位尊
女王亂政,新羅一統化三分
仁者無敵,高麗終結後三國
∣第四章∣不情不願的藩屬歲月
心存高遠,壯志平吞鴨綠江
三遼大戰,兵車保得衣冠會
遼衰金盛,見風轉舵迎新主
蒙元興起,半島江山盡鐵蹄
俯首稱臣,榮辱興衰難自主
奮發圖強,恭湣揚旗退蒙元
主弱國危,李成桂擁兵登基
∣第五章∣大明朝最忠實的夥伴
因果有報,李太祖蕭牆淚盡
揚武興文,世宗治國創昌盛
靖難喋血,從古爭權豈顧親
荒淫暴虐,殘民害己燕山君
倭亂東來,摯友忠臣存社稷
明亡清替,痛心疾首易宗主
反清復明,壯志未酬終落空
內鬥不息,黨爭餘隙是權門
∣第六章∣最後的掙扎
閉關鎖國,洋擾兩番驅美法
倭亂再來,江華條約惹禍端
中日角逐,大清國奪籌壬午
甲申政變,袁世凱揚威半島
甲午風雲,三千里盡膏狼吻
曇花一現,大韓帝國終湮滅
∣第七章∣從抗爭到分裂
國破家亡,忠臣義士競熱血
南北血戰,統一舊夢終成空
雲霓起落,國家聚散尚蒼茫
楔子:韓國國王活了1900歲(檀君朝鮮)
∣第一章∣韓國國王是中國人
箕子東遷,朝日之鮮有樂土
引狼入室,忘恩衛滿霸朝鮮
夜郎自大,懷怨殺官惹漢皇
一怒興師,漢武揚鞭滅衛朝
∣第二章∣半島版「三國演義」
天賦奇緣,高句麗東亞立國
兄弟分家,百濟興邦半島南
六部聯盟,新羅國政歸三姓
烽煙迭起,高句麗南攻北守
復興的艱難,百濟國舉步維艱
集賢政治,新羅國順勢崛起
招惹隋唐,高句麗兵連褵結
驅虎吞狼,新羅三分歸一統
∣第三章∣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欲壑難平,新羅啟釁逐唐師
王者更替,你方唱罷我登場
手足相殘,骨血何及權位尊
女王亂政,新羅一統化三分
仁者無敵,高麗終結後三國
∣第四章∣不情不願的藩屬歲月
心存高遠,壯志平吞鴨綠江
三遼大戰,兵車保得衣冠會
遼衰金盛,見風轉舵迎新主
蒙元興起,半島江山盡鐵蹄
俯首稱臣,榮辱興衰難自主
奮發圖強,恭湣揚旗退蒙元
主弱國危,李成桂擁兵登基
∣第五章∣大明朝最忠實的夥伴
因果有報,李太祖蕭牆淚盡
揚武興文,世宗治國創昌盛
靖難喋血,從古爭權豈顧親
荒淫暴虐,殘民害己燕山君
倭亂東來,摯友忠臣存社稷
明亡清替,痛心疾首易宗主
反清復明,壯志未酬終落空
內鬥不息,黨爭餘隙是權門
∣第六章∣最後的掙扎
閉關鎖國,洋擾兩番驅美法
倭亂再來,江華條約惹禍端
中日角逐,大清國奪籌壬午
甲申政變,袁世凱揚威半島
甲午風雲,三千里盡膏狼吻
曇花一現,大韓帝國終湮滅
∣第七章∣從抗爭到分裂
國破家亡,忠臣義士競熱血
南北血戰,統一舊夢終成空
雲霓起落,國家聚散尚蒼茫
ISBN: 978986392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