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脫死之重要關鍵。
修行人不明真相,自設障礙,誤以為明心見性甚難,高不可攀而不敢問津。
只要精誠地如法修持,定可達到一生證成明心見性的目的。
我等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靈明空寂,與佛無殊。
只因無明不覺,顛倒妄執,動亂不已,造業受報,
才由共業感現山河大地,復由別業招來十二類生。
由是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故而生死輪迴不息。
今欲回復本來、出離生死,首須覺破無明。
以無明不破,迷己逐物,見境生心,生死絕不能了。
以是一切經論、所有法門,
無不圍繞著這一中心—明心見性—來闡揚發明,
使人們得以覺破迷情,消除無明,離妄返真,就路歸家。
修行人不明真相,自設障礙,誤以為明心見性甚難,高不可攀而不敢問津。
只要精誠地如法修持,定可達到一生證成明心見性的目的。
我等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靈明空寂,與佛無殊。
只因無明不覺,顛倒妄執,動亂不已,造業受報,
才由共業感現山河大地,復由別業招來十二類生。
由是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故而生死輪迴不息。
今欲回復本來、出離生死,首須覺破無明。
以無明不破,迷己逐物,見境生心,生死絕不能了。
以是一切經論、所有法門,
無不圍繞著這一中心—明心見性—來闡揚發明,
使人們得以覺破迷情,消除無明,離妄返真,就路歸家。
作者簡介
元音老人(1905-2000)
俗名李鐘鼎,法名元音,生於安徽合肥,是心中心法門的第三代傳人。深人禪海,徹悟心要,隱居滬濱數十年,離親斷愛,棄絕名利,融通淨密,隨機施教,默默耕耘,毀譽不動。老人鑒於明心見性、徹悟本來,實為佛法的綱宗,因此大聲疾呼,奮起提倡,並因時制宜,大力弘揚直指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又鑒於禪宗行人,因無明師鉗錘逼拶,往往參究多年,了無消息,故常以與禪相近而修法簡捷的無相密乘心中心法,方便接引學人杖三密加持之力,速得定慧,豁開正眼。隨學善信絡繹不絕。
俗名李鐘鼎,法名元音,生於安徽合肥,是心中心法門的第三代傳人。深人禪海,徹悟心要,隱居滬濱數十年,離親斷愛,棄絕名利,融通淨密,隨機施教,默默耕耘,毀譽不動。老人鑒於明心見性、徹悟本來,實為佛法的綱宗,因此大聲疾呼,奮起提倡,並因時制宜,大力弘揚直指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又鑒於禪宗行人,因無明師鉗錘逼拶,往往參究多年,了無消息,故常以與禪相近而修法簡捷的無相密乘心中心法,方便接引學人杖三密加持之力,速得定慧,豁開正眼。隨學善信絡繹不絕。
內容目錄
大愚阿闍黎略傳/009
元音老人傳略(自述)/014
序/021
自序/021
1. 略論明心見性/026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起用
戊、歸宿問題
已、結論
2.《碧巖錄》講座/083
序說
第一則 聖諦第一義
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
第三則 日面佛月面佛
第四則 德山挾復問答
第七十五則 烏臼消得恁麼
第七十六則 丹霞問僧具眼
3. 禪海微瀾/168
一、高峰、主人公在什麼處
二、開示悟入佛知見
三、物我不二
四、眼處聞聲始得知
五、直指與參話頭
六、大機大用
4. 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205
5.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225
6.《解脫歌》淺釋/232
7.《悟心銘》淺釋/265
8. 法身、報身、化身/282
9. 橋流水不流/287
10. 融禪淨密於一體的心中心法/298
11. 學佛無難,但觀自在/306
12. 耳根圓通法門/317
13. 傳心中心法灌頂時之開示/322
14. 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329
15. 學佛第一要知見正/351
16. 如何消除貪瞋癡慢疑/365
元音老人傳略(自述)/014
序/021
自序/021
1. 略論明心見性/026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起用
戊、歸宿問題
已、結論
2.《碧巖錄》講座/083
序說
第一則 聖諦第一義
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
第三則 日面佛月面佛
第四則 德山挾復問答
第七十五則 烏臼消得恁麼
第七十六則 丹霞問僧具眼
3. 禪海微瀾/168
一、高峰、主人公在什麼處
二、開示悟入佛知見
三、物我不二
四、眼處聞聲始得知
五、直指與參話頭
六、大機大用
4. 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205
5.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225
6.《解脫歌》淺釋/232
7.《悟心銘》淺釋/265
8. 法身、報身、化身/282
9. 橋流水不流/287
10. 融禪淨密於一體的心中心法/298
11. 學佛無難,但觀自在/306
12. 耳根圓通法門/317
13. 傳心中心法灌頂時之開示/322
14. 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329
15. 學佛第一要知見正/351
16. 如何消除貪瞋癡慢疑/365
ISBN: 978986990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