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 拾書所

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 432 元 原價 432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任何歷史傳統都是不可能真正斷裂的;特別是宋明以降,武術已經完全從兵技巧中分化獨立出來,開始有了拳法和器械的專著和專篇。明清以來,則開始有了綜合操作理論的哲學化成熟拳理著作,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則是舞陽鹽店發現的(王宗岳)《太極拳譜》。
本書透過對《太極拳譜》所載文本理論內容的文化學分析,不但可以為初學者提供一個助學的拐棍,可以為掌握這個拳譜的理論和文化價值提供參照,而且還可以為探究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提供某種啟發。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阮紀正,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退休研究員,男,1944年生,廣東中山沙溪聖獅村人。1957年起自學習武,1959年初改練太極拳,為民間知名業餘太極拳師。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長期在47軍農場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勞動鍛鍊,當過農村基層幹部、縣五七幹校教員,又從事過水稻雜交制種等工作,並當過縣民族中學教員。
1980年12月調回廣東從事建材技工教育,又曾兼職廣州武術館教練、廣州精武體育會太極拳總教練等,曾任中國武術學會第二屆委員、廣州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體育史分會顧問,廣州武術協會顧問、佛山武術協會名譽會長,並兼粵、港多個武術團體顧問;1984年底因武術提供機遇「專業歸口」調廣東省社科院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曾任哲學原理研究室主任並聘為哲學研究員,還兼廣東省哲學學會、廣東省系統工程學會等多種學術團體理事。
2004年退休後,轉本院老專家工作室工作,並一度受聘為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教授和廣東省政府參事、暨南大學中印比較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等。現已全面退休,但仍掛名廣東省儒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老子文化學會顧問,仍掛常務理事、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副會長等。作者簡介
阮紀正,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退休研究員,男,1944年生,廣東中山沙溪聖獅村人。1957年起自學習武,1959年初改練太極拳,為民間知名業餘太極拳師。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長期在47軍農場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勞動鍛鍊,當過農村基層幹部、縣五七幹校教員,又從事過水稻雜交制種等工作,並當過縣民族中學教員。
1980年12月調回廣東從事建材技工教育,又曾兼職廣州武術館教練、廣州精武體育會太極拳總教練等,曾任中國武術學會第二屆委員、廣州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體育史分會顧問,廣州武術協會顧問、佛山武術協會名譽會長,並兼粵、港多個武術團體顧問;1984年底因武術提供機遇「專業歸口」調廣東省社科院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曾任哲學原理研究室主任並聘為哲學研究員,還兼廣東省哲學學會、廣東省系統工程學會等多種學術團體理事。
2004年退休後,轉本院老專家工作室工作,並一度受聘為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教授和廣東省政府參事、暨南大學中印比較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等。現已全面退休,但仍掛名廣東省儒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老子文化學會顧問,仍掛常務理事、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副會長等。

內容目錄


目錄
作者簡介
序:煙雨看透是青山—余功保
序論:以技體道—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第一章・論「神」:《太極拳論》—陰陽之母
第二章・論「形」:《太極拳釋名》—八門五步
第三章・論「體」:《十三勢歌》—意氣內煉
第四章・論「用」:《打手歌》—就勢黏走
附錄:風骨氣概—與太極拳研究家阮紀政的對話
修訂版後記
目錄
作者簡介
序:煙雨看透是青山—余功保
序論:以技體道—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第一章・論「神」:《太極拳論》—陰陽之母
第二章・論「形」:《太極拳釋名》—八門五步
第三章・論「體」:《十三勢歌》—意氣內煉
第四章・論「用」:《打手歌》—就勢黏走
附錄:風骨氣概—與太極拳研究家阮紀政的對話
修訂版後記

ISBN: 978986346315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