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 | 拾書所

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

$ 340 元 原價 340
內容簡介


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


內容簡介

寬謙法師從無畏到無悔的人生歲月!

兩個人生,在家與出家;兩個世界,佛教與藝術,
於她,沒有邊界,而是相契相容。

她是臺灣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三女兒,也是放下一切堅持出家的比丘尼。
從在家到出家,她掘地深耕,將藝術的因子與佛教結合!
她更打破教派隔離,以傳道為修行,試圖改變傳統,讓佛教寺院的經營與管理現代化!
本書將讓你洞悉寬謙法師推廣佛教藝術上的篳路藍縷,更從她的人生中看見不一樣的宗教面貌!


◆楊家的家族史
本書由寬謙法師口述這段「不可思議的因緣」,從宜蘭楊家說起,佛法思想是著名雕塑家楊英風的作品的活水源頭。1955年,在寬謙法師出生之前,就曾塑「阿彌佛陀」立像,其後,陸續完成以佛教主題之作品,楊家女兒楊漢珩似乎就此與佛結下深厚的緣分,而在家父親的作品亦影響出家後的寬謙法師。

◆寬謙法師的轉化成長史
1986年楊漢珩在與父親相熟的法源講寺出家,法號寬謙,出家的日子並非淡薄出世,必須操持許多雜務,出家隔年覺心法師辭世,法師身陷複雜的官司與錢財糾紛,甚至被黑道圍住叫囂威脅,法師說「我就像還沒轉大人的少年,立即得扛起所有沉重的家業。」
頓失依靠後以講經為願,開始充滿力量與法喜,開始推動弘法,創立了「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與「法源寺別苑」等機構,致力於出版佛教藝術的專業書籍,舉辦各種法源相傳及佛教永續發展的弘法活動。並漸漸悟得如何使傳統佛教要走到現代,如何解決思想理念的衝突,以及與現實環境上的磨合,可以說是一本「精彩刺激」的傳記。

◆臺灣佛教與藝術結合的發展史
本以為佛教藝術的興趣是來自父親的寬謙法師,入佛門後慢慢釐清,原來法源講寺的法脈與佛教藝術,甚至與修行都密不可分,於是義無反顧,全心擔負起推展「佛教藝術」的使命,立足於佛法思想修行的深邃基礎上,以佛教藝術發揮佛教文化的教育功能,並以此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因此法源講寺的道風是以講經說法、深入經藏為主,佛教藝術的推動為輔,相輔相成地傳承起佛教文化的社會教育使命。書中記載著法師在佛教藝術學習與推動的心路歷程,也可說是臺灣佛教與藝術結合的發展史。
此外,法師運用自身佛教建築的專業長才,承擔福嚴佛學院、慧日講堂等的建築工程,與佛教建築結下因緣,為佛教建築史上揮灑出燦爛的一筆!

◆歡迎眾人進入佛教藝術世界的邀請
寬謙法師的出家不久,就土地糾紛纏身,但三十年後看,有許多菩薩們相助,冥冥中修成正果,此次覺風學院的佛殿落成,為這段因緣畫下驚嘆號,並以此書邀請眾人進入佛教藝術的世界中。

北投覺風學院邀請安藤忠雄設計之大殿佛堂兼講堂與禪堂兼美術館兩棟主建築,未來此區將成為臺灣地區佛教藝術文化與佛法專題領域的重鎮。以北投當地白磚砌成莊嚴的仿古印度佛殿,是多年來因緣際會,是眾志成城的具體表現,更是寬謙法師與父親楊英風一脈相承的願。


誠摯推薦

淨耀法師|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宏印法師|蘭潭海印精舍
林保堯|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趙聲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
李乾朗|傳統建築古蹟維護與保存研究學者
蕭瓊瑞|《楊英風全集》總主編、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林曼麗|藝術教育學者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
邱再興|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張洹|當代藝術家
胡軍軍(常觀)畫家|涅槃畫家


寬謙法師的弘法足跡遍佈全台,還跨足於海外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尼、日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德國、瑞士等地。近二十年的電視弘法,出版了約四十套DVD、建立全球網站電視台、發行播經機等,都成為無遠弗屆的弘法利器。
—蘭潭海印精舍 宏印法師

寬謙法師出家三十年餘,講經、宣教、弘法、教育,甚而佛學研究等相關論註、著書,綿綿冊冊,加之,心志勵行,教團內外,久遠知之。之外,誠如明復法師所言:「佛教是最依仗藝術的宗教。」 這一重要中流砥柱的——佛教藝術板塊運動——啟動者、澱積者,著實言,寬謙法師當之無愧。
—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林保堯

「覺風」的「覺」是「覺心」師父、「風」是「英風」生父,作為佛陀最忠實、努力的弟子,也是人間佛教思想的師父及生身父親最疼愛的女兒。
佛緣與親情並不衝突,藝術與宗教實為一體;寬謙法師乃大步行走在藝術與宗教的大道上,持續引領眾生。
—《楊英風全集》總主編、台灣美術史研究者 蕭瓊瑞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釋寬謙 口述

臺北人,1986年出家於新竹法源講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現任新竹永修精舍住持、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院長、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負責人。曾協助新竹福嚴佛學院及臺北慧日講堂、花蓮聖覺寺等重建。歷任福嚴、圓光佛學院、弘誓學院、玄奘大學講師、華梵大學特聘教授。

擅長以理工思考模式,運用圖表來圖解佛法,提供組織化、系統化的學佛方式。發行《八識規矩頌》、《心經》、《成佛之道》等DVD計四十部、一千六百多集,並彙集於播經機。歷年舉辦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學術研討會、展覽會、佛法與文化課程、佛教藝術課程並配合朝聖旅行,對社會大眾的推廣,不遺餘力。


侯坤宏 採訪

嘉義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1986年起,任職國史館,曾任助修、科長、薦任協修、簡任協修、纂修、修纂處處長等職。現已退休,惟仍繼續從事戰後臺灣史、戰後臺灣佛教史、民國佛教史、中共佛教史等方面之研究。


林桶法 採訪

屏東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輔仁大學專任教授,現為輔仁大學名譽教授。擅長中國近現代史與口述歷史領域,著有《民國八年的南北議和》、《從街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檢討》、《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等專書。




內容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佛教藝術澱積者/林保堯
推薦序二 傳播佛與藝術的引領人/蕭瓊瑞

第一部 從楊漢珩到釋寬謙
第一章 跨海溯源楊氏家族
第二章 佛法,父親的藝術生命
第三章 披剃法源講寺,邁入第二人生

第二部 傳承佛法.創新弘揚
第四章 天台宗在臺灣的法脈傳承
第五章 契合印順導師思想,圖說法義
第六章 走出傳統,佛寺管理觀念現代化
第七章 藝術與佛心永不退轉

第三部 結緣國際.藝起為法
第八章 八方說法,度己度人
第九章 佛法不拘形式,藉社會文化順水推舟─
第十章 以寺院建築弘揚佛法

後記 因緣不可思議,成就覺風現代佛教重鎮






ISBN: 978957053291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