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木村泰賢新大乘運動思想觀 | 拾書所

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木村泰賢新大乘運動思想觀

$ 435 元 原價 435
內容簡介


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木村泰賢新大乘運動思想觀


內容簡介

木村泰賢逝世90年紀念
佛學專家江燦騰教授編選、專文導讀
近百年來最貼近木村泰賢思想之書
全方位詮釋根本佛教解脫道

以木村泰賢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新體系詮釋觀點為基礎,
從歷史原則、教理研究、現代社會實踐三大脈絡選編,
重現「新大乘運動」解脫道行動綱領,
呈現木村泰賢畢生佛學精華。
根本佛教,意謂佛陀在世時期,以及這段期間的佛教。
木村泰賢提倡的「新大乘運動」即是回歸佛陀真意,並策應時代精神,方可拯救時代之弊。
本書亦以回歸木村泰賢治學原則為宗旨,主編江燦騰教授以木村之著作《大乘佛教思想論》、《邁向解脫之道》為依據,選錄出有關大乘佛教的歷史、在東亞的發酵與開展、解脫道的論述等內容,有系統地重新編為一書,精要且明確地呈現木村泰賢原創佛學觀點。

將木村泰賢畢生佛學精華重編,成為堪稱最接近他本人生前未能親自完成的一本書。
內容字有其本身的優越性與更具當代性佛教解脫思想的特色。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江燦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木村泰賢(1881-1930)

生於日本岩手縣,日本曹洞宗僧侶,為岩手縣東慈寺住持。佛教學者,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博士與教授。後歷任曹洞宗大學(今駒澤大學)講師、日本女子大學講師、東京帝國大學講師。1918年,以《印度六派哲學》一書,獲得日本學士院恩賜獎。他是日本研究印度哲學及佛學的權威,著有《印度哲學宗教史》、《印度六派哲學》、《原始佛教思想論》、《阿毘達磨論之研究》、《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等,歿後出刊的《木村泰賢全集》六卷到現在仍對佛教學界有莫大的貢獻與影響。


編者簡介

江燦騰

桃園大溪人,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創校首位榮譽教授,現任該校通識教育中心退休兼任教授。曾榮獲八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第一屆臺灣宗教學術金典獎、第二屆臺灣文獻傑出工作獎。
著有《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灣當代佛教》、《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臺灣佛教史》、《當代臺灣心靈的透視──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以及與林慶文合著《當代臺灣本土大眾文化──雙源匯流與互動傳播精選集》第一集;另主編《跨世紀的新透視──臺灣新竹市300年佛教文化史導論》、《臺灣民眾信仰中的兩性海神──海神媽祖與海神蘇王爺的現代當代變革與敘事》。


譯者簡介

釋依觀

臺南人,十八歲剃度,就讀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剃度恩師是星雲大師。曾參與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以及嘉豐出版社的《廣說佛教語大辭典》之編纂。譯作有《天台思想史》、《天台大師之研究》、《阿毗達磨之研究》、《大乘佛教之研究》、《佛教論理與實踐》、《密教經教儀軌解說》、《梵我思辨:木村泰賢之印度六派哲學》、《印度哲學宗教史》新譯本、《阿毘達磨論之研究》、《原始佛教思想論》、《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




內容目錄


目錄

近百年來最貼近木村泰賢治學理念之書——《根本佛教解脫道論》導讀 江燦騰

緒論 現代佛教學術研究方法學綜合解說
第一節 明治以來至大正時代佛教研究的現狀
第二節 關於預備知識或參照學科
第三節 研究的區劃(三大部門)
第四節 歷史部門
第五節 教理部門
第六節 實際部門
第七節 全體研究的二方面

本論

第一篇 大乘佛教思想史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印度思潮中佛教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 印度一般思想與佛教思想的共通點
一、中心課題
二、觀察的基點
三、人生觀與宇宙觀的一致
四、支配人生的業力
五、厭世與解脫
六、作為解脫法的禪定
第三節 佛教思想的特質
一、佛陀
二、法
三、緣起
四、心
五、中道
六、結語
第二章 大乘興起以前的部派佛教的思潮(西元前三百年至西元一百年)
第一節 部派的起源
第二節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間主要立場的差異
第三節 佛陀觀
第四節 有情觀
第五節 修證論
第三章 龍樹之前的大乘佛教(西元一世紀至三世紀)
第一節 大乘思想之起源及其特質
第二節 龍樹之前主要的大乘經典及其思想
一、《般若經》
二、《華嚴經》
三、《維摩經》
四、《首楞嚴三味經》
五、《妙法蓮華經》
六、以《大無量壽經》為中心的淨土系聖典
第三節 龍樹的佛教觀
一、略傳
二、龍樹的主要著作
三、龍樹的佛教觀之大要
四、龍樹的立場
第四章 龍樹以後到無著、世親之前的大乘佛教(西元三世紀至五世紀)
第一節 當時結集主要大乘經典的用意
第二節 新經典的種類及其成立順序
第三節 諸經的思想特質
一、《大方等如來藏經》
二、《不增不減經》
三、《勝鬘經》
四、《無上依經》
五、《大乘涅槃經》
六、《解深密經》
七、《入楞伽經》
第四節 前揭諸經與小乘佛教
第五章 無著、世親的佛教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無著──世親系的佛教(瑜伽佛教)
第三節 如來藏──世親之佛教觀
第六章 無著、世親以後的佛教(西元六世紀至八世紀)

第二篇 大乘佛教思想文化在東亞的開展
第一章 東亞佛教思想文化的特質
第一節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
第二節 大乘的特質
第三節 中國、日本佛教的特質
第四節 新大乘運動
第二章 大乘的精神
第一節 何謂小乘
第二節 大乘是精神主義
第三節 形式上的差異
第四節 內容上的差異
第五節 真空妙有與諸大乘經的立場
第六節 大乘精神的實現
第三章 佛教的真如觀(特以《般若經》為中心)
第一節 序說
第二節 般若之前的真如思想
一、原始佛教的真如觀
二、小乘教諸派的真如觀
第三節 般若的一般立場
一、般若的思想系統
二、般若思想
三、真空妙有
第四節 般若的真如觀
一、《般若觀》的真如觀
二、真如的意義
三、真如之當相
四、作為現象本源的真如
五、般若汎神觀的意義
第四章 菩薩道的代表性聖典──法華經
第一節 法華經出現的意義
第二節 法華經的組織
一、總序
二、法及其普遍的妥當性(會三歸一、授記作佛)
三、法佛之永遠性
四、法與人格活動(以菩薩為主要)
第三節 法華的主要觀念
第四節 會三歸一、授記作佛(迹門的主要觀念)
第五節 法佛永遠(本門的中心思想)
第六節 法身具體活動的菩薩道(以《觀音經》為中心)
第五章 禪的種類及其哲學的意義
第一節 禪的意義
第二節 禪的種類
第三節 何謂自我
第四節 絕對我
第五節 大我的實現法與禪
第六節 達磨禪的特色
第六章 佛教思想的開展與禪的考察
第一節 禪在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節 作為教理之母胎的禪觀
第三節 禪觀的內容
第四節 禪觀內容的普遍化
第五節 認識方法的禪觀
第七章 佛教思想與信仰文化的解釋
第一節 佛陀與時代思潮
第二節 大乘經典與文化史的背景
第三節 大乘經典與藝術的表現
第四節 文化史的考察意義
第八章 本願思想的開展及其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意義
第一節 序說
第二節 本願思想的開展(以願數為基準)
一、本願思想的開展及其經典成立的經過
二、原始佛教與本願
三、本生譚經典的本願思想
四、一般大乘經典與本願思想
五、《小品般若》與六願思想
六、以六願為基本而發展至四十八願
七、《阿閦佛國經》的十二願與十八願
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二十四願說
九、《大品般若》的三十願說
十、《無量壽莊嚴經》的三十六願說
十一、《大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說
十二、關於本願數目的結論
第三節 本願思想的道德上、文化上、宗教上的意義
一、本願思想的三種看法
二、道德方面
三、文化方面
四、宗教的立場
五、佛教教學的立場

第三篇 現代視野下的大乘解脫道之溯源與開展
第一章 生命的本質與人生的意義(特從欲望出發)
第一節 對於人生的觀察
第二節 三種根本欲
第三節 生命的要求
第四節 三欲的內在的意義
第五節 生命之進展及其阻礙
第六節 無限的生命
第七節 學問的意義
第八節 國家的意義
第九節 宗教的意義
第十節 何謂絕對的生命
第二章 解脫論
第一節 問題所在
第二節 印度的種種解脫觀及其意義
一、解脫思想之起源
二、解脫觀的種類
三、解脫的體驗性意義
四、解脫境與創造
五、解脫的根據與保證
六、種種的解脫觀及其價值
第三節 佛教解脫觀的特徵
第三章 唯意志論之發展及其概觀──以原始佛教為歸著點
第一節 序說
第二節 數論之前
一、印度唯意志論的地位及其發展之區劃
二、吠陀、梵書時代(西元前一○○○~八○○年)
三、《奧義書》的唯意志論(西元前八○○~六○○年)
四、數論(西元前六○○年)
第三節 從唯意志論的見地所見的原始佛教之世界觀
一、佛陀的事實觀
二、生命觀
三、生命相續的方式
四、世界之真相
第四章 佛教的業觀與意志的自由
第一節 問題的範圍
第二節 性格與意志自由的根據
第三節 基於前述的法觀與大乘思想
第五章 自力主義與他力主義
第一節 外教的自力與他力
第二節 佛教的自力、他力說的開展
第三節 生命活動的本質
第四節 無限生命的要求與宗教意識
第五節 無限生命的自我實現與自力、他力說
第六節 自力與他力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七節 自力與他力的止揚方法
第六章 佛陀的道德論
第一節 宗教的生活與道德的生活
第二節 佛教的特徵
第三節 佛陀的善惡觀
第四節 因果法則
第五節 解脫道的道德

附錄 佛陀的女性觀
第一節 當時的女性觀
第二節 佛陀的女性觀
第三節 成為道機的女性觀
第四節 佛教女性之自覺
第五節 結論



ISBN: 9789570533033

Brand Slider